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008603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1911246128.5
申请日:2019-12-0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重庆市地理信息和遥感应用中心(重庆市测绘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
Inventor: 李朋龙 , 丁忆 , 连蓉 , 马泽忠 , 李晓龙 , 罗鼎 , 肖禾 , 段松江 , 王岚 , 王亚林 , 钱进 , 刘朝晖 , 王小攀 , 魏文杰 , 谭攀 , 曾远文 , 张灿 , 范文武 , 秦成 , 张斌
IPC: G06V20/13 ,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V10/80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大尺度遥感图像的多类目标快速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大比例尺遥感图像进行裁剪,并通过重新缩放和旋转来增强数据;利用具有串联线性整流函数模块和Inception模块的卷积特征提取器,将所得的图像数据作为输入并输出多个级别的特征;构建多尺度目标提议网络,并利用多尺度目标提议网络将卷积特征提取器输出的特征生成类似目标区域预测框;构建基于融合特征映射的精确目标检测网络,输入带有类似目标区域预测框的图像,利用精确目标检测网络实现精确的目标检测,输出检测结果。实现了具有大尺度变化的遥感图像中的多类目标自动检测,使得对遥感图像的多目标的实时检测成为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008603A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911246128.5
申请日:2019-12-0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重庆市地理信息和遥感应用中心(重庆市测绘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
Inventor: 李朋龙 , 丁忆 , 连蓉 , 马泽忠 , 李晓龙 , 罗鼎 , 肖禾 , 段松江 , 王岚 , 王亚林 , 钱进 , 刘朝晖 , 王小攀 , 魏文杰 , 谭攀 , 曾远文 , 张灿 , 范文武 , 秦成 , 张斌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大尺度遥感图像的多类目标快速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大比例尺遥感图像进行裁剪,并通过重新缩放和旋转来增强数据;利用具有串联线性整流函数模块和Inception模块的卷积特征提取器,将所得的图像数据作为输入并输出多个级别的特征;构建多尺度目标提议网络,并利用多尺度目标提议网络将卷积特征提取器输出的特征生成类似目标区域预测框;构建基于融合特征映射的精确目标检测网络,输入带有类似目标区域预测框的图像,利用精确目标检测网络实现精确的目标检测,输出检测结果。实现了具有大尺度变化的遥感图像中的多类目标自动检测,使得对遥感图像的多目标的实时检测成为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315455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0046948.X
申请日:2023-01-31
Applicant: 重庆市地理信息和遥感应用中心(重庆市测绘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通过高分辨的遥感影像设计云信息表征指数、自适应阈值分割初步提取云体、几何特征过滤非云对象和提纯云体、设计形态学滤云算子进一步提纯精化,最后通过云体栅格转为矢量并统计云量实现检测,相比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云检测方法对样本数据的依赖,本发明人工参与少、自动化程度高、检测结果具有显著的云团几何形态优势,仅利用云层的亮度和几何形态特征,实现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自动化精准云检测,检测过程简单,可为高分辨率影像的质量检查、无云影像筛选,以及云覆盖区域的影像补采、填补生成无云影像等生产工序提供支撑,具有较强的泛化性和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315455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310046948.X
申请日:2023-01-31
Applicant: 重庆市地理信息和遥感应用中心(重庆市测绘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通过高分辨的遥感影像设计云信息表征指数、自适应阈值分割初步提取云体、几何特征过滤非云对象和提纯云体、设计形态学滤云算子进一步提纯精化,最后通过云体栅格转为矢量并统计云量实现检测,相比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云检测方法对样本数据的依赖,本发明人工参与少、自动化程度高、检测结果具有显著的云团几何形态优势,仅利用云层的亮度和几何形态特征,实现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自动化精准云检测,检测过程简单,可为高分辨率影像的质量检查、无云影像筛选,以及云覆盖区域的影像补采、填补生成无云影像等生产工序提供支撑,具有较强的泛化性和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636179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478183.3
申请日:2023-11-08
Applicant: 重庆市地理信息和遥感应用中心(重庆市测绘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
IPC: G06V20/13 , G06V10/774 , G06V10/80 , G06T7/136 , G06T7/19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字图像处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全局特征交互变化检测方法,具体是指:利用采集设备获取同一区域两个时期的影像数据;原始数据集进行数据预处理;构建孪生网络模型;在孪生网络模型的输入层进行特征融合并得到相应层级的特征表示;比较两个时期的相应层级的特征表示判断该层级特征表示是否存在变化;对层级特征表示存在变化的区域进行变化分割并评估;评估变化检测不合格率;对变化检测不合格的区域进行排除问题点;将变化检测的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有利于两期影像的特征在网络浅层就开始交互,使得网络的每一层都参与语义变化信息的学习大大的提升了网络性能,还提高了语义变化区域的检出率。
-
公开(公告)号:CN1963370A
公开(公告)日:2007-05-16
申请号:CN200610032559.8
申请日:2006-11-1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42
Abstract: 一种应用薄壁热容器并用高频切换实现高温低氧空气燃烧的工业锅炉。主要包括成对设置的逆流式紧凑型薄壁热容器,热容器由热容器叠置而成,热容片的蜂窝通道间壁厚0.4~1mm,通道内边长2.5~3.0mm;当空气快速吸收一热容器储存的热量时烟气显热快速储存于另一热容器里,2.5~10s后切换阀动作,空气和烟气交换通道,保证锅炉温度效率高于95%。切换阀动作后的2.5~10s里滞留于炉膛内的高温低氧烟气来不及排出炉外,能稀释空气含氧浓度到15%以下,炉内发生NOx排放低于100ppm的高温低氧空气燃烧;发明能燃用低热值气体燃料,适用于各种民用、工业和生活锅炉和回收锅炉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0536993C
公开(公告)日:2009-09-09
申请号:CN200610032561.5
申请日:2006-11-1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沼气自动脱硫—再生装置,包括两套结构相同、竖直并列对称布置的塑料管状容器,两套管状容器在两个气流通道之间通过四通调节阀相连;四通调节阀用于控制沼气和空气的流动方向、流量的大小;位于管状容器底部的稳压室里放置衬垫,托起具有蜂窝孔气流通道的脱硫剂或再生剂,管状容器底部和顶部分别与气流通道和引出管密封联接,两根引出管竖直并列在一起。由温度差引起的浮升力和沼气喷出引出管的负压为微量氧化剂气流流动的推动力。本发明通过缓慢再生方法,实现了均匀再生,安全再生;本发明在容器内再生,同时进行脱硫—再生操作;操作更简单,适用性强,能长时间有效地脱除沼气中的H2S气体。
-
公开(公告)号:CN100513871C
公开(公告)日:2009-07-15
申请号:CN200610032389.3
申请日:2006-10-1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3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应用于冶金、机械石化、玻璃陶瓷、锅炉和垃圾焚烧炉窑的低氧高温空气燃烧方法。本发明主要由间壁式换热器(1)、陶瓷止回阀(2)、燃气管(3)、炉膛(4)、冷却管(5)和烟气流量调节阀(6)组成。空气进入间壁式换热器(1)被预热,再和由陶瓷止回阀(2)送来的高温烟气混合,变成低氧高温空气后进炉膛(4),并发生反应速度可控的体积式燃烧。部分烟气在换热器(1)释放显热后经烟气流量调节阀(6)排入环境。空气和烟气混合可降低空气含氧浓度,并使助燃气流升温到燃气自燃点。炉外循环利用烟气比率由烟气流量调节阀控制。炉内火焰位置固定,火焰体积和峰值温度可人工调节,炉内温度均匀、高温烧损减弱、节能和NOx排放极低。燃料可是液体或固体燃料。
-
公开(公告)号:CN100447493C
公开(公告)日:2008-12-31
申请号:CN200610032600.1
申请日:2006-11-1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F24B1/185
Abstract: 一种灶内烟气循环型高温预热低氧浓度燃烧蜂窝煤灶具。包括保温壁,灶内胆,井字灶条,烟气分流环和定位架,灶内胆置于灶条上,灶内胆与保温壁之间预留有高温低氧浓度烟气循环通道,通道宽度在蜂窝煤气流通道直径的1至3倍之间,置于保温壁顶部的烟气分流环呈楔形,内圈薄外圈厚,内径比蜂窝煤球直径大5~10mm,外径和灶内胆外径相等。在烟气分流环导流和灶底负压作用下,一部分烟气流过烟气循环通道后在灶底混合空气并使空气含氧浓度降到15%以下,再经蜂窝渣层和煤渣层预热后发生热效率高,燃烧温度低,NOx排放低的高温低氧空气燃烧。本发明经久耐用,安装简便,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952488A
公开(公告)日:2007-04-25
申请号:CN200610032600.1
申请日:2006-11-1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F24B1/185
Abstract: 一种灶内烟气循环型高温预热低氧浓度燃烧蜂窝煤灶具。包括保温壁,灶内胆,井字灶条,烟气分流环和定位架,灶内胆置于灶条上,灶内胆与保温壁之间预留有高温低氧浓度烟气循环通道,通道宽度在蜂窝煤气流通道直径的1至3倍之间,置于保温壁顶部的烟气分流环呈楔形,内圈薄外圈厚,内径比蜂窝煤球直经大5~10mm,外径和灶内胆外径相等。在烟气分流环导流和灶底负压作用下,一部分烟气流过烟气循环通道后在灶底混合空气并使空气含氧浓度降到15%以下,再经蜂窝渣层和煤渣层预热后发生热效率高,燃烧温度低,NOx排放低的高温低氧空气燃烧。本发明经久耐用,安装简便,成本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