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时测定DCM桩复合地基工作性状的离心模型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25469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478033.0

    申请日:2024-04-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时测定DCM桩复合地基工作性状的离心模型装置,包括离心机以及试验箱,所述试验箱包括:填充层,所述填充层包括沿试验箱底部自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持力层、被加固层以及岸坡层;DCM桩,所述DCM桩设为多个,且多个DCM桩以矩阵形式竖向设置在被加固层内部,所述DCM桩的顶部延伸至被加固层与岸坡层交接处,所述DCM桩的底部延伸至持力层内;破坏判别电路,所述破坏判别电路包括沿DCM桩轴向分布的导电棒、与DCM桩串联的电阻以及用于检测电阻电压的电压表;本发明的试验装置能通过在超重力场离心模型试验中监测嵌入碳棒的DCM桩的电压变化,起到对DCM桩承载状态以及破坏情况实时的监测,达到研究现场工程DCM桩复合地基工作性态与破坏模式的目的。

    一种带节流和回热结构的电池冷媒直冷板

    公开(公告)号:CN117059967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217050.0

    申请日:2023-09-2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一种带节流和回热结构的电池冷媒直冷板,包括冷板、设于所述冷板上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冷板包括冷板主体和设于冷板上的回热结构、节流元件和直冷流道组件;回热结构具有两个换热流道;回热结构的A端与所述进液口连接,B端与所述节流元件的一端连接,C端与所述出液口连接,D端与直冷流道组件连接;节流元件的另一端与直冷流道组件连接;直冷流道组件用于与电池进行换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在改善局部过热问题的基础上便于安装,帮助直冷系统更好的应用于电池冷却;通过将回热结构和节流元件一起放置在冷板中,在冷板内便可完成节流与换热过程;除了冷却电池,还可以在冬季对电池进行加热,进行两种模式的切换。

    一种太阳能半导体预冷箱

    公开(公告)号:CN111854268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553459.X

    申请日:2020-06-1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半导体预冷箱,包括预冷箱箱体、预冷箱顶板、蓄电机构、太阳能收集机构,其中预冷箱箱体上部开口的箱体结构,盛装有待冷却物品;预冷箱顶板上设有半导体制冷机,预冷箱顶板与所述预冷箱箱体可拆卸式密合,并向预冷箱箱体内部提供冷量;蓄电机构向所述半导体制冷机提供电能;太阳能收集机构与所述蓄电机构电连接,收集太阳能并转化为电能,产生的电能向所述蓄电机构充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集成清洁可再生的太阳能发电及环保零排放的半导体制冷技术,以成本低效益高的方式大幅降低农产品最初一公里冷链物流的损耗。

    一种带气分结构的电池冷媒直冷板

    公开(公告)号:CN117219924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217049.8

    申请日:2023-09-2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张春路 马驰原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气分结构的电池冷媒直冷板,电池冷媒直冷板包括冷板,及总冷媒进口和总冷媒出口,总冷媒进口和总冷媒出口与制冷热泵系统连接,所述冷板包括气分结构、旁通流道、冷媒流道,气分结构包括两相冷媒进口、液相冷媒出口和气相冷媒出口,两相冷媒进口与总冷媒进口连接;旁通流道通过电磁阀与所述气相冷媒出口连接,经过气分结构分离出的中心气相流入旁通流道中,不参与电池换热过程;冷媒流道与所述液相冷媒出口连接,经过气分结构分离出的液膜流入冷媒流道中,沿冷媒流道与电池进行换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解决了当前电池直冷中存在的冷却不充分、冷却不均匀的问题,可以帮助直冷技术更好地应用于电池冷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