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472790A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2010368917.2
申请日:2020-05-03
Applicant: 中交哈尔滨地铁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用于控制浅埋暗挖大断面隧道沉降的施工结构及施工方法。全断面法由于开挖面较大,围岩稳定性降低,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安全,但速度较慢,成本较高。本发明的组成包括:四个扇形洞室围合成的椭圆形结构和铺设在地面的地面钢梁(2),每个所述的扇形洞室外都围设支撑结构,所述的支撑结构是由设置在所述的扇形洞室外部的两层钢筋网(4)和设置在两层所述的钢筋网之间铺设多个钢筋格栅(3)组成,所述的地面钢梁上设置多个锁脚锚杆(1)穿过地面上的孔洞后焊接在钢筋格栅内。本发明用于控制浅埋暗挖大断面隧道沉降的施工结构及施工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031293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203971.X
申请日:2024-02-23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寒区能源隧道多重热源加热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热量采集及供应组件、供电组件、温度控制及反馈组件,所述热量采集及供应组件与所述温度控制及反馈组件连接,所述热量采集及供应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采热管回路、热泵组和供热管回路,所述热泵组与热回收热交换器连接,所述采热管回路采集隧道中部地热能,所述热回收热交换器收集由隧道内部废热,所述热泵组负责对循环液体进行升温处理并驱动循环液体流动,所述供热管回路为隧道洞口加热,所述供电组件为所述热量采集及供应组件和所述温度控制及反馈组件提供电能,所述温度控制及反馈组件对隧道衬砌温度进行实时反馈,并对热量采集及供应组件的加热功率及加热时长等进行实时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7491189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439943.X
申请日:2023-11-01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结构接触面力学研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可控制温度与吸力的接触面剪切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包括支架系统、加载及位移量测系统、剪切盒系统、吸力控制系统、温度控制系统、自动控制与数据采集系统。土样置于下剪切盒,结构物固定于上剪切盒,剪切盒由加载机构驱动;剪切盒被密封于压力室中,下剪切盒底部设置高进气值陶土板与螺旋水室;压力室内壁设置循环液槽。该装置可精准控制试样的温度与吸力,切向上可实现单调及循环加载,法向上可实现常应力、常刚度、常位移等不同边界条件的控制,适用于研究热水力耦合条件下不同结构物与土体之间接触面的剪切性能,具有一机多用、测量精准、功能完善、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727500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0911086.7
申请日:2017-09-29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量抗拉强度的可变倾角拉伸试验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底座,拉伸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和加载系统。拉伸系统包括固定在底座上的第一拉伸模具和在导轨上滑动的第二拉伸模具,两个拉伸模具的侧壁绕着旋转螺杆转动调节倾角,并通过楔形块固定两个开口相对的梯形拉伸模具形成封闭的容土空间放置试样;加载系统与拉伸系统连接并固定在底座上,第二拉伸模具在加载系统的牵引下拉伸试样,数据采集系统与拉伸系统和加载系统连接采集拉伸过程中的数据。本发明采用可变倾角的梯形结构拉伸模具,在有效防止土体滑动的同时,避免模具梯形结构角度过大使土体产生端部应力集中而产生试验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03971002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10199064.9
申请日:2014-05-12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非饱和土相对渗透系数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包括针对某一类型的土样,选定某初始孔隙比为参考状态,利用该参考状态下的土水特征曲线(SWCC)标定出van Genuchten SWCC方程参数a1,b1;再利用该类型土样在初始孔隙比为时的土水特征曲线,标定出参数ζ;基于标定出的参数a1,b1,ζ,可预测出该类型土样在任意初始孔隙比e0条件下的土水特征曲线;基于e0条件下的土水特征曲线,再次拟合出其相应的van Genuchten SWCC方程参数a2,b2,并代入本发明关系式进行计算,即可得出相应的非饱和土相对渗透系数值kr。采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可有效克服在实验直接测定渗透系数上的难度,从而降低人力、物力及时间上的消耗,同时大幅度减小实际工程中的工作量,有效提高工作进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422097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1710367502.1
申请日:2017-05-23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量土体固结性能和膨胀力的装置,涉及土工试验技术领域,包括支架、加载组件、土壤膨胀仪、量力环、智能终端,支架上端设有横梁,横梁的中部竖直设有螺孔;加载组件包括伺服电机,伺服电机传动连接有螺杆,螺杆设于螺孔内,底端连接量力环;土壤膨胀仪设于所述量力环的测量表测量头的正下方,量力环的测量表和土壤膨胀仪的位移表均连接智能终端的输入端,伺服电机连接智能终端的输出端。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体积小,易于组装,操作方便,可实时采集固结压缩和膨胀力数据,并根据采集到的数据自动调节载荷保持恒定不变,能够精确测量不同载荷下的固结压缩性能,同时还可以测量土体恒体积下的膨胀力,测量准确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254826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547920.4
申请日:2023-05-16
Applicant: 中建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中建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升降的可开启式钢制地下连续墙,包括:第一外套箱、第二外套箱、第三外套箱以及内支撑箱;第一外套箱设置在导墙沟槽内,并位于最下方,第三外套箱插设在第一外套箱的上方,第二外套箱插设在第三外套箱的上方,且第三外套箱与第一外套箱、第二外套箱分别通过连接螺栓固定连接;第二外套箱和第三外套箱内侧面沿竖直方向对应设置有升降轨道,内支撑箱设置有与升降轨道相配合的升降装置,两个内支撑箱承插式连接为一体,并通过连接螺栓固定连接,内支撑箱能够沿第三外套箱和第二外套箱的升降轨道上下运动。本发明克服了现有可开启式钢制地下连续墙升降不便、不利于施工,并且由于多个内支撑单独设置,整体性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253925A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811218319.6
申请日:2018-10-19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联温控非饱和土三轴试验系统,包括:加载台、至少两个并联的三轴压力室、压力控制系统、温度控制系统和数据测量采集系统。三轴压力室包括,压力室底座、压力室壁和压力室顶盖,压力室底座上方由下至上依次为陶土板、试样、透水石、试样帽。压力控制系统和温度控制系统与数据测量采集系统电路连接,压力控制系统包括水压系统、气压系统和围压系统。温度控制系统中的每个压力室温度统一控制,水压系统中每个压力室的水压统一控制,气压系统中每个压力室的气压单独控制,围压系统中,每个压力室的围压单独控制。本发明通过以上方法实现了三轴仪的科研效率高,温度控制精准,体变测量精准。
-
公开(公告)号:CN109060637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1095188.7
申请日:2018-09-19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1N1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5/0826 , G01N2015/08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饱和土渗透系数测量装置,涉及土体渗透系数测量技术领域,包括柱状直管,用于盛装待测土样,柱状直管的上端设有加载装置,为待测土样施加轴向压力;水分传感器和张力计由上至下依次均匀排列在柱状直管上,通过重力测量装置测量供水装置和储水装置内的水量变化;土柱轴向形变测量装置测量待测土样的轴向形变量;湿润锋位移测量装置测量待测土样内的湿润锋前进位移。本发明可以记录土柱的轴向形变,通过对土柱轴向位移变化的监测,预测土体在不同轴向力作用下的变形规律;不仅能够使用瞬态剖面法还能利用湿润锋前进法对土体渗透系数进行测量,同时利用两种方法,能够准确测量多种土体的非饱和渗透系数函数。
-
公开(公告)号:CN108071402A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711270388.7
申请日:2017-12-05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 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9/00 , E21D11/10 , E21D11/107 , E21D1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黄土隧道微台阶施工方法,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上台阶超前支护;上台阶开挖扒渣;中台阶开挖扒渣;上中台阶初喷C25混凝土;上中台阶立格栅钢架,同时下台阶开挖;上中台阶再喷混凝土,同时下台阶立格栅钢架;下台阶喷射混凝土;仰拱开挖支护,依次保持微台阶开挖交替循环作业;仰拱开挖支护,二次衬砌;在隧道入口段,用超前长管棚作为上台阶超前支护;在洞身软弱围岩段,用超前短管棚作上台阶超前支护;在IV、V、VI级围岩段用超前小导管作上台阶超前支护。本发明充分利用了作业空间,提高了人员设备利用率,保证了施工安全,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快了施工进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