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20927938U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321791422.6
申请日:2023-07-10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城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2D29/12 , E21D9/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走廊带狭窄地区隧道下穿建筑物结构,走廊带狭窄地区两头分别设有第一竖向工作井和第二竖向工作井;所述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渐变明挖段一、固定暗挖段和渐变明挖段二,其中:所述渐变明挖段一位于进入狭窄建筑群地区前的区域,所述渐变明挖段二位于退出狭窄建筑群地区的区域,所述固定暗挖段位于所述第一竖向工作井和所述第二竖向工作井之间;所述渐变明挖段一的横断面沿开挖方向逐渐变小,所述渐变明挖段二的横断面沿开挖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固定暗挖段的横断面在开挖方向保持不变。本实用新型能实现地下有限空间内修建双线隧道,减小环境影响,确保周围建筑物的安全,降低工程造价。
-
公开(公告)号:CN112627849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464924.9
申请日:2020-12-14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D1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曲率半径盾构隧道管片纵向非对称体外预应力构造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于小曲率半径区段,确定需要施加的预应力的大小;2)根据需要施加的预应力的大小及管片构造,完成管片预埋件以及布置位置、金属管道、预应力钢绞线、垫板和锚具的设计;3)预制管片预埋件,在隧道管片钢筋绑扎过程中,定位管片预埋件并浇筑在隧道管片中;4)进行隧道施工,拼装隧道管片,在拼装完成的隧道管片上,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定位金属管道和垫板;5)根据施工进程,分组分段施工钢绞线,施加预应力并采用锚具进行锚固,完成盾构隧道管片纵向非对称体外预应力的构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稳固、可调、体外、安全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627849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011464924.9
申请日:2020-12-14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D1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曲率半径盾构隧道管片纵向非对称体外预应力构造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于小曲率半径区段,确定需要施加的预应力的大小;2)根据需要施加的预应力的大小及管片构造,完成管片预埋件以及布置位置、金属管道、预应力钢绞线、垫板和锚具的设计;3)预制管片预埋件,在隧道管片钢筋绑扎过程中,定位管片预埋件并浇筑在隧道管片中;4)进行隧道施工,拼装隧道管片,在拼装完成的隧道管片上,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定位金属管道和垫板;5)根据施工进程,分组分段施工钢绞线,施加预应力并采用锚具进行锚固,完成盾构隧道管片纵向非对称体外预应力的构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稳固、可调、体外、安全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837191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319226.2
申请日:2022-03-29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坑围护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地下连续墙结构和内支撑结构;地下连续墙结构包括围绕基坑四周设置的第一地连墙,以及设于第一地连墙外部的第二地连墙,第二地连墙位于红黏土分布区,第一地连墙与第二地连墙平行设置且相互之间紧密贴合,形成双层墙结构;内支撑结构包括连接于地下连续墙结构上的多道混凝土支撑结构和多道钢支撑结构,混凝土支撑结构的腰梁为永久性结构,钢支撑结构位于地下连续墙结构的中部靠下位置,钢支撑结构包括钢腰梁和钢支撑,钢腰梁和钢支撑均为临时结构;在基坑外侧的阴角处还设有用于加固基坑的高压旋喷桩。本发明能够提高基坑围护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并减少回筑阶段拆撑换撑的高风险工况。
-
公开(公告)号:CN112343603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1064990.7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超大断面盾构隧道掘进的综合施工工法,包括如下步骤:采用矿山法施工形成盾构机掘进的外轮廓断面;在断面内以定长距离为节点,逐步拆除断面内矿山法施工所施加的临时支撑,拆除临时支撑时同步施加回填料进行置换回填,直至整个断面的空间全部被置换回填;采用盾构机在置换回填后的回填料中掘进并拼装管片结构,形成永久的功能性空间。该施工工法利用回填料置换回填后进行超大断面盾构隧道掘进,降低了盾构机直接穿越局部高强度硬岩区段的施工难度及风险,解决了矿山法所开挖的毛洞内难以进行回填施工的问题,此外,回填料可以给管片拼装提供反力,压紧防水密封垫,降低渗漏风险,同时降低盾构机空推过程中管片错台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217629947U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20704313.5
申请日:2022-03-29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坑围护结构,包括地下连续墙结构和内支撑结构;地下连续墙结构包括围绕基坑四周设置的第一地连墙,以及设于第一地连墙外部的第二地连墙,第二地连墙位于红黏土分布区,第一地连墙与第二地连墙平行设置且相互之间紧密贴合,形成双层墙结构;内支撑结构包括连接于地下连续墙结构上的多道混凝土支撑结构和多道钢支撑结构,混凝土支撑结构的腰梁为永久性结构,钢支撑结构位于地下连续墙结构的中部靠下位置,钢支撑结构包括钢腰梁和钢支撑,钢腰梁和钢支撑均为临时结构;在基坑外侧的阴角处还设有用于加固基坑的高压旋喷桩。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基坑围护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并减少回筑阶段拆撑换撑的高风险工况。
-
公开(公告)号:CN214310916U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20299875.1
申请日:2021-02-02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Inventor: 舒恒 , 刘继国 , 程勇 , 邹小双 , 杨林松 , 宋明 , 史世波 , 谢亦朋 , 陈必光 , 李华 , 刘夏临 , 武建力 , 郭锐 , 孟鹏 , 尹术军 , 阳军生 , 张聪 , 彭雨杨
IPC: G01V3/12 , G01S17/931 , G01S15/931 , E21F17/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岩溶盾构隧道探测辅助装置,包括探测辅助组件、避障组件以及托载所述探测辅助组件和避障组件进行行走的车体,所述探测辅助组件包括装设于车体底部的探地雷达支架和装设于车体前部的激光雷达,探地雷达安装于探地雷达支架中;所述避障组件包括用于检测地形的超声传感器。本实用新型的岩溶盾构隧道探测辅助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便捷和探测过程快速高效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10599005U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921362618.7
申请日:2019-08-21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TBM隧道仰拱块衬砌结构,包括若干相同的仰拱块,仰拱块依次拼接构成隧道仰拱衬砌,仰拱块上端面为平面,仰拱块下端面为圆弧面,仰拱块左右两侧面均具有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第二连接面处预制有回字形锚固钢筋,仰拱块前后两端面上预留有横向止水槽,第二连接面上预留有纵向止水槽,仰拱块内部设有贯穿其前后两端面的第一空腔以及两第二空腔,两第二空腔与第一空腔之间均设有过水口,其优点在于,第二连接面处预制有回字形锚固钢筋,与二次衬砌端面钢筋焊接后,加强了仰拱块与二次衬砌连接的牢固度,利于隧道整体施工,多体空腔形式,不仅减少了仰拱块的重量,节省了材料,还充分增加了过水断面,从而保障隧道的排水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217267517U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20704446.2
申请日:2022-03-29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D17/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坑围护支撑结构,包括:连接于地下连续墙上的多道混凝土支撑结构和多道钢支撑结构,其中,所述混凝土支撑结构的腰梁为永久性结构,所述钢支撑结构位于地下连续墙的中部靠下位置,所述钢支撑结构包括钢腰梁和架设于所述钢腰梁下方的钢支撑,所述钢腰梁和所述钢支撑均为临时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混凝土支撑结构与钢支撑结构结合使用,形成立体的支撑体系,能够保证支撑的稳定性;而且能够充分利用两种支撑结构的优点,结构简单,受力合理,施工方便;另外,支撑结构按临时结构与永久结构相结合进行设计,能够减少回筑阶段拆撑换撑的高风险工况。
-
公开(公告)号:CN217419655U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20704315.4
申请日:2022-03-29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抵抗软塑红黏土的地下支护结构体系,包括围绕基坑四周设置的第一地下支护结构,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地下支护结构外部的第二地下支护结构,所述第二地下支护结构位于红黏土分布区,所述第一地下支护结构与所述第二地下支护结构平行设置且相互之间紧密贴合,形成双层地下支护结构体系;所述第一地下支护结构与所述第二地下支护结构均采用地下连续墙。本实用新型的地下支护结构体系考虑基坑所处的地质条件,在开挖及回筑阶段,双层地下支护结构体系共同承担全部水土压力及地面超载引起的侧压力,能够满足工作井底部存在红黏土层的基坑施工要求,从而能够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