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94163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569517.7
申请日:2022-05-24
Applicant: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 云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云南省环境地质研究院)
IPC: G01C11/02 , G01C11/34 , G01C11/36 , G01C21/20 , G01S13/89 , G08B21/10 , G08B21/18 , G08B21/24 , B64C3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多无人机协同摄影测量的地质灾害隐患探测方法,涉及地质灾害预警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初步判断地质灾害隐患区域,确定合适的像控点布设方案;基于所述像控点布设方案,规划无人机的飞行航迹;无人机控制平台控制多台无人机沿所述飞行轨迹飞行,通过搭载在无人机上的摄像系统完成拍摄任务,获取地面的影像资料;对获取的所述影像资料进行处理,建立三维模型;基于所述三维模型,确定地质灾害隐患点,判断地质灾害类型并发出相应的预警信息。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对地质灾害的快速准确探测,对于突发的地质灾害进行提前预警、提前避让,避免人员伤亡。
-
公开(公告)号:CN114565313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227658.0
申请日:2022-03-08
Applicant: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 云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云南省环境地质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质灾害隐患判识以及分析评估方法及系统,涉及灾害预警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地质类型对地质监测区划分为多个子监测区;获取各个子监测区的多源异构数据;对所述多源异构数据做格网化处理,得到精确地质信息,所述地质信息包括子监测区的地貌演化,构造活动以及气候变化;综合地质信息判识灾害隐患风险;对灾害隐患风险评估,确定灾害风险等级。本发明通过对监测区域进行精准划分,实现基于多源数据的滑坡灾害特征提取与识别,提高像素级滑坡灾害识别精度,为滑坡灾害监测提供一种常态化监测的技术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9128361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121924.7
申请日:2024-08-15
Applicant: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分布式二维度日模型的岩溶流域蒸散发估算方法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属于岩溶流域蒸散发估算技术领域。包括:选择典型岩溶流域进行连续的水文和气象观测;获取多源遥感数据,进行流域下垫面连续观测,获取典型岩溶流域的下垫面的变化信息;原位实验测量蒸散发,分析不同下垫面的蒸散发量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关系;采用多元统计分析计算度日因子矩阵,建立蒸散发二维度日模型;基于蒸散发二维度日模型初步计算分布式的流域蒸散发,结合水文和气象观测评价蒸散发二维度日模型的精度,得到精度评价结果;修正模型参数,完善蒸散发二维度日模型;基于蒸散发二维度日模型计算目标流域的蒸散发,为水文地质学研究提供准确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4529823A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210189194.9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冰湖溃决隐患综合遥感识别方法及系统,涉及灾害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步骤如下:获取环境数据,所述环境数据包括DEM数据、雷达数据、光学遥感影像数据和热红外遥感数据;结合所述环境数据根据冰湖坝自然溃决因素和冰湖坝外力溃决因素确定冰湖溃决灾害的易发性指标;根据多期所述光学遥感影像数据确定承灾体规模,进而确定冰湖溃决灾害的危害性指标;以所述易发性指标和所述危害性指标为参数,利用地质灾害隐患风险评价模型评价冰湖溃决灾害隐患的风险等级。本发明构建的冰湖溃决灾害风险评价体系组成内容更加完整;能够同时考虑危害性评价因子和易发性评价因子对评价方案优化决策的影响,科学合理,适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1189433A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911213713.5
申请日:2019-12-02
Applicant: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人机航拍的岩溶峰林地貌参数测量方法,属于地貌测量方法,包括:岩溶峰林地貌卫星遥感解译;实地勘察,确定航拍区域;适航条件分析,航线规划;峰林地貌无人机航拍:传输飞行指令并实时监控,断点续航,航线覆盖,数据传输;采集图像质量检查处理:将采集图像通过空三计算软件处理,生成数字正射影像和数字表面模型,建立三维模型;峰林地貌模型裁切提取;对峰林三维地貌模型测量各项典型参数并分析。本发明可以获得包括山峰在内的岩溶峰林全貌,解决了人工无法测量或测量不准确的问题,得到了全覆盖、高精度、多视角的岩溶峰林地貌数据,测量参数全面、准确度高,为岩溶峰林地貌的保护、开发利用提供了永久的测量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0826578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112363.3
申请日:2019-11-14
Applicant: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IPC: G06K9/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全域尺度的岩溶石漠化信息遥感快速提取方法,S1、编制南方岩溶区碳酸盐岩分布图;S2、采用二分线性像元分解模型反演全域的植被覆盖度,解决了其它方法覆盖范围小和可对比性差的问题;S3、以步骤S2的植被覆盖度为参数,采用差值法计算不同年份之间的植被覆盖演变指数;S4、利用均值和方差剔除水面、城镇等非石漠化的特殊地类;S5、基于S4剔除特殊地类的植被覆盖演变指数建立岩溶石漠化演变概念模型;S6、在S5的基础上结合石漠化本底数据建立岩溶石漠化演变数学模型,快速提取全域尺度岩溶石漠化信息。本方法提取的全域尺度石漠化数据可以为石漠化综合治理提供基础数据,服务南方岩溶区的生态文明建设。
-
公开(公告)号:CN119128361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121924.7
申请日:2024-08-15
Applicant: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分布式二维度日模型的岩溶流域蒸散发估算方法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属于岩溶流域蒸散发估算技术领域。包括:选择典型岩溶流域进行连续的水文和气象观测;获取多源遥感数据,进行流域下垫面连续观测,获取典型岩溶流域的下垫面的变化信息;原位实验测量蒸散发,分析不同下垫面的蒸散发量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关系;采用多元统计分析计算度日因子矩阵,建立蒸散发二维度日模型;基于蒸散发二维度日模型初步计算分布式的流域蒸散发,结合水文和气象观测评价蒸散发二维度日模型的精度,得到精度评价结果;修正模型参数,完善蒸散发二维度日模型;基于蒸散发二维度日模型计算目标流域的蒸散发,为水文地质学研究提供准确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937948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415429.7
申请日:2024-10-11
Applicant: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IPC: G06Q50/06 , G06T17/05 , G06F30/27 , G06N3/0442 , G06N3/006 , G06N3/0985 , G06F111/06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算法的岩溶山区水资源管理方法及系统,属于水资源管理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集成三维模型、智能算法与多目标优化,实现了岩溶山区水资源的精准预测与高效管理,能够综合考虑地形、水域、历史数据等多维度信息,利用智能算法进行预测,并通过多目标函数优化水资源分配,确保在满足生态效益、缺水量和水资源利用效益的同时,满足水量平衡、社会经济等约束条件,从而提升了水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966688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85020.4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斜缓倾岩溶滑坡隐患识别方法及系统,涉及滑坡隐患识别技术领域,获取单斜缓倾岩溶区待测斜坡的地质背景参数,包括斜坡坡度和地层倾角的大小关系、斜坡坡向和地层倾向的夹角、斜坡的顺向坡和逆向坡;依据待测斜坡的地质背景参数,判断待测斜坡的斜坡类型;获取整年半时间内的雷达数据,从所述雷达数据中提取待测斜坡的地表形变数据;将待测斜坡的斜坡类型以及地表形变数据,输入滑坡预测模型中,进而得到滑坡灾害发生概率。本发明针对单斜缓倾岩溶区的特殊地理环境和地质特征,同时结合雷达数据得到的地表形变信息,能够更加准确的预测出单斜缓倾岩溶区滑坡灾害发生概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826578B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1911112363.3
申请日:2019-11-14
Applicant: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IPC: G06K9/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全域尺度的岩溶石漠化信息遥感快速提取方法,S1、编制南方岩溶区碳酸盐岩分布图;S2、采用二分线性像元分解模型反演全域的植被覆盖度,解决了其它方法覆盖范围小和可对比性差的问题;S3、以步骤S2的植被覆盖度为参数,采用差值法计算不同年份之间的植被覆盖演变指数;S4、利用均值和方差剔除水面、城镇等非石漠化的特殊地类;S5、基于S4剔除特殊地类的植被覆盖演变指数建立岩溶石漠化演变概念模型;S6、在S5的基础上结合石漠化本底数据建立岩溶石漠化演变数学模型,快速提取全域尺度岩溶石漠化信息。本方法提取的全域尺度石漠化数据可以为石漠化综合治理提供基础数据,服务南方岩溶区的生态文明建设。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