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394597B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610865226.7
申请日:2016-09-2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B61F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缓冲吸能系统,属于轨道车辆及其他机械领域,包括支撑装置、预压缩部件以及双涡卷装置,双涡卷装置包括双涡卷部件和旋转轮,旋转轮的旋转轴固定在支撑装置上,双涡卷部件由可展开成长带状的涡卷带制成,涡卷带两端分别连接在旋转轮上,并围绕旋转轮螺旋形成涡卷部,双涡卷部件两侧的涡卷部之间设置有凹陷部,预压缩部件设置于凹陷部内。本发明能在较小的空间里面可以实现超大行程的缓冲吸能,同时缓冲吸能平稳,初始峰值力小,避免较大的冲击作用,易于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933599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328013.1
申请日:2017-12-1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轨道车辆防脱轨防倾覆装置,包括气缸、防脱轨滑板以及一装设于所述轨道车辆的转向架底部的安装座,所述气缸的一端连接所述安装座,所述气缸的另一端连接有一由气缸驱动、并可随轨道车辆行驶状态变化而进行伸长或回缩的电磁铁;所述防脱轨滑板安装在安装座上,且所述防脱轨滑板在安装座的装设位置同时满足以下要求,即:(1)使防脱轨滑板在所述轨道车辆正常行驶时一直位于所述铁轨的内侧并与所述铁轨保持一横向间隙S;(2)当所述轨道车辆的至少一个轮对发生爬轨时,所述防脱轨滑板会与铁轨作用形成横向限位节点来限制轨道车辆的自由度使其仍受铁轨的约束。本发明还相应提供一种防脱轨防倾覆的轨道车辆转向架。
-
公开(公告)号:CN106364520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10859342.8
申请日:2016-09-2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B61F19/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1F1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列车碰撞防护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及系统中不再采用先后由车钩吸能结构、防爬吸能结构和车辆变形吸能结构作用的方式,而是先使得防爬吸能结构产生作用,本发明提供的列车碰撞防护系统中的吸能管的长度不再受限于车钩位置,因而可以大幅延长吸能管的长度,使得防爬吸能结构吸收的能量相比现有技术可以大幅提高,发生碰撞时能耗散更多的碰撞动能,显著提升列车的安全性。本发明中的防爬吸能结构吸能比大、有效行程长、变形受载荷条件影响小,且不同碰撞条件下的吸能特性稳定。且本发明在针对吸能结构的误触发情况时,伸缩驱动结构可驱动吸能管直接一键控制而方便地收回到车体内部,保证车辆之间能够通过车钩正常连挂。
-
公开(公告)号:CN108625283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1810895801.7
申请日:2018-08-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速铁路桥梁的半刚性护栏,包括横梁和中空立柱,中空立柱包括用于与高速铁路桥梁的路基连接的路基安装端和与横梁连接的吸能构件连接端,横梁沿高速铁路桥梁延伸方向安装在吸能构件连接端,中空立柱上沿横梁的长度方向贯通有诱导孔,诱导孔沿中空立柱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当列车脱离轨道撞向横梁时,中空立柱不会发生折断导致立刻失效,而是沿着诱导孔的位置,从上而下一层一层往外发生弹性‑塑性变形,从而起到缓冲吸能,并且减少碰撞时的峰值作用力的效果,避免了刚性冲击,从而减少对乘客的二次伤害。
-
公开(公告)号:CN108717684B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1810361947.3
申请日:2018-04-2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图像处理领域的一种基于阵列相机的高速水平运动物体图像序列拼接方法及系统,包括:提取阵列相机获取的线性图像序列的第N帧作为模版图像,提取第N+1帧作为匹配图像;将所述模版图像和所述匹配图像重合后计算两者重叠部分的相似度系数与重叠阀值;比较所述相似度系数与重叠阀值,当所述相似度系数不大于重叠阀值时,将所述匹配图像向右平移直至所述相似度系数大于重叠阀值;否则,将所述模版图像和所述匹配图像的未重叠部分拼接到重叠部分右边作为新的模版图像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所有帧完成拼接融合。
-
公开(公告)号:CN108717684A
公开(公告)日:2018-10-30
申请号:CN201810361947.3
申请日:2018-04-2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图像处理领域的一种基于阵列相机的高速水平运动物体图像序列拼接方法及系统,包括:提取阵列相机获取的线性图像序列的第N帧作为模版图像,提取第N+1帧作为匹配图像;将所述模版图像和所述匹配图像重合后计算两者重叠部分的相似度系数与重叠阀值;比较所述相似度系数与重叠阀值,当所述相似度系数不大于重叠阀值时,将所述匹配图像向右平移直至所述相似度系数大于重叠阀值;否则,将所述模版图像和所述匹配图像的未重叠部分拼接到重叠部分右边作为新的模版图像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所有帧完成拼接融合。
-
公开(公告)号:CN106347404B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610860265.8
申请日:2016-09-2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B61F1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用碰撞吸能装置,包括挡板、吸能管、基盖和基座、弹簧、以及伸缩驱动结构,在吸能管伸出车体外且各块限位套间径向压紧或径向间隙最小后所得的过孔直径最小处比吸能管大径端的外径最大值小2~40mm,使得轨道车辆碰撞后所述吸能管整体向所述过孔处运动且从过孔中挤出以吸收碰撞能量。本发明中提供的挤压式轨道车辆用碰撞吸能装置具有更好的强度特性和碰撞性能。在识别到列车碰撞危险信号后,该装置中的吸能管主动伸出以吸收碰撞能量,吸能管的尺寸不再受限于车钩结构的位置。且针对吸能结构的误触发情况,所述伸缩驱动结构可驱动吸能管直接一键控制而方便地收回到车体内部,保证车辆之间能够通过车钩正常连挂。
-
公开(公告)号:CN107798171B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1710896164.0
申请日:2017-09-2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6F30/15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列车碰撞实验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碰撞实验的列车缩比等效模型构建方法及其系统,以解决缩比模型构建复杂的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中,遵循缩比模型和实际列车撞击加速度一致的原则,在不考虑阻尼的情况下对动力学方程进行积分换算得到列车质量与撞击力缩比比例因子以及列车速度与时间的缩比比例因子;根据列车质量与撞击力缩比比例因子以及速度与时间的缩比比例因子制定缩比准则;根据缩比准则确定缩比模型的参数以构建缩比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09204368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1111126.0
申请日:2018-09-2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B61F19/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1F1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轨道车辆防碰撞用吸能结构,包括受冲击杆、外管、阻尼结构、回复结构和端部底座;阻尼结构包括阻尼塞、导向管、阻尼弹性元件和端部小底座,所述回复结构包括回复活塞和回复弹性元件;外管为管状结构且内部由隔板分隔为前腔体和后腔体,隔板上设阻尼孔使得阻尼流体可以在前后腔体之间流通;阻尼塞在初始位置时至少有部分长度设置在所述阻尼孔中,且受冲击时阻尼塞能前后运动,阻尼塞径向最粗处与阻尼孔间形成缝隙而供阻尼流体在前后腔体之间流通,且导向管上还设有导通孔使阻尼流体能在前后腔体中流通。该吸能结构吸能效果好,能够减小在二次碰撞中对乘员进行的伤害,且可重复使用因而能显著降低吸能结构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8860206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1111118.6
申请日:2018-09-2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B61F19/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1F1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轨道车辆用碰撞吸能装置,包括受冲击杆、外管、阻尼结构、回复结构和端部底座;阻尼结构包括阻尼塞、导向管和阻尼弹性元件,回复结构包括回复活塞和回复弹性元件;外管为管状结构且内部由隔板分隔为前腔体和后腔体,隔板上设置有通孔状的阻尼孔使得阻尼流体可以在前腔体和后腔体之间流通;阻尼塞在初始位置时至少有部分长度设置在所述阻尼孔中,且在装置受冲击时阻尼塞能沿着装置的前后方向运动;阻尼塞径向最粗处与阻尼孔间形成缝隙而供阻尼流体在前腔体和后腔体之间流通。本发明所述装置吸能效果好,能够减小在二次碰撞中对乘员进行的伤害,且可重复使用因而能显著降低吸能装置的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