一种基于模拟仿真和人工智能的FFF 3D打印工艺的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75158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668474.9

    申请日:2023-12-0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模拟仿真和人工智能的FFF 3D打印工艺的优化方法,提出熔融沉积成型3D打印工艺打印喷头优化设计方案;构建熔融沉积成型3D打印工艺打印喷头模型;进行CFD‑DEM耦合数值模拟实验以及搭建人工神经网络,最终实现最优参数的确定。本发明将用于熔融沉积成型的打印喷头倾斜一定角度,打印喷头出口处为弧型设计。然后使用CFD‑DEM耦合数值模拟方法得到优化喷头后碳纤维的变形和断裂情况,然后将模拟结果用于搭建和训练预测人工神经网络,用于高效预测打印喷头改进后的优化效果。

    以机头灰为原料制备功能性铁氧化物纳米颗粒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47959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643981.1

    申请日:2021-06-0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烧结机机头除尘灰(机头灰)为原料,通过调节Fe3+在乙二醇溶剂中的浓度,制备功能性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三氧化二铁纳米颗粒以及四氧化三铁掺杂三氧化二铁纳米颗粒的方法。其方法包括步骤:S1:取机头灰加入超纯水洗涤,超声、离心后收集水洗渣,水洗渣用一定浓度的无机酸在一定温度下浸泡一段时间,离心分离收集含Fe3+上清液;S2:利用氢氧化钠调节上述含Fe3+上清液的pH值,加入无水醋酸钠和乙二醇,搅拌后转移到反应釜中密封,将反应釜置于鼓风干燥箱中加热反应则可获得铁氧化物纳米颗粒。本发明方法获得的铁氧化物纳米颗粒直径为50~100nm,具有优秀的降解性能和气敏性能,为进一步开发机头灰高效综合利用提供新的思路。

    一种防止多元颗粒偏析的脉冲式超临界水流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569876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11325502.3

    申请日:2020-11-2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多元颗粒偏析的脉冲式超临界水流化装置,其由流体供给系统、圆柱体流化床本体、流体加热系统、电磁阀、压力和温度信息采集及数据处理系统构成,主要包括供水箱、流量计、高压柱塞泵、换热器、螺旋管加热器、脉冲电磁阀、流化床、压力传感器、热电偶、水箱、数据采集和输出终端(计算机)组成。所述的供水箱用于提供常温常压水。所述高压柱塞泵用于提高系统压力值。所述流体加热系统用于加热流体。所述计算机与热电偶及压力传感器相连,对数据信息进行后处理并将指令传达至脉冲电磁阀。所述脉冲电磁阀用于利于计算机传达的信号控制自身的阀门,使流体以脉动波的流动形式输入流化床内。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止多元颗粒偏析的脉冲式超临界水流化装置,所涉及的设备结构简单,费用低,易于维修,可有效的改善多元颗粒流化混合过程中出现的偏析现象。

    一种制备氧化铈纳米球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09422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11102385.4

    申请日:2020-10-1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铈纳米球的制备方法。其方法包括步骤:S1:向硝酸铈、尿素混合溶液中加入PVP、柠檬酸,搅拌均匀后移入高压反应釜进行水热反应,获得氧化铈纳米球前驱物,通过调节柠檬酸含量来控制氧化铈纳米球的形貌,即低柠檬酸含量可制备多絮状氧化铈纳米球,柠檬酸含量高时可制备表面光滑纳米球;S2:将上述沉淀置于马弗炉中煅烧后分别获得不同形貌的氧化铈纳米球。本发明方法获得的氧化铈纳米球直径约为200nm,其中多絮状氧化铈纳米球具有大的比表面积,更多的贵金属修饰位点及反应活性位点,从而极大地提升了催化效率。

    一种可协同延展的碳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制备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85674A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911352787.7

    申请日:2019-12-2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纤维复合增强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可协同延展的碳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设计理念,通过将碳纤维布折叠成波纹型植入到金属基体中,使碳纤维布的波纹形的起伏方向与塑性轧制方向一致;在后续的塑性轧制变形过程中,所述波纹形碳纤维布耦合铝合金基体协同延展变形,实现碳纤维布增强相与金属基体的延展性相匹配。本发明还涉及用于将碳纤维布以波纹型植入到金属基体中的专用设备以及制备可协同延展的碳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方法。本发明将内层的碳纤维布以波纹形态存在与金属基体中,以便在后续的热塑性轧制过程中,该波纹形结构的碳纤维能够耦合铝合金基体实现协同延展变形,从而克服碳纤维不具有延展性所带来的弊端。

    一种钒酸银纳米带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73170A

    公开(公告)日:2018-08-07

    申请号:CN201810531229.6

    申请日:2018-05-2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钒酸银纳米带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含钒化合物加入分散剂中,充分分散,形成悬浮液A;将含银化合物加入悬浮液A中,在暗环境下充分溶解,形成悬浮液B;将悬浮液B置于高于100℃且低于200℃下水热处理,得到含有深绿色Ag2V4O11沉淀的产品混合物;将产品混合物离心分离,收集沉淀,清洗沉淀,离心分离,干燥,得到常规Ag2V4O11纳米带粉末;将常规Ag2V4O11纳米带粉末加入分散剂中,在常压且低于等于100℃的温度下水热处理,之后清洗、离心分离,干燥,得到大比例暴露{111}晶面的Ag2V4O11纳米带。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且可控,成本低,适合大规模生产;得到的产品能大比例暴露{111}晶面,其对目标气体具有大的吸附能,提高了对目标气体的选择性。

    一种五氧化二钒微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948120B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610269565.9

    申请日:2016-04-2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纳颗粒,所述微纳颗粒是五氧化二钒微纳颗粒,由纳米片自组装形成。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微纳颗粒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五氧化二钒加入乙二醇中,搅拌,使其混合均匀,形成悬浮液A;2)向悬浮液A加入碳酸氢钠溶液,形成悬浮液B;3)加热悬浮液B,后室温静置冷却,得到含有黑色沉淀的前驱物;4)将步骤3)所形成的含有所述前驱物的混合溶液离心分离,洗涤并烘干,得到纳米片自组装形成的花状氧化钒前驱物;5)将步骤4)得到的前驱物在空气气氛下煅烧,得到所述微纳颗粒。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微纳颗粒在新能源、环境检测、食品和医学领域的应用。

    一种三氧化二钒微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23654B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610268807.2

    申请日:2016-04-2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纳颗粒,所述微纳颗粒是三氧化二钒微纳颗粒,由纳米片自组装形成。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微纳颗粒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五氧化二钒加入乙二醇中,搅拌,使其混合均匀,形成悬浮液A;2)向悬浮液A加入碳酸氢钠溶液,形成悬浮液B;3)加热悬浮液B,之后室温静置冷却,得到含有黑色沉淀的前驱物;4)将步骤3)所形成的含有所述前驱物的混合溶液离心分离,洗涤并烘干,得到纳米片自组装形成的花状氧化钒前驱物;5)将步骤4)得到的前驱物在氮气气氛下煅烧,得到所述微纳颗粒。本发明的钒氧化物微纳颗粒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较强的结构稳定性,有助于其作为电学材料和催化剂性能的提高。

    一种三氧化二钒微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23654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10268807.2

    申请日:2016-04-2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31/02 C01P2002/72 C01P2004/36 C01P2004/6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纳颗粒,所述微纳颗粒是三氧化二钒微纳颗粒,由纳米片自组装形成。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微纳颗粒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五氧化二钒加入乙二醇中,搅拌,使其混合均匀,形成悬浮液A;2)向悬浮液A加入碳酸氢钠溶液,形成悬浮液B;3)加热悬浮液B,之后室温静置冷却,得到含有黑色沉淀的前驱物;4)将步骤3)所形成的含有所述前驱物的混合溶液离心分离,洗涤并烘干,得到纳米片自组装形成的花状氧化钒前驱物;5)将步骤4)得到的前驱物在氮气气氛下煅烧,得到所述微纳颗粒。本发明的钒氧化物微纳颗粒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较强的结构稳定性,有助于其作为电学材料和催化剂性能的提高。

    一种实现金属间化合物高性能振压成形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37585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610041765.9

    申请日:2016-01-2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F3/03 B22F3/09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现金属间化合物高性能振压成形设备,包括:振压装置,所述振压装置包括机座、机械振动装置、液压系统、超声波振动装置和电磁加热器;数据采集系统,所述数据采集系统包括数据分析系统和无线数据采集装置;能源动力系统,所述能源动力系统包括电动机、轴承座装置、变频控制系统、太阳能电池板组和蓄电池。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具有科学实用、节能环保等特点;2)实现太阳能和供电网供电的相互转换;3)本发明快速有效的传输数据,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4)超声振动装置避免粉末在成形前的团聚;5)电磁加热器实现了常温压制、恒温压制和高温压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