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42571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293586.1
申请日:2021-11-03
Applicant: 中交一公局重庆万州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 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IPC: A62B3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带支撑装置和安全带挂设方法,涉及施工用具技术领域。该安全带支撑装置包括竖向支撑组件和连接件;竖向支撑组件为多个,沿待施工的施工构件的周向,多个竖向支撑组件间隔固定于施工构件下方的施工平台上;相邻两个竖向支撑组件之间连接有连接件,连接件用于挂设安全带。本发明的安全带支撑装置利用竖向支撑组件可以支撑连接件且使得连接件高于施工作业高度,从而可以在连接件上形成高于施工作业高度的固定点,当将安全带挂设在连接件上后,可以保证安全带的高挂低用原则,使得安全带能够有效保证施工作业人员的高空作业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354573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0817056.0
申请日:2022-07-12
Applicant: 中交一公局重庆万州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 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方法,涉及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领域。该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方法包括:将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由下至上依次分为多层,并将每层混凝土结构均由下至上依次分为底部结构、中部结构和表层结构;由下至上先后浇筑多层混凝土结构,并在浇筑任一层混凝土结构时,由下至上先后浇筑底部结构混凝土,中部结构混凝土和表层结构混凝土,至少底部结构和中部结构的混凝土中掺入水化热抑制剂,以使底部结构、中部结构和表层结构的混凝土温峰时间相同。该施工方法通过在混凝土中掺入水化热抑制剂可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内外温差,有效减少温度裂缝,不需布设冷却水管,可以节约人力和钢材成本,简化施工步骤,提升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092522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250468.6
申请日:2021-03-08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 中交一公局重庆万州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暖瓶测试水泥混凝土水化热绝热温升装置和方法。测试装置选用的暖瓶作为水化热绝热温升的试验箱,适用于工程现场实验室配合比设计。测试方法包括:检测暖瓶的绝热性;当暖瓶的绝热性合格后,对待测水泥混凝土进行水化热绝热温升测试;根据测试结果绘制混凝土温升过程线;根据所述混凝土温升过程线确定不同龄期的混凝土绝热温升值。本发明直接测试水泥混凝土拌合物,消除直接采用水泥或固定配合比所带来的误差;取样数量更具有代表性。采用本发明提供的装置和方法能够更加准确的测试水泥混凝土水化热绝热温升。
-
公开(公告)号:CN216194042U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22691586.9
申请日:2021-11-03
Applicant: 中交一公局重庆万州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 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D19/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销铰式索夹结构,涉及索夹技术领域。该销铰式索夹结构包括第一弧面板、第二弧面板、第一支座、第二支座和吊板;第一弧面板的对接侧和第二弧面板的对接侧相互对接以形成管状索夹;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均设有螺栓孔,第一弧面板的外壁焊接有第一支座,第二弧面板的外壁焊接有第二支座,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相互贴合,且第一支座的螺栓孔和第二支座的螺栓孔连通;第一弧面板和/或第二弧面板的外壁上焊接有吊板,吊板设有吊孔。该销铰式索夹结构中,结构较弧面板更为复杂的第一支座、第二支座和吊板分别通过焊接方式对应固定于两弧面板上,可以有效简化加工工艺,进而减少辅助材料用量和索夹内的加工预留量。
-
公开(公告)号:CN216194041U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22687999.X
申请日:2021-11-03
Applicant: 中交一公局重庆万州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 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D19/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下索夹结构及上下对合销铰式索夹,涉及索夹加工技术领域。该下索夹结构包括左弧面板、中弧面板、右弧面板、固定块和耳板;左弧面板、中弧面板和右弧面板依次焊接,固定块固定于中弧面板的背离其弧心的一侧,且固定块与中弧面板一体成型;耳板焊接于固定块的背离中弧面板的一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下索夹结构通过采用一体成型的固定块与中弧面板以及将耳板焊接于固定块上,可以防止耳板处的焊缝位于下索夹结构的应力集中部位,从而有效保证耳板的连接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212159647U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20960287.3
申请日:2020-05-29
Applicant: 中交一公局重庆万州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 重庆三峡学院
IPC: G01N27/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监测降雨条件下岩石含水率变化特性的装置,主要涉及岩土工程技术领域。包括试验台,所述试验台的一端设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电脑、数字电桥、转换装置,所述数字电桥的一端与转换装置连接,另一端与电脑连接,所述数字电桥上设有两根连接导线,所述连接导线远离数字电桥的一端设有电极,所述工作台的一侧设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顶部对称设有两个旋转座,每个所述旋转座上均安装有一个电极,所述旋转座与第一支架转动连接,其中一个所述旋转座连接有电机,所述第一支架的上侧水平设有滴水管,所述滴水管的底部设有若干个滴水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操作简单,能够实现对岩土体含水率的实时监控。
-
公开(公告)号:CN212561215U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21688636.7
申请日:2020-08-14
Applicant: 中交一公局厦门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一公局重庆万州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背笼平台通道装置,包括挂钩,挂钩下方固定安装有背笼骨架,背笼骨架内部交替设置有翻转层和连接层,翻转层上设置有翻转平台,翻转平台通过活动销轴与翻转层连接,翻转平台侧面设置有支撑杆,连接层上设置有脚踏杆,所述背笼骨架底部安装有辅助杆。本实用新型交替设置翻转平台与踏步杆,便于施工人员攀爬以及在翻转平台上施工,解决了钢筋笼脱钩裸爬存在的安全问题,安全性高;设置挂钩并将挂钩搭设在钢筋笼和模板的加强肋上,便于拆卸,整体吊装安拆速度快,提高工人作业效率同时取替了钢管支架或墩身防护架等安全设施,解决了公路桥梁墩柱施工支架安全管理难题,可操作性强。(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16856949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647761.5
申请日:2023-06-02
Applicant: 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江底超深高水压盾构维修及复推施工方法,涉及盾构施工技术领域,当盾构机在江中掘进过程中因设备故障被迫停机,尤其是必须拆解刀盘或取出轴承才能维修等类似严重故障时,下沉沉井至设计高程,从沉井向盾构方向对沉井与刀盘之间、盾构周边的土体进行冻结加固,破除洞门并采用暗挖法清除刀盘前方冻土,施作环向衬砌,从环向衬砌内空推盾构机至沉井中维修后二次始发;本发明能够在超过20米水深的水底环境中,为盾构设备维修提供安全的作业空间,使其能够重新掘进,使得隧道能够继续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6199139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220594.6
申请日:2023-03-09
Applicant: 中交一公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固定塔吊倾斜度调整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其中固定塔吊倾斜度调整装置包括上支撑架、下支撑架、连接支撑组件以及斜拉调节组件,斜拉调节组件的两端转动连接在上支撑架和下支撑架错位相邻的两角之间,斜拉组件可在外力作用下延长或收缩,从而增加或减少斜拉调节组件所连接处的上支撑架和下支撑架组件之间的距离;每组连接支撑组件包括与上支撑架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撑垫板、与下支撑架固定连接的第二支撑垫板、以及连接第一支撑垫板和第二支撑垫板的连接杆,第一支撑垫板与连接杆移动连接,第二支撑垫板上设置有球槽,连接杆与第二支撑垫板连接的一端为球头,球头安装在球槽内并可相对球槽转动,从而方便调整固定塔吊的倾斜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342838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224612.4
申请日:2023-09-21
Applicant: 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 同路达(上海)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4B28/04 , C04B24/26 , C04B14/06 , C04B14/36 , C04B18/14 , C04B14/46 , C04B16/06 , C04B24/24 , C04B24/06 , C04B24/38 , C04B22/08 , C04B24/00 , C04B111/00 , C04B111/34 , C04B103/30 , C04B10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重载复合透水路面用预拌抗裂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混凝土材料技术领域,该重载复合透水路面用预拌抗裂透水混凝土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水泥420‑480份、碎石1600‑1700份、抗裂增强剂10‑30份,预拌组分0.5‑1.5份,纤维2‑10份及水120‑140份,抗裂增强剂包括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改性乳液粉末、纳米二氧化硅、氧化石墨烯及硅灰。本发明结合了复合增强增韧技术与预拌化技术,有效改善了透水混凝土拌合物的内聚性能和黏附性能,能够满足预拌生产、运输、摊铺等工艺需求,进而在保持相同孔隙率的前提下改善透水混凝土的强度和韧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