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99824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226648.4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 贵州华烽电器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力感配平机构及飞行器,涉及飞机的控制系统相关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的力感机构的稳定性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的力感配平机构中的旋转轴具有一旋转轴线,输出摇臂连接旋转轴,力感摇臂的第一端与旋转轴固定连接,力感机构包括第一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和连接在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之间的弹性件,第一连接组件与力感摇臂的第二端相连,并在力感摇臂的带动下沿弹性件的伸缩方向平移,弹性件的伸缩方向与旋转轴线垂直,配平机构与第二连接组件相连,其中,输出摇臂和配平机构能够选择地驱动第一连接组件或第二连接组件沿伸缩方向平移,使弹性件发生形变以提供与伸缩方向Z相同的阻尼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798298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657846.3
申请日:2022-12-22
Applicant: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 贵州华烽电器有限公司
IPC: G09B9/28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刹车联动脚蹬装置,包括:主脚蹬单元和副脚蹬单元,主脚蹬单元和副脚蹬单元任一者包括蹬踏板、第一连杆、传动机构、传感器和弹性件;蹬踏板与传动机构通过第一连杆连接,传动机构分别与传感器和弹性件连接;第二连杆,第二连杆设置于主脚蹬单元的传动机构与副脚蹬单元的传动机构之间。根据本发明刹车联动脚蹬装置的设计,解决在正驾驶左脚蹬踏板刹车运动时,通过现有刹车联动脚蹬装置无法使得副驾驶左脚蹬踏板跟随运动,或者正驾驶右脚蹬踏板刹车运动时,现有刹车联动脚蹬装置无法使得副驾驶右脚蹬踏板跟随运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566093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413958.9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 贵州华烽电器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飞行器、飞行器的侧杆操纵装置及侧杆操纵方法,其中,侧杆操纵装置包括第一转动件、手柄、接头组件以及锁定组件。第一转动件能够绕第一轴线转动;手柄能够通过接头组件带动第一转动件转动;在锁定状态时,锁定组件作用于接头组件,以限制手柄带动第一转动件转动,在解锁状态时,限制被解除。本申请实施例相比于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形式的侧杆操纵装置,能够实现可选择地锁定手柄位置。另外,操作人员绕第一轴线摆动手柄时,侧杆操纵装置能够产生弹簧力、阻尼力和位置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17799824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10226648.4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 贵州华烽电器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力感配平机构及飞行器,涉及飞机的控制系统相关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的力感机构的稳定性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的力感配平机构中的旋转轴具有一旋转轴线,输出摇臂连接旋转轴,力感摇臂的第一端与旋转轴固定连接,力感机构包括第一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和连接在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之间的弹性件,第一连接组件与力感摇臂的第二端相连,并在力感摇臂的带动下沿弹性件的伸缩方向平移,弹性件的伸缩方向与旋转轴线垂直,配平机构与第二连接组件相连,其中,输出摇臂和配平机构能够选择地驱动第一连接组件或第二连接组件沿伸缩方向平移,使弹性件发生形变以提供与伸缩方向Z相同的阻尼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590894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414799.4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 贵州华烽电器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锁定结构、操纵装置、操纵模式切换方法以及飞行器,其中锁定结构包括:旋转组件;上摇臂与下摇臂旋转设置在旋转轴;弹性组件设置在下摇臂上,弹性组件具有弹性件;驱动件包括与下摇臂相传动连接的伸缩杆,伸缩杆位移以压迫弹性件;锁定件设置在上摇臂上,被锁定件设置在旋转组件上;当锁定件位移至与被锁定件的连接位置时,旋转组件被锁定;在旋转组件转动的情况下,使相抵接的锁定件与被锁定件转动,转动过程中弹性件发生弹性形变以对旋转组件产生锁定力,锁定件与被锁定件发生相对位移,直至锁定件与被锁定件相分离。根据本发明,其提供了更大的超控角度,提高驾驶人员的操纵感。
-
公开(公告)号:CN118098752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512944.0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电磁铁、电磁铁的控制方法及飞行器,其中,电磁铁包括绕制于铁芯上的激励线圈组、可动衔铁组件以及锁扣机构;可动衔铁组件包括插入于第一线圈组与第二线圈组的顶杆、与顶杆固定连接且位于第一线圈组与第二线圈组之间的动衔铁以及设置在动衔铁内部的永磁体;锁扣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线圈组与第二线圈组之间的锁扣主体、在锁扣主体内部可伸缩的移动杆以及复位弹簧;在激励线圈组处于激励状态时,动衔铁带动顶杆伸出或收回;在激励线圈组处于非激励状态时,动衔铁与顶杆位置保持固定。本申请提供的电磁铁能够避免长时间供电带来的电磁铁发热、电磁力衰减等问题,同时避免断电情况下永磁体在磁力衰减后出现的顶杆不稳定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104268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111576724.7
申请日:2021-12-21
Applicant: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飞行器操纵装置,包括:支承座,支承座固定在飞行器的驾驶舱中;侧杆操纵部,侧杆操纵部可枢转地支承在支承座上;转弯操纵部,转弯操纵部可枢转地支承在侧杆操纵部上;卡止装置,卡止装置设置在侧杆操纵部与转弯操纵部之间,以及作动装置,作动装置附连到支承座并且能够使卡止装置在卡止状态和释放状态之间切换,其中,在卡止状态中,转弯操纵部不能相对于侧杆操纵部枢转,使得飞行器操纵装置处于侧杆模式,并且,其中,在释放状态中,转弯操纵部能够相对于侧杆操纵部围绕竖直轴线Z枢转,并且飞行器操纵装置处于前轮转弯模式。使得能够节省安装空间并便于飞行员的操纵,能够提高操纵效率,并提高操纵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246476A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210836520.0
申请日:2022-07-15
Applicant: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IPC: B64C13/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飞机操纵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驾驶位操纵机构、飞机操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飞机。驾驶位操纵机构用于飞机操纵机构,驾驶位操纵机构包括通过运动传递机构连接以能够进行运动传递的操纵件、力矩传感器、并联设置的多台电机和备份力感部件,以及能够向飞控计算机反馈位置信号的位置传感器组,每台电机配置有各自的电机位置控制器,其中,驾驶位操纵机构能够处于主动模式或被动模式,驾驶位操纵机构内出现卡阻时则处于力模式。该驾驶位操纵机构使用多余度电机方案,并且能够在主动模式、被动模式和力模式之间切换,从而提升飞机操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214877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904402.9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IPC: B64C13/04
Abstract: 提出了一种可用于飞机侧杆设备的力感反馈装置(260;360),以及一种包含这样的力感反馈装置(260;360)的飞机主动侧杆设备(1)。力感反馈装置(260;360)包括:壳体,壳体的两侧上开设有导轨(266;366);凸轮(261;361),凸轮具有轮廓表面,凸轮能连接到飞机的滚转轴或俯仰轴;平台(264;364),在凸轮(261;361)转动时,轮廓表面始终相切于平台(264;364);弹簧(262;362),弹簧的一端连接到壳体,而另一端连接到平台(264;364);以及滚轮(265;365),平台(264;364)的两端各设有滚轮(264;365),并且滚轮可滑动地设置在导轨(266;366)中。
-
公开(公告)号:CN114394227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210274641.0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刹车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力感刹车装置、刹车系统、刹车控制方法和飞机。力感刹车装置包括力感刹车机构、力感刹车传感器和力感弹性件,力感刹车机构用于与处于联动状态的第一刹车装置的第一刹车机构和第二刹车装置的第二刹车机构进行联动;力感弹性件和力感刹车机构连接以能够提供力感刹车机构的刹车感觉力,力感刹车传感器配置为能够检测力感刹车机构的刹车动作以得到力感刹车信号并将力感刹车信号发送到控制器。力感刹车装置在刹车系统的部分刹车机构的刹车能力降低或消失时,仍保证刹车系统的刹车能力和刹车感觉力的可用性和完整性,将完全丧失刹车感觉力和刹车控制的故障概率降低了数个量级,提升了刹车控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