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极性线圈的多负载谐振自解耦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683660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687250.6

    申请日:2023-06-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单极性线圈的多负载谐振自解耦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属于无线能量传输领域;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包括:一个逆变器、一个发射单元、一个接收单元,以及位于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之间的若干中继单元,中继单元中也设置有一个发射单元和一个接收单元,前一个发射单元的输出为后一个接收单元的输入;直流输入电压由逆变器逆变为高频交变电压源,并由发射单元利用磁场耦合传输能量至接收单元;所述发射单元包括发射补偿电容和发射线圈,所述接收单元包括接收补偿电容、负载电阻和接收线圈,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均为单极性线圈;并且,在中继单元中,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之间设置有补偿电容,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之间设置有铁氧体。

    一种用于LCL滤波器的高速电机系统的快速电流控制方法、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97171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48062.X

    申请日:2024-08-0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LCL滤波器的高速电机系统的快速电流控制方法、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本发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基于构建的逆变器侧电感模型、滤波器电容模型、以及电机侧电感的模型建立高速电机系统模型。然后将高速电机系统模型由连续时间模型转换为离散时间模型,分析系统在计算延迟情况下的稳定性,构建二自由度电流控制策略,通过引入前馈控制器和相位增益补偿,实现动态解耦,并通过减少计算延迟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带宽。最后针对控制器进行主要计算和后处理以消除延迟,实现快速电流控制。本发明在谐振频率显著变化的情况下仍能保持系统的强稳定性,且对参数失配具有强鲁棒性。

    一种独立于负载的E类ZVS恒压恒流双输出逆变器

    公开(公告)号:CN117294115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142996.5

    申请日:2023-09-0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独立于负载的E类ZVS恒压恒流双输出逆变器,包括直流电压源、补偿电感、并联谐振输出端口、开关管、补偿电容和串联谐振输出端口;所述直流电压源、补偿电感、并联谐振输出端口和串联谐振输出端口依次连接,开关管、补偿电容分别并联在串联谐振输出端口两端;流经第一负载电阻的电流是恒定输出、振幅为I1的正弦电流,第二负载电阻两端的电压是恒定输出、振幅为V2的正弦电压;同时,对于任何给定的第一负载电两端的电压V1和流经第二负载电阻的电流I2,开关管的电压在接通瞬间均为0。本发明可以同时为两个负载供电,在宽负载范围内实现ZVS、恒压输出、恒流输出。

    一种功率解耦的多负载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381515B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110737625.6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功率解耦的多负载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包括m个发射‑接收单元,其中,m=1,2,…,N,第m个发射‑接收单元的输入为第m‑1个发射‑接收单元的输出,第m个发射‑接收单元的前两个极板与第m‑1个发射‑接收单元的后两个极板垂直放置形成中继单元m‑1,从而实现负载功率的解耦,并且设计了含有分立补偿电感的LCL‑L补偿网络对每个发射‑接收单元进行补偿,从而实现与负载无无关的恒压输出。本发明不需要复杂的控制和通信电路,成本低,且本发明系统采用了中继单元,实现了系统的负载功率解耦,输出电压与负载无关,并增加了能量传输距离,减小了占地面积,为多负载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提供了新的结构。

    一种具有多恒流输出的多容性能量传输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541323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823070.7

    申请日:2021-07-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多恒流输出的多容性能量传输系统,属于无线能量传输领域;一种具有多恒流输出的多容性能量传输系统包含中继单元#0‑#N,呈线性依次排列,相邻中继单元通过发射极板和接收极板之间的电场耦合来进行能量传输;中继单元#0包含两个发射极板,中继单元#1‑#N‑1包含垂直放置的两个接收极板和两个发射极板,中继单元#N包含两个接收极板,给出了含有多个中继单元的电容耦合器的等效π模型,设计了带分裂电感的补偿网络,实现了与负载无关的恒流输出;本发明系统具有可以延长传输距离,实现中继单元解耦,且不同负载之间互不干扰,控制流程简单,成本低的优势。

    一种基于磁场的输电线路舞动状态建模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68943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44675.3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磁场的输电线路舞动状态建模及检测方法,首先,在三维直角坐标系下,建立输电线路静止状态下的悬链线方程,当输电线路舞动某角度后,得到输电线路在等高悬挂点情况下绕悬挂点舞动的数学模型;其次,联立数学模型与毕奥沙伐尔电磁方程,将电流微元分解,得到x、y、z轴分量,建立输电线路舞动状态下的磁场模型;最后,根据磁场模型,在线路电流和悬链线系数已知情况下,线路空间磁场与舞动角度之间存在映射关系,采集其磁场求解线路舞动角度,实现输电线路舞动角度的非侵入式检测。本发明适用于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舞动情景下模型建立和舞动角度非侵入式检测,可实现输电线路状态的长时间尺度检测,为输电线路的故障预防提供有力保障。

    一种基于耦合电感设计实现双恒定输出的E类逆变器

    公开(公告)号:CN117277846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268706.1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耦合电感设计实现双恒定输出的E类逆变器,属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一种基于耦合电感设计实现双恒定输出的E类逆变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直流电源Vin、输入电感LR、并联谐振滤波网络和串联谐振滤波网络,还包括功率开关S1和并联电容CR,功率开关、并联电容CR分别并联在串联谐振滤波网络两端;并联谐振滤波网络包括呈并联结构连接的第一负载电阻R1、第一电感L1和第一电容C1;串联谐振滤波网络包括呈串联结构连接的第二电感L2、第二电容C2和第二负载电阻R2;电感L1、L2之间的存在互感M;通过互感参数设计,可分别获得并联谐振和串联谐振网络的CC和CV输出;因此,两个负载可以独立工作,互不影响,从而简化了负载功率控制。

    一种基于磁传感器的架空线下垂状态检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29494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094833.8

    申请日:2023-02-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磁传感器的架空线下垂状态检测方法及系统,属于电磁传感理论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技术领域;检测方法包括:S1,构建架空线路下垂状态下的三维磁场模型;S2,根据S1建立的三维磁场模型验证结果,来选择磁性传感器的安装位置;S3,基于离散化处理后的三维磁场模型所计算的磁场数据以及磁性传感器采集的磁场数据,通过迭代算法求解出最终悬链线系数,从而得到架空线的弧垂大小;本发明的检测方法是一种非侵入式检测手段,同时,通过对数学模型进行离散化处理可以大大提高计算速度,可以广泛应用于电网架空线路下垂检测的场景,为预防架空线路弧垂过大发生对地短路等故障提供保障,提高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安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