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829939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1810510053.6
申请日:2018-05-2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验集料骨架稳定性的理论及数值模拟方法,包括:确定沥青混合料的材料组成、局部理论检验方法、全局理论检验方法;根据理论检验确定集料骨架筛孔范围;确定每一档集料在沥青混合料中的体积分数;确定每一档集料的投放个数、粒径调整系数,构建集料混合物的离散元仿真模型;定义集料的细观参数;确定虚拟加载方式;确定虚拟加载停止条件;输出仿真试验结果;确定构成集料骨架的关键筛孔,确定起稳定作用的关键筛孔,确定起干扰作用的关键筛孔。本发明通过局部和全局理论检验方法,实现了所述起骨架作用的筛孔范围的确定,通过集料混合物的离散元仿真试验,实现了检验集料骨架稳定性及查找干扰粒径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8829939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510053.6
申请日:2018-05-2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验集料骨架稳定性的理论及数值模拟方法,包括:确定沥青混合料的材料组成、局部理论检验方法、全局理论检验方法;根据理论检验确定集料骨架筛孔范围;确定每一档集料在沥青混合料中的体积分数;确定每一档集料的投放个数、粒径调整系数,构建集料混合物的离散元仿真模型;定义集料的细观参数;确定虚拟加载方式;确定虚拟加载停止条件;输出仿真试验结果;确定构成集料骨架的关键筛孔,确定起稳定作用的关键筛孔,确定起干扰作用的关键筛孔。本发明通过局部和全局理论检验方法,实现了所述起骨架作用的筛孔范围的确定,通过集料混合物的离散元仿真试验,实现了检验集料骨架稳定性及查找干扰粒径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7784163A
公开(公告)日:2018-03-09
申请号:CN201710895428.0
申请日:2017-09-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 G01N23/0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沥青混合料空隙结构离散元模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室内试件旋转压实成型;(2)室内试件CT扫描;(3)室内试件结构分层与空隙统计分析;(4)不同层位空隙随机位置确定;(5)不同层位空隙结构扩展;(6)模拟试件最终成型。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突破道路工程离散元模拟过程中空隙细观结构仿真的难点,采用离散元软件PFC3D,结合CT扫描信息确定不同旋转压实功下空隙结构在试件内的分布规律,并拟合出不同压实功下对应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结构预估公式,可以根据室内实验不同的压实功作用,快速成型空隙结构,同时考虑空隙形态的各向异性,提出一种空隙结构扩展的成型方法,为应对大批量的沥青混合料试验模拟任务提供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07386035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436416.1
申请日:2017-06-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除冰融雪功能的排水路面结构,包括铺筑在地面基层上的防水粘层,所述防水粘层上铺筑有沥青混合料排水层;所述沥青混合料排水层包括从下至上依次铺筑的下排水层、中排水层和上排水层,该下排水层为孔隙率3-5%的沥青混合料,该中排水层为孔隙率20-25%的开级配融雪沥青混合料,该上排水层为孔隙率18-20%的开级配融雪沥青混合料,其中,中排水层与上排水层的孔隙相互连通;所述上排水层上为橡胶颗粒层,所述防水粘层的厚度为1-2cm,所述下排水层的厚度为7-9cm,所述中排水层的厚度为4-6cm,所述上排水层的厚度为1.5-2.5cm。本发明的排水路面结构能提高融雪除冰效率、提高路表摩擦力、减小车辆对排水孔隙的压实作用、节约维修养护成本,具有良好的推广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126820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475452.4
申请日:2016-06-2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 G06F2217/7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随机生成的沥青混合料疲劳试验数值模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随机试件生成;根据需要成型的试件确定粗集料的颗粒数量、级配、不规则形状;确定粗集料互不重叠;生成不规则粗集料;确定沥青砂浆最小离散单元尺寸;填充沥青砂浆;根据沥青混合料的级配确定沥青砂浆级配和沥青在沥青砂浆中的用量;根据沥青砂浆蠕变试验和劈裂试验,获取相关材料参数;确定空隙率和空隙分布,生成空隙;疲劳试验数值模拟;确定虚拟加载模式;应用伺服机制加载;疲劳失效判断。本发明通过随机试件生成,实现了所述沥青混合料三维形态重构,该方法可实现多种级配、多种空隙率以及多种沥青混合料的三维重构,极大提高了数字试件重构的效率和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096135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410103.4
申请日:2016-06-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AIMS设备的级配颗粒库文件数值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集料颗粒初筛;(2)AIMS设备批量扫描;(3)AIMS设备扫描筛选;(4)CT扫描;(5)图像处理;(6)PFC建模;(7)构建集料库。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二维、三维数值颗粒高度拟合实际形态;建立二维数值颗粒、三维数值颗粒与AMIS设备扫描到的颗粒物理性能指标对应,对道路数值模拟实验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二维、三维级配颗粒库文件,对于任何一个道路数值实验,可以通过根据需要调用相应粒径、相应指标的级配颗粒,提高了数值成型的使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153269B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410419867.0
申请日:2014-08-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E01C3/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阻结合的宽幅路基路面结构下多年冻土保护方法,针对宽幅路基的特点,对不同路基高度的路基路面结构提出不同的冻土保护方法。在多年冻土区宽幅路基路面结构中同时采用导热措施和隔热措施对结构下多年冻土进行保护,其中,导热措施包括在路基边坡斜置热棒、在路面中央分隔带设置热棒和在路基向阳边坡设置碎石层;隔热措施包括在路面结构中设置单层或多层隔热层和在路表设置单向导热层。以改善因路基路面结构的空间效应对天然地基的扰动程度,使多年冻土地基破坏性融沉降低到最小,提高路基路面结构的热稳定性,起到保护多年冻土层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535458B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510011999.4
申请日:2015-01-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粗集料堆积密度及间隙率的测定方法,首先取样和容量筒,测定容量筒的质量,将粗集料装入容量筒内,按照所需测定粗集料的不同状态进行操作,称取容量筒和粗集料的总质量,之后,通过向容量筒注水,称取容量筒、粗集料和水的总质量。最后,根据所测得的数据和推导的公式计算粗集料的堆积密度和间隙率。本发明方法能够提高粗集料堆积密度和间隙率测定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对于获得准确的水泥混凝土振实状态下的粗集料间隙率和沥青混合料捣实状态下的粗集料骨架间隙率具有重要意义,进而对判别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骨架嵌挤结构是否形成提供了重要帮助。
-
公开(公告)号:CN104062159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10293507.0
申请日:2014-06-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沥青混合料空隙阻塞试验方法,首先根据实际路面的设计级配和油石比,室内拌和多孔沥青混合料并成型试件,蜡封试件下表面。随后在上表面均匀摊铺阻塞粉尘,使用冲刷试验机根据路面实际车速对应的车轮荷载作用于路面的压强冲刷试件上表面。通过摊铺的阻塞粉尘总质量除去被水流带走的阻塞粉尘质量和上表面残留的阻塞粉尘质量得到阻塞于试件内部的阻塞粉尘质量。本发明方法不仅可以科学地评价不同大小的阻塞粉尘颗粒对多孔沥青路面的阻塞情况,为路面清洗养护提供良好依据,同时可以分析不同条件如空隙率、车速、阻塞粉尘颗粒粒径等对多孔沥青路面阻塞的影响效果,从而为路面养护的优化提供合理参考,提高清洗养护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734699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365322.4
申请日:2018-04-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评价再生沥青混合料组分分布均匀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试件的制备;试件截面X射线扫描成像;对图像进行处理,得到每一组分在其横截面上的分布二值图;对分布二值图进行区块划分,并计算组分面积和占比;基于均匀性评价指标对不同组分分别分析分布均匀性。优点为:该方法通过编制程序实现相关算法,能够精确识别再生沥青混合料内部各组分,建立相关均匀性评价模型,对识别出来的各组分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分析相关生产工艺对再生沥青混合料内部各组分均匀性的影响;其方法快速、简单、精确,思路新颖,研究角度创新,能够有效地帮助相关研究的进行,同时对于实际工程能带来巨大实际效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