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79879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194454.6
申请日:2023-02-27
Applicant: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B28B11/24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预制混凝土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快速优化预制混凝土构件配合比的方法,包括:确定预制混凝土构件需要达到的混凝土标准养护设计强度和混凝土快速预制养护设计强度;预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按照该配合比制备两组混凝土试件;采用实际快速预制养护方法和恒温快速养护方式对混凝土试件进行养护,养护结束后采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定混凝土试件的强度,将测得强度与设计要求强度比较大小,直至满足要求。利用本公开,能够大幅缩短混凝土的试配周期,加快预制构件生产进度,解决了传统预制混凝土构件配合比优化周期长的问题,降低了混凝土配合比调整对工程经验的依赖性,具有较好的科学指导性和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217166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1140441.2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浙江易通特种基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2D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环形加载的旋转式摩擦系数测定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测量并确定待试验检测位置,旋挖钻机钻孔至设计标高或待测基岩位置,清孔并保证孔底无泥渣;安装环形加载模块至旋挖钻机底部,下放旋挖钻头将环形加载模块沉放至孔底待测基岩表面;通过竖向加压模块对环形加载模块分级施加竖向压力,通过竖向压力测量模块测量施加的竖向压力值,通过旋挖钻杆沉降量测量模块测量旋挖钻杆沉降值;对环形加载模块分级施加扭矩荷载,通过扭矩载荷测量模块监测并获得扭矩值;重复开展不同竖向压力下的多次单点环形加载模块扭转摩擦系数测试试验,带入岩体持力层岩体摩擦系数计算公式获得被测持力层岩体摩擦系数值;试验成本低、安全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636526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011492980.3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徐国平 , 宋神友 , 陈伟乐 , 王啟铜 , 潘伟 , 黄清飞 , 金文良 , 冯良平 , 夏丰勇 , 刘晓锋 , 彭英俊 , 付佰勇 , 秦辉辉 , 唐亮 , 石晋涛 , 何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隧道推出式接头试验平台,包括试验槽、水位控制系统、给料通道和试验舱;所述试验槽的侧墙上部及下部分别设有注水管及排水管,所述给料通道安装于所述试验槽的两侧侧壁上,所述试验舱设置于所述试验槽的底部,所述给料通道的底部通过法兰盘与试验舱连通;所述试验舱内可拆卸地安装有试验用的前压接管节、管节接头、扩大段管节、后压接管节、止水带、拉合系统及底部滑道。本发明结构简单,试验方便,能够模拟水下真实环境,对不同几何尺寸、不同水深环境以及不同接头型式开展完成流程工艺试验,实验精确度高且结果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4944233B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510371086.3
申请日:2015-06-30
Applicant: 柳州市劲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B65H8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缆索缠包机,包括两个由多块首尾搭接的圆弧形侧板构成的带有中心孔的环形衬板和穿装在两者之间的多根轴向连接杆,每个环形衬板上均设有多个滚轮伸缩装置,在两个环形衬板之间设有缠包筒;缠包筒包括带有定位台的滚轴,滚轴于定位台一侧依次穿装有外挡片、前限位环、后限位环和与后限位环相压接的张紧螺母,在前限位环和后限位环之间设有多个橡胶摩擦圈;滚轴的一端通过滑块装在调节板的滑槽内,调节板固定在一个环形衬板上;滚轴的另一端固定在支撑架上,支撑架固定在另一个环形衬板上;在其中一个环形衬板上设有防滑装置。较之现有技术,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缆索缠包质量的稳定性差和缠包成本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838965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399223.4
申请日:2022-04-15
Applicant: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 ,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底沉管隧道推出式最终接头模型试验平台,涉及海底隧道技术施工领域。一种海底沉管隧道推出式最终接头模型试验平台,其包括试验基坑、以及横向设置在试验基坑中的对接管组和推出管节;对接管组包括分别设置在试验基坑两侧的第一对接管和第二对接管,推出管节的外侧套设有与第二对接管连接的定向推出套筒,对接端伸出定向推出套筒并与定向推出套筒密封连接。本发明考虑到了海洋环境对施工的影响,能够较好模拟推出式最终接头实际工程施工工艺及关键构造受力性能,为优化完善海底沉管隧道推出式最终接头参数设计及施工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2749864A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210245619.X
申请日:2012-07-16
Applicant: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5B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加速度信号调理器,其特征在于,该桥梁加速度信号调理器包括MCU电路、IEEE1588同步电路、PoE供电电路、看门狗电路、RS232/485通信电路、以太网通信电路、“一线总线”接口电路、RTC电路、数据存储电路、4通道A/D转换电路、信号调理电路、PGA电路、激励信号发生电路和传感器接口电路。本发明扩大了信号调理器动态范围,提高调理器之间的同步精度并简化了对电缆的管理,降低了人力和电源线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47553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510030389.2
申请日:2025-01-08
Applicant: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浙江嘉绍跨江大桥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华南理工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割法的斜拉桥受力与变形优化计算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构建主梁系统模型和桥塔系统模型;将拉索简化为弹性支座,计算弹性支座的弹性支承刚度;选定表征支座内力和变形的两个独立初参数;根据弹性支座附近受力和弹性支承刚度推算末端支座的受力和变形;根据末端支座的受力和变形数据以及末端支座的边界条件,建立关于两个独立初参数的二元一次联立方程组,求解两个独立初参数并代入相邻两个支座的内力和变形计算公式,获得各支座处的内力和变形;根据各支座处的内力和变形计算桥塔内力;本发明通过分割主梁系统和桥塔系统的计算过程,并考虑各系统之间的刚度传递关系,实现对多塔斜拉桥的高效计算和准确变形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08760199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1810468087.3
申请日:2018-05-16
Applicant: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北京恒力铁科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对梁底检查车轨道进行检查的视频检查车。该视频检查车的行走机构安装在主机箱体的顶部,用于带动主机箱体沿梁体底部的检查车轨道行走;可旋转的摄像机构安装在主机箱体的侧面,用于对轨道进行摄像;控制机构安装在主机箱体内,且分别与行走机构和摄像机构连接,控制机构通过无线收发模块与远程控制端无线连接,用于接收来自终端的远程控制命令,并根据命令分别驱动行走机构自动行走、以及摄像机构自动摄像,以实现全自动化远程控制操作,完全脱离人工操作,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危险性,提高检查效率,具有结构新巧、重量轻、可记录性、可追溯性、经济适用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852939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468684.9
申请日:2022-11-22
Applicant: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仁贵 , 蒋振雄 , 魏乐永 , 冯良平 , 阮静 , 朱其敏 , 韩冬冬 , 郭亚唯 , 梁振有 , 王通 , 钟永新 , 陈锐 , 朱尧于 , 付佰勇 , 夏欢 , 周宴平 , 关健 , 李琦 , 刘建波 , 冯清海 , 郭昊天 , 林惠文 , 董香港 , 吴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础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地下连续墙搭接接头及施工方法,地下连续墙搭接接头包括钢箱和钢筋笼,钢箱与钢筋笼通过搭接组件连接,搭接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搭接件和至少一个第二搭接件,第一搭接件和第二搭接件中的一个设置于钢箱,第一搭接件和第二搭接件中的另一个设置于钢筋笼,各第二搭接件与各第一搭接件交错设置,且一个第二搭接件位于两个相邻的第一搭接件之间。利用搭接组件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锚固作用力,起到在拉伸方向上传递拉力的作用,弯矩可通过搭接组件与混凝土的作用力转化为接头区域的拉力进行传递,剪力可通过交替搭接的组件本身传递,实现地下连续墙在接头区域具备可传递拉力、剪力和弯矩复合工况作用的性能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683775B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011299202.2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1N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沉管隧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推出式最终接头滑道摩擦力测试系统。测试系统包括:在第一管节中设有第一端封门,在第二管节中设有第二端封门,在第一管节和第二管节段之间设有钢壳扩大段,钢壳扩大段的第一端的内侧与第一管节的外壳连接,在钢壳扩大段内设有推出段,在推出段上设有端封板,在推出段和钢壳扩大段之间设有滑道板,推出段沿滑道板在第一管节和第二管节之间滑动,在滑道板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推出段上连接有控压装置,控压装置用于增加或减少推出段的重力;推出段经拉合台座分别与第一端封门和第二端封门连接。本发明能够模拟真实环境,对不同运动速度下的推出段的滑道板摩擦系数进行测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