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承载式金属模块化柱模板系统及其装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78669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169201.4

    申请日:2021-02-07

    摘要: 本专利公开一种承载式金属模块化柱模板系统及其装配方法,其包括有用于支撑柱模板系统的柱脚模板,设置在柱模板系统的四个角并安装在柱脚模板之上的柱角部标准模板,设置在所述柱角部标准模板之间的柱填充标准模板,以及设置在柱填充标准模板的顶端、位于柱角部标准模板之间的节点标准模板。本发明通过可拆卸的方式,按照不同装配要求,将上述各结构组成不同的装配单元,通过吊装或手工的方式由不同单元实现固定和连接。由于采用标准模板,本发明无需根据现场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尺寸进行加工;将标准模板设置为不同大小进行组装能够适用于多种不同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本发明的单元之间可周转使用,转运效率高且易于调节,方便与模板之间配套。

    一种建筑结构体蓄能热循环一体化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36590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801279.7

    申请日:2024-06-20

    申请人: 东南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结构体蓄能热循环一体化系统及控制方法,其一体化系统包括:可再生能源产能模块、能源智能控制模块、支护蓄能模块、腔体热循环模块。能源智能控制模块将可再生能源转化为电能,并对电能进行自动分配;基础蓄能模块将电能转换为热能并大量储存,通过腔体热循环模块传递循环至建筑结构体中,进而将建筑结构体作为冷热交换机构调节建筑内部空间的热环境。本发明利用建筑物质实体蓄能量大的特点,进行建筑结构体和建筑围护体一体化蓄能,以构件本体空腔作为传热系统,在不增加空调等设备的情况下,实现了全建筑空间环境调控,能充分消纳不稳定可再生能源,可提升安全性,降低不稳定可再生能源对电网的冲击,避免大量弃电现象。

    一种生活灰水热回收建筑基础蓄热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57823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801400.6

    申请日:2024-06-20

    申请人: 东南大学

    IPC分类号: F24D13/04 F24D19/10 F24T10/13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活灰水热回收建筑基础蓄热系统及其使用方法,系统包括:灰水排水管道,用于排放生活灰水;基础土壤蓄能系统,设于建筑底部,包括换热构件及蓄热储能建筑基础构件,所述灰水排水管道布设在所述蓄热储能建筑基础构件中,所述换热构件设于所述蓄热储能建筑基础构件中,用于将生活灰水与蓄热储能建筑基础构件进行换热,用以加热蓄热储能建筑基础构件,所述蓄热储能建筑基础构件包括级配土壤层和建筑基础固有结构体,所述级配土壤层在所述建筑基础固有结构体中填充设置,所述基础土壤蓄能系统的上部通过建筑一层地面板向所述建筑内部空间传热,所述系统通过生活灰水的余热利用实现降低采暖能耗的目标。

    一种易于检修的室内环境温度调节建筑基础蓄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882218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801269.3

    申请日:2024-06-20

    申请人: 东南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易于检修的室内环境温度调节建筑基础蓄热系统,以消纳不稳定可再生能源为目标的,利用内填蓄能介质的预制装配蓄能模块堆叠形成建筑基础的蓄能主体,蓄能模块内部设置可插拔加热装置,蓄能模块的侧板和底板采用空心管道板形成所需的热循环管道系统,将室内空气引入该循环管道系统中与蓄热基础换热再循环回到室内空间。本发明系统充分提升了建筑结构本体的蓄能量,通过控制蓄热基础的辐射热、对流热和传导热,调节蓄热基础和室内空间之间的换热过程和室内空气温度,同时通过预制蓄能模块的组合方式,提供检修空间,便于蓄能介质的填装、循环管道的连接等,具有易于施工、易于检修、易于调控、高效循环、高效储用的显著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