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34261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065363.7
申请日:2024-01-16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 湖北东湖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叠片铁芯的表面绝缘状态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其包括交流激励源、回转型磁性部件以及绕制在回转型磁性部件上的导电线圈;导电线圈与交流激励源电性连接并构成交变回路;回转型磁性部件的连接端的端面与叠片铁芯的检测端面配合设置。通过将回转型磁性部件放在叠片铁芯上;然后启动交流激励源并向导电线圈导入低频信号,根据导电线圈的低频电感值对回转型磁性部件的位置进行调整;最后向导电线圈导入高频信号,将导电线圈的高频电感值与预设高频电感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断是否合格;从而利用叠片铁芯在低频和高频激励下不同的电感特性,对叠片铁芯表面是否发生短路问题进行检测,提高叠片铁芯表面绝缘状态检测的精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739013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192661.2
申请日:2024-02-21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船用流体机械的屏蔽磁轴承系统。该屏蔽磁轴承系统由屏蔽磁轴承本体、控制器、位移传感器、电流传感器、功率放大器、保护轴承、倾角传感器等部件组成。屏蔽磁轴承本体由定子、转子、定子屏蔽层、转子屏蔽层组成,通过屏蔽层形成密封腔体对定、转子进行保护。通过增设参数辨识模块和变偏置电流控制模块,提高了磁轴承的状态监测能力和可靠性,并且减小磁轴承的损耗。本发明对传统磁轴承的结构和控制算法进行改进,提供了一种耐腐蚀能力强、损耗低、可靠性高的屏蔽磁轴承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3719540B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110996140.9
申请日:2021-08-27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IPC: F16C32/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单向高承载力密度的非对称轴向磁轴承装置,其包括转轴、非对称轴向磁轴承本体、控制器、位移传感器、功率放大器以及辅助轴承。所述非对称轴向磁轴承本体包括对称布置的差动磁轴承定子、单向推力磁轴承定子以及转子推力盘。所述单向推力磁轴承定子独立工作在磁性材料的饱和区,用于克服单向的大静态载荷;所述差动磁轴承定子工作在磁性材料的线性区,用于支承剩余载荷。控制器包含差动控制模块、前馈控制模块和静差电流抑制模块和求和模块,可以实现非对称轴向磁轴承的稳定悬浮以及突加突卸负载工况下的系统快速响应。本发明提供的装置具有单向承载力密度高、集成化程度高等特点,在轴流式涡轮机械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337876B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610896434.3
申请日:2016-10-13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IPC: F16C3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极式永磁偏置混合径向磁轴承,包括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转子组件包括转轴和设置在转轴外的转子铁芯,定子组件包括辅助磁极、定子铁芯、永磁体及励磁线圈,定子铁芯的内表面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分布有四的倍数个定子磁极,相邻的两个定子磁极之间设置有一个辅助磁极,每个定子磁极与相邻的辅助磁极之间嵌入一个永磁体,相邻的两块永磁体的充磁方向相反,两相邻的定子磁极之间的槽内设置有一组励磁线圈,定子磁极、辅助磁极的朝向轴线的表面与转子铁芯的外表面之间设置有工作气隙。上述磁轴承的电励磁磁路不经过永磁体,不存在附加气隙,辅助磁极有效缓解了定子磁轭厚度较大的问题,有助于减小定子外径,提高空间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438691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899712.0
申请日:2016-10-13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32/0402 , F16C32/045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永磁偏置混合轴向磁轴承,包括定子组件和同轴设置在定子组件内的转子组件,转子组件包括转轴和穿套在转轴上的转子推力盘,转子推力盘为轴对称结构,呈中间高、周围低的圆形阶梯状;定子组件包括上定子端板、下定子端板、上永磁体、下永磁体、定子铁心及励磁线圈,上永磁体位于定子铁芯与上定子端板之间,下永磁体位于定子铁芯与下定子端板之间,上永磁体、下永磁体的充磁方向相反,励磁线圈位于定子铁心内。本发明的永磁偏置混合轴向磁轴承结构紧凑、尺寸小巧,其永磁体设置于定子组件部分,转子组件转速对其影响小,适应用于高速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3925292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410113316.1
申请日:2014-03-25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永磁偏置混合径向磁轴承,包括转子组件和定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包括两个定子铁心,每个定子铁心磁极极靴位置布置一导磁块,导磁块之间嵌入有永磁体,每个定子铁心的径向槽内分布有缠绕各个磁极的绕组线圈;所述转子组件包括转轴、设置在与定子铁心对应位置的转子铁心、布置在转子铁心轴向位置之间的导磁环;导磁块与转子铁心之间留有工作气隙。定子铁心的每个磁极对应的永磁体大小相同,通过工作气隙向径向各个方向提供相同的偏置力;各绕组线圈产生的电磁场与永磁体产生的永磁偏置磁场相互抵消或叠加,可以对径向各方向提供承载力。该永磁偏置混合径向磁轴承结构简单、可高速运行、损耗低,特别适用于大承载力大容量的高速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7748818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93171.4
申请日:2024-02-21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两悬浮支点三保护支点多级叶轮式磁浮泵组拓扑结构。该结构其由电机1、多级泵2、轴向磁轴承3、径向磁轴承、保护轴承、转轴9、过滤器10等组成。该结构取消了传统泵组结构中的机械密封、联轴器等部件,将电机轴与泵轴集成,采用两悬浮支点、三保护支点对转子进行整体悬浮与保护,实现转子无接触支撑。基于多级叶轮式泵组的紧凑型结构形式,有效压缩了泵组轴向长度,使得整体装置的集成度得到显著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566109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504020.1
申请日:2023-05-06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速大功率电机磁轴承的集成化主动冷却结构。通过集成化结合设计,在磁轴承内部形成了两条循环冷却风路,冷却效果显著。本发明的所有冷却结构都是在磁轴承系统原有结构基础上进行的改型,实现了功能复用的效果,没有添加多余的部件,具有结构高度集成化和多路径联合高效主动冷却的显著优势。该集成化主动冷却结构有效解决了高速大功率电机磁轴承散热困难问题,增加冷却流道,增大冷却流量,提高磁轴承安全运行裕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251910B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760236.5
申请日:2021-07-06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IPC: G01B7/02 , H02K11/2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机状态感知与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探测线圈与磁轴承弱耦合的位移检测方法,将探测线圈绕制在磁轴承定子铁心的齿上,使磁轴承形成的穿过探测线圈的磁通量趋近于零,将相邻的两个探测线圈串联形成一个电感,通过检测电感的电感值变化情况实现转子的位移检测。本发明一种探测线圈与磁轴承弱耦合的位移检测方法,可以有效降低磁轴承系统的成本与体积,并且传感器与执行器位置相同,可实现轴承转子位移原位检测,进一步提高转子控制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251910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760236.5
申请日:2021-07-06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IPC: G01B7/02 , H02K11/2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机状态感知与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探测线圈与磁轴承弱耦合的位移检测方法,将探测线圈绕制在磁轴承定子铁心的齿上,使磁轴承形成的穿过探测线圈的磁通量趋近于零,将相邻的两个探测线圈串联形成一个电感,通过检测电感的电感值变化情况实现转子的位移检测。本发明一种探测线圈与磁轴承弱耦合的位移检测方法,可以有效降低磁轴承系统的成本与体积,并且传感器与执行器位置相同,可实现轴承转子位移原位检测,进一步提高转子控制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