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7476794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374796.2

    申请日:2023-10-23

    申请人: 东南大学

    IPC分类号: H01L31/05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利用金属反射框来提高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结构。所述结构主要由太阳能电池片和金属反射框组成,所述金属反射框由薄金属片制成,所述薄金属片表面形貌为光滑平面、锯齿状、柱状或半球状阵列,位于太阳能电池片上受光面上方、下受光明下方或四周并垂直于太阳能电池片的表面。所述薄金属片为金、银、铜、铝薄片或表面涂敷有金、银、铜、铝等高反射金属薄膜的薄片。一部分被太阳能电池片表面反射的光在到达金属框的表面后被金属反射框侧壁再次反射回太阳能电池片表面,增加太阳能电池片对光的吸收,以达到提高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目的。

    带有底栅控电极的平面电子发射光探测器

    公开(公告)号:CN103258895B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310181408.9

    申请日:2013-05-16

    申请人: 东南大学

    CPC分类号: Y02P70/521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底栅控电极的平面电子发射光探测器,利用光的场特性和隧穿电子发射来实现光电转换和光信号探测,其包括衬底(1)、平面型电子发射体(2)、底栅控电极(3)、电子收集极(4)、SiO2绝缘隔离层(5)、真空封装套件(6)和入射窗(7)。入射光由入射窗(7)进入,在入射光的电场分量作用下,具有低逸出功的平面型电子发射体(2)内的费米能级电子发生隧穿效应,在其外表面形成电子云,并在施加在底栅控电极(3)和电子收集极(4)上的偏置电压的作用下向收集极运动,隧穿电流大小与入射光电场分量大小有关,而入射光强与电场分量模的平方成正比,因此实现了有效的光探测。

    一种太阳能电池用透明导电减反射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17843A

    公开(公告)日:2011-07-06

    申请号:CN201110020289.X

    申请日:2011-01-18

    申请人: 东南大学

    发明人: 叶刚 娄朝刚

    CPC分类号: Y02P70/521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太阳能电池用透明导电减反射薄膜,从太阳能电池的表面向上依次为氧化锌缓冲层和氧化锌纳米结构薄膜层。本发明还公开这种太阳能电池用透明导电减反射薄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具有纳米结构的薄膜与普通的薄膜相比,薄膜的减反射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同时,考虑到掺杂的氧化锌透明导电薄膜本身在收集载流子效率方面的优势,用这种薄膜同时替代太阳能电池中传统的金属电极和减反射膜,在增加载流子收集效率的同时,又起到了减反射的作用,因而既有利于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又有利于简化电池的生产工艺。

    一种场致发射显示器数据驱动方法及电路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1894518A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CN201010223803.5

    申请日:2010-07-12

    申请人: 东南大学

    IPC分类号: G09G3/20 H01J31/12 H01J29/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场致发射显示器数据驱动方法,在阳极电极上施加静态高压Va,在栅极电极上施加行扫描电压Vg,当Vg为正电压时所扫描行选中,当Vg为零时所扫描行不工作;在阴极电极与地线之间增加一个高电阻,所述阴极电极有两种连接状态,当阴极电极直接接地线时,像素点呈现发光状态,当阴极电极通过一个高电阻与大地相连接,场致发射截止,像素点为不发光状态。本发明还公开这种场致发射显示器的电路结构。本发明在阴极电极后增加一高电阻状态截止场致发射,并提出采用简单的场效应管实现高阻状态变化和接地状态的变化,由于对场效应管施加20V以下电压即可控制其导通和截止,因而采用本发明提出的数据驱动方法,数据信号的电压变化范围小于20V。

    测量光伏电池用光转换薄膜外量子效率的方法及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819061A

    公开(公告)日:2010-09-01

    申请号:CN201010133819.7

    申请日:2010-03-26

    申请人: 东南大学

    IPC分类号: G01J1/00 G01J1/04

    摘要: 测量装置包括积分球(1)、凸透镜(6)及激发光源(7)且依次安装在光学导轨(11)上,在积分球(1)上设有用于放置光转换薄膜或标准白板的样品孔(4),在积分球(1)上设有探测孔(12),光谱仪(14)的光纤(13)连接于探测孔(12)。测量方法是先调整积分球(1)、激发光源(7)及凸透镜(6)之间位置,使由激发光汇聚于标准白板上,利用光谱仪(14)采集积分球(1)内的光通量;然后撤除标准白板并在激发光的汇聚点上放置贴有光转换样品的白板,再利用光谱仪(14)采集积分球(1)内的光通量,将后一次测量的光通量除以前一次测量的光通量,其结果为光转换薄膜外量子效率。

    一种冷阴极聚焦型X射线管

    公开(公告)号:CN101494150A

    公开(公告)日:2009-07-29

    申请号:CN200910024950.7

    申请日:2009-02-27

    申请人: 东南大学

    IPC分类号: H01J35/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阴极聚焦型X射线管。其中包括冷阴极电子源(14)、聚焦电极(7)、真空密封壳体(9)、射线出射窗口(10)以及高电压阳极靶(11)等,其特征还包括附在冷阴极电子源(14)上的氧化锌发射层(5)。本发明中电子源是以平面栅极结构为基础、通过丝网印刷方式制备于玻璃基底(6)表面;高电压阳极靶(11)固定于电子源的正上方;电极放置于陶瓷真空壳体之中,通过电极引线与外部电源相连。陶瓷壳体采用分段封接的方式;冷阴极电子源(14)上方放置金属聚焦电极(7),聚焦电极之间同样使用陶瓷进行绝缘与封装。通过聚焦电极可以大幅度压缩轰击到阳极靶表面的电子束,实现高分辨率X射线的发射。

    一种去除蓝光发光芯片蓝宝石衬底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57568A

    公开(公告)日:2008-04-09

    申请号:CN200710132091.4

    申请日:2007-09-11

    申请人: 东南大学

    IPC分类号: C04B41/53

    摘要: 一种去除蓝光发光芯片蓝宝石衬底的方法采用氢氧化钠溶液或其它碱性溶液与蓝宝石反应,腐蚀蓝宝石衬底,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后即可获得没有蓝宝石衬底或蓝宝石衬底厚度显著减小的发光芯片;具体工艺步骤如下:1)在一个底部平整的容器中倒入氢氧化钠溶液或其它碱性溶液,溶液高度控制在100微米以下,溶液的质量百分浓度在1%-40%范围内;2.)将含有蓝宝石衬底的芯片放入以上氢氧化钠溶液或其它碱性溶液中,使得蓝宝石衬底的一部分浸入到溶液中,静置12至24小时,使蓝宝石衬底全部或大部分腐蚀掉;3.)用去离子水将芯片冲洗干净,放入烘箱中,在100摄氏度下烘烤1至2小时。

    自组织生长均匀有序半导体量子点阵列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564307A

    公开(公告)日:2005-01-12

    申请号:CN200410014450.2

    申请日:2004-03-26

    申请人: 东南大学

    IPC分类号: H01L21/00 H01L33/00 H01S5/00

    摘要: 自组织生长均匀有序半导体量子点阵列的控制方法涉及自组织生长半导体量子点,特别是通过在半导体衬底表面制作隔离单元来控制自组织生长半导体量子点位置和大小的方法。其方法为a.在半导体衬底表面沉积一层厚度在50nm以下的介质薄膜;b.利用光刻与腐蚀的方法将介质薄膜制作成隔离单元阵列,其中每个单元为圆形或正方形,其周长小于360nm,腐蚀过程中留下的相邻单元之间的介质薄膜作隔离墙,隔离墙的最小厚度应在80nm以下;c.利用半导体外延工艺在每个隔离单元内生长量子点;d.去除量子点之间的隔离墙。应用这种技术可以控制自组织生长过程中量子点的位置和大小,避免量子点成核的随机性以及熟化生长过程带来的量子点大小的不一致性。

    一种实现非对称传输的光学薄膜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3126185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110435894.7

    申请日:2021-04-22

    申请人: 东南大学

    IPC分类号: G02B1/118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现非对称传输的光学薄膜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利用周期性阵列实现光线非对称传输的光学薄膜结构。这种非对称传输光学薄膜结构包括透明介质基底和位于基底表面的透明介质周期性结构。这种非对称传输薄膜结构利用周期性阵列中高度不同的表面,光正向入射时从不同表面反射的光的相位差在(2n‑1.25)π至(2n‑0.75)π的范围内(n取正整数1,2,3,...),实现干涉相消。光反向入射时从高度不同表面透射的光的相位差在(2n‑1.25)π至(2n‑0.75)π的范围内,实现干涉相消。这种结构在正向入射时降低反射,在反向入射时降低透射,达到非对称传输的效果,即光的单向传输。

    一种提高太阳能电池组件转换效率的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0416339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597959.0

    申请日:2019-07-04

    申请人: 东南大学

    IPC分类号: H01L31/048 H01L31/054

    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提高光谱下转换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的结构,该结构从下到上依次排列的太阳能电池片、有机透明胶膜、增反薄膜、玻璃板、增透薄膜;将下转换材料的颗粒和无机透明颗粒分散于有机透明胶膜中;在玻璃板的上表面制备增透薄膜,在玻璃板的下表面制备玻璃板下表面的增反薄膜;将玻璃板与太阳能电池片通过有机透明胶膜在真空中封装为一体。本发明利用玻璃板上表面的增透薄膜,增加外部入射光的透过;利用玻璃板下表面的增反薄膜将下转换颗粒向上发出的光和无机透明颗粒向上散射的光反射回太阳能电池片表面;利用无机透明颗粒的的散射增加光谱下转换颗粒对入射光的吸收,提高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