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65415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532353.1
申请日:2023-11-1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12 , C22C38/14 , C22C38/00 , C22C33/04 , C21D8/02 , C21D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免酸洗低密度钢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化学成分按重量计百分比为:C:0.08%~0.25%,Si:0.05~0.30%,Mn:3.5%~5.0%,P≤0.020%,S≤0.010%,Al:3.5%~4.5%,V:0.020~0.060%,Ti:0.005~0.050%,N≤0.005%,其余元素是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制备方法包括:冶炼、热轧和罩式退火。本发明提供的免酸洗低密度钢,通过添加轻质元素Al降低钢铁的密度,适当增加Mn元素含量降低因添加Al元素导致奥氏体相区缩小的不利影响,利用微合金元素V、Ti细化晶粒与沉淀析出提高产品的强塑性。制备方法通过调控热轧与罩退工艺获得较薄且较为致密的氧化层,避免了因酸洗、抛丸等处理造成的环境污染,为新一代环保型高强汽车钢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7758139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532593.1
申请日:2023-11-1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12 , C22C38/14 , C22C33/04 , C21D8/02 , C21D1/26 , C21D1/74 , B21B3/02 , B21B37/58 , B21B37/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980MPa级低密度钢,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0.20%~0.45%,Si:0.10~0.35%,Mn:4.8%~7.2%,P≤0.015%,S≤0.008%,Al:4.5%~5.5%,Nb:0.015~0.035%,V:0.030~0.070%,Ti:0.015~0.065%,N≤0.004%,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制备方法包括:冶炼、热轧和罩式退火。本发明提供的980MPa级低密度钢,通过添加轻质元素Al降低钢铁的密度,适当增加Mn元素含量,降低因添加Al元素导致奥氏体相区缩小的不利影响,利用微合金元素Nb、V、Ti细化晶粒与沉淀析出提高产品的强塑性。通过调控热轧与罩退工艺获得较薄且较为致密的氧化层,避免了因酸洗、抛丸等处理造成的环境污染,为980MPa级低密度钢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7265415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532353.1
申请日:2023-11-1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12 , C22C38/14 , C22C38/00 , C22C33/04 , C21D8/02 , C21D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免酸洗低密度钢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化学成分按重量计百分比为:C:0.08% 0.25%,Si:0.05 0.30%,Mn:3.5% 5.0%,P~ ~ ~≤0.020%,S≤0.010%,Al:3.5%~4.5%,V:0.020~0.060%,Ti:0.005~0.050%,N≤0.005%,其余元素是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制备方法包括:冶炼、热轧和罩式退火。本发明提供的免酸洗低密度钢,通过添加轻质元素Al降低钢铁的密度,适当增加Mn元素含量降低因添加Al元素导致奥氏体相区缩小的不利影响,利用微合金元素V、Ti细化晶粒与沉淀析出提高产品的强塑性。制备方法通过调控热轧与罩退工艺获得较薄且较为致密的氧化层,避免了因酸洗、抛丸等处理造成的环境污染,为新一代环保型高强汽车钢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1589881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010355067.2
申请日:2020-04-2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B21B38/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缝钢管在线冷却工艺中钢管平直度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涉及钢管生产制造技术领域,主要目的是避免平直度不合格的钢管在线冷却过程因无法均匀化冷却而造成管型不良加剧,对在线控制冷却系统造成损坏及发生卡死需停产,影响生产稳定性。本发明主要技术方案为:该系统包括第一检测装置,位于输送辊道上部,包括第一检测模块、第一位置调节机构和与第一位置调节机构转动连接的第一摆片;第二检测装置,位于输送辊道侧部,包括第二检测模块、第二位置调节机构和分别与第二位置调节机构转动连接且相对的两个第二摆片;第三检测装置,位于输送辊道下部,包括第三检测模块、第三位置调节机构和与第三位置调节机构转动连接的第三摆片。
-
公开(公告)号:CN11945668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510024545.4
申请日:2025-01-0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热连轧生产线中超快速冷却系统的控制方法,属于金属轧制技术领域,包括:通讯系统采集轧件数据传至过程自动化系统,经设定计算后将结果给基础自动化系统;轧件到第二架轧机,基础自动化系统把相关流量与压力模式数据送泵站系统,泵站依水泵情况确定频率升频;带钢头部至第三架轧机且处于干头控制模式,基础自动化系统计算前后置超快冷系统集管补偿距离;头部到第五架轧机,设旁通调节阀初始开口度并开启压力闭环控制;头部到精轧出口高温计,启动动态设定计算并处理前置超快冷系统压力补偿;之后依据带钢头部在前后置超快冷系统不同位置,调整旁通调节阀、切换闭环控制;带钢尾部离开各冷却区域后,水泵降频并依次关闭前后置超快冷系统集管。
-
公开(公告)号:CN111589885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010356564.4
申请日:2020-04-2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B21B4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轧无缝钢管在线冷却系统及冷却装置在其上的布置方法,主要目的是提高热轧无缝钢管的生产效率和综合性能。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方案为:该生产线包括分别位于定径机前后的定径前辊道和定径后辊道、位于冷床和定径机之间的冷却辊道及冷却装置;冷却装置设置于定径前辊道处;和/或,冷却装置设置于定径后辊道处;和/或,冷却装置设置于冷却辊道处;冷却装置包括多个沿辊道输送方向布置的冷却喷水环,其外表面设置进水口,进水口通过供水管路和调节阀组与分流集水管连通,分流集水管与冷却装置平行布置,分流集水管长度大于冷却装置长度;冷却喷水环内壁设置出水口,且在冷却喷水环内设置有环形隔板,环形隔板上布置有通流孔。
-
公开(公告)号:CN118122970B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543883.4
申请日:2024-05-0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B22D1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薄带连铸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调整的侧密封装置和双辊薄带连铸系统,可调整的侧密封装置包括:座体;侧封板组件和驱动组件,驱动组件连接于座体,驱动组件的输出端滑动连接于座体,驱动组件的输出端铰接于侧封板组件,驱动组件用于带动侧封板组件沿着座体的长度方向移动;调节组件,调节组件用于调节侧封板组件相对于调节组件的倾角;其中,调节组件包括调节螺杆和调节螺母,调节螺杆连接于驱动组件的输出端,调节螺母连接于侧封板组件,调节螺母套设在调节螺杆之上。调节组件可以带动侧封板组件进行转动,且可以定量调节转动角度,使得侧封板组件与结晶辊更好地抵接,杜绝或极大程度地降低漏钢现象的产生,保障了钢带的产品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285143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210925922.8
申请日:2022-08-0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B60W60/00 , B60W40/00 , B60W40/02 , B60W50/00 , G06V20/56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442 , G06N3/0464 , G06N3/09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场景分类的自动驾驶车辆导航方法,涉及自动驾驶车辆导航技术领域;在资源受限时提高自动驾驶车辆的导航能力,尤其在复杂城市场景中,引入场景可通行性的分类,通过对环境信息的粗略语义分析确定导航方向,控制车辆行进,绕开对环境的精确建模和图像中对象的识别过程,利用场景与行动之间的直接映射引导无人驾驶车辆的运行,进而实现一种适应消费级的导航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8127266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067258.7
申请日:2024-01-1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C21C7/00 , C30B29/46 , C30B29/66 , C22C33/04 , C22C38/02 , C22C38/12 , C22C38/60 , C21D1/26 , C21D1/74 , C21D6/00 , C21D8/12 , C21D1/68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适用于低温板坯加热制备取向硅钢的新型抑制剂‑三硫化二铌,基于超低碳成分体系在Fe‑3%Si中添加Nb、S两种元素,重量百分比为Nb:0.02%~0.15%,S:0.04%~0.1%,形成的铌硫化合物原子配比为Nb:S=1:1.5,化学式为Nb2S3。属于六方晶系,空间群为P6_3/mmc(194),晶格常数为#imgabs0#其与基体的位向关系为#imgabs1#这种抑制剂在取向硅钢中形貌为椭球状及短棒状,尺寸为30~100nm。其固溶度高,全固溶温度低,粗化速率适中,符合作为取向硅钢抑制剂的要求。该铌硫化合物冶炼和成分的控制难度低,能实现取向硅钢板坯低温加热,无需常化退火及脱碳退火工序,显著降低了能耗和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589878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010356603.0
申请日:2020-04-2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轧无缝钢管在线冷却轴向均匀化控制方法和系统,涉及热轧无缝钢管生产技术领域,主要目的在于能够通过控制辊道传送速度或喷环开启个数实现钢管头部和尾部特殊温度的灵活控制,可有效提高钢管轴向性能的均匀性,提高热轧无缝钢管的质量及成材率。所述方法包括:利用预设目标温度算法对获取的钢管参数进行处理,得到钢管各部分的实际目标温度,所述钢管参数包括钢管直径、长度和初始目标温度;通过调节辊道转动速度或者喷环开启数量,对钢管进行均匀冷却控制。本发明适用于热轧无缝钢管在线冷却轴向均匀化控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