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017068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392424.3
申请日:2021-11-23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越河隧道盾构机盾尾施工用加固结构,设于盾构机的盾尾后并位于环管片的外侧且为圆环形结构,包括由聚氨酯溶液凝固后形成的聚氨酯加固区和包括水玻璃、水泥浆的双液浆凝固后形成的双液浆加固区,聚氨酯加固区位于盾尾的后方,双液浆加固区位于聚氨酯加固区的后方。本发明通过在盾尾后依次设置聚氨酯加固区和双液浆加固区,形成油封和止水环箍的双道保护措施,保证了盾尾处作业的安全,降低了越河隧道盾构停机期内盾尾涌水涌泥砂等风险,施工操作方便、施工速度快、对隧道影响小、经济成本控制好,可广泛用于类似越河隧道的盾构机盾尾刷更换等施工中。
-
公开(公告)号:CN216518045U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22877454.5
申请日:2021-11-23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越河隧道盾构机盾尾施工用加固结构,设于盾构机的盾尾后并位于环管片的外侧且为圆环形结构,包括由聚氨酯溶液凝固后形成的聚氨酯加固区和水玻璃‑水泥浆双液浆凝固后形成的双液浆加固区,聚氨酯加固区位于盾尾的后方,双液浆加固区位于聚氨酯加固区的后方。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盾尾后依次设置聚氨酯加固区和双液浆加固区,形成油封和止水环箍的双道保护措施,保证了盾尾处作业的安全,降低了越河隧道盾构停机期内盾尾涌水涌泥砂等风险,施工操作方便、施工速度快、对隧道影响小、经济成本控制好,可广泛用于类似越河隧道的盾构机盾尾刷更换等施工中。
-
公开(公告)号:CN11946805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717416.5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储气硐室密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储气硐室密封层的接头结构、密封层及储气硐室,接头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连接板及安装在两个连接板上的紧固件,两个所述连接板分别与密封层密封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设有对接的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所述紧固件穿过两个所述连接板和所述第一密封件将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所述第二密封件夹紧在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可在硐室密封层的接缝处设置本申请的密封接头结构,通过在连接板之间设置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第二密封件可以和第一密封件共同填充两块连接板之间的间隙,并通过紧固件将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夹紧在连接板之间可实现密封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107565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342550.1
申请日:2021-03-30
Applicant: 悉地(苏州)勘察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支护体系锁脚锚管的内力测量装置及方法,用于台阶法隧道开挖支护结构锁脚锚管的内力测量,该设备包括监测结构与安装辅助设备,监测结构由细条状硬板、监测光纤、尾纤接头、光收发模块和信号处理系统组成,安装辅助设备由预制管盖、TPU内衬软管和充气装置组成。该方法是在锁脚锚管内安装监测结构,在每根锁脚锚管沿内侧管顶、管底和内壁两侧共布设四条监测带,横剖面中监测点将锁脚锚管四等分;通过安装辅助设备将监测光纤安装至布设点位;将光信号传递至光收发模块;信号处理系统对光收发模块中的信息进行处理以获取锁脚锚管的应力应变状态。本发明可高效完成锁脚锚管的内力测量,且便于施工、可靠性强,既保证了锚管自身结构的完整性,又提升了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9378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951665.0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结构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硐室衬砌的自适应变形密封结构及一种储气硐室。一种硐室衬砌的自适应变形密封结构,包含:至少两个管片衬砌,管片衬砌沿硐室的衬砌设计位置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管片衬砌之间有构造缝;连接件,连接件两端分别固定于相邻的两个管片衬砌的内壁,连接件设置有腔体,腔体开口朝向构造缝,相邻的两个管片衬砌相互远离能够挤压腔体使得腔体的容积减小;填充件,填充件用于填充构造缝和腔体。本申请,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现多将硐室衬砌分块,在相邻的两块管片衬砌之间设置柔性密封材料,但是柔性密封材料易被挤出或撕裂,容易使得相邻的两个管片衬砌之间渗漏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13107565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110342550.1
申请日:2021-03-30
Applicant: 悉地(苏州)勘察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支护体系锁脚锚管的内力测量装置及方法,用于台阶法隧道开挖支护结构锁脚锚管的内力测量,该设备包括监测结构与安装辅助设备,监测结构由细条状硬板、监测光纤、尾纤接头、光收发模块和信号处理系统组成,安装辅助设备由预制管盖、TPU内衬软管和充气装置组成。该方法是在锁脚锚管内安装监测结构,在每根锁脚锚管沿内侧管顶、管底和内壁两侧共布设四条监测带,横剖面中监测点将锁脚锚管四等分;通过安装辅助设备将监测光纤安装至布设点位;将光信号传递至光收发模块;信号处理系统对光收发模块中的信息进行处理以获取锁脚锚管的应力应变状态。本发明可高效完成锁脚锚管的内力测量,且便于施工、可靠性强,既保证了锚管自身结构的完整性,又提升了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439502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101981.3
申请日:2022-01-27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洞口半明半暗段的斜角套拱结构及施工方法。山区隧道进口轴线与山体地形线斜交时,洞口段存在偏压,进洞困难。本结构位于隧道洞口的半明半暗段,包括斜角套拱和等截面套拱;斜角套拱位于半明半暗段内与明挖段衔接的部分;斜角套拱的内侧沿隧道纵向方向自前向后逐渐内缩,环向长度沿隧道纵向方向自前向后逐渐递减;等截面套拱位于半明半暗段内与暗挖段衔接的部分;等截面套拱的环向长度与所述斜角套拱后端的环向长度相同,所述等截面套拱环向长度沿隧道纵向方向自前向后均相同。本发明通过沿山体斜角度、分段施作的套拱结构,降低了对周边山体的开挖破坏,能有效地解决严重偏压地形下隧道进洞的技术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71222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951671.6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压缩空气储能的隧道式储气硐室及施工方法。本发明通过采用直线形的第一储气直道和第二储气直道作为存储压缩空气的主硐室,并采用第一横通道和第二横通道分别横向连接两侧的第一储气直道和第二储气直道使形成环形通道,使在硐室内能够形成环流以降低局部极端高温,相比直接采用环形通道用于绕流,施工更方便;本方案通过利用充气方向与第一储气直道轴线方向一致设置的气体进出管道向第一储气直道充气,这样能够在充气时利用具有高气压高流速的充气气流带动从回流通道回流的气流沿充气方向继续流动,从而形成气流自循环,减缓甚至避免局部极端高温的形成,提高储气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50793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717415.0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储气硐室衬砌的自适应变形结构、衬砌结构及储气硐室,自适应变形结构,包括若干连接板及变形件,若干所述连接板相对且并列设置,所述变形件设置在相邻的所述连接板之间,所述连接板能够在受力时相互远离使所述变形件被拉伸变形,卸力后所述变形件能够恢复原状。可将变形结构设置在储气硐室混凝土衬砌的分段位置,利用变形件在受拉时可拉伸变形的原理,可使变形结构发生适应性形变,当混凝土衬砌受到硐室内压作用时,可使发生变形的位置集中在自适应变形结构中,避免混凝土衬砌在压力下受拉损伤并出现裂缝,也避免了密封层被剪坏或沿裂缝挤出导致损坏,进而可保证硐室结构的稳定性及密封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37354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611164.8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通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的轴流通风系统及隧道系统,其中所述隧道的轴流通风系统包括风机房和若干风机,若干风机间隔设置在风机房中,风机上设有风口,风口的朝向与风机房的轴向一致,若干风机的轴线重合。本申请将风机的布置方式从横向并列布置改成纵向并联线性分布,也就是使多台风机的轴线重合设置,从风机布置优化角度考虑,在保证风机并联送排风量需求的同时,风机房的断面尺寸明显减小,进而使得开挖断面面积减小,与两端联络风道顺接较为方便,施工工序减少,安全性更高,工程造价更低。风机房的通风过流面积与前后的联络风道及斜井的过流面积相当,仍然可以保证足够的通风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