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53734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510127716.6
申请日:2025-02-05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建六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设计变更后既有基础与新建核心筒连接的施工方法,步骤为:将预埋件区域连接起来,形成环带,整体开凿,根据起吊设备的参数,将环带划分为若干个切割分块,采用水钻洗孔和锁锯切割的顺序作业方式进行切割作业;沿新旧混凝土交界面水平向和纵向等间距布置界面植筋开孔以及柱脚预埋开孔;在界面植筋开孔内放入植筋,并在柱脚预埋开孔处埋设柱脚预埋键;型钢柱吊装到位,植筋与型钢柱的吊耳通过拉索相连,型钢柱与柱脚预埋键通过螺栓相连;混凝土采用分层浇筑的方法,分为底层混凝土浇筑、中间层混凝土浇筑、面层混凝土浇筑。本发明提高了预埋开槽效率,保证了型钢柱吊装的施工精度,充分发挥了既有结构对临时措施的配合作用,减少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553734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127716.6
申请日:2025-02-05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建六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设计变更后既有基础与新建核心筒连接的施工方法,步骤为:将预埋件区域连接起来,形成环带,整体开凿,根据起吊设备的参数,将环带划分为若干个切割分块,采用水钻洗孔和锁锯切割的顺序作业方式进行切割作业;沿新旧混凝土交界面水平向和纵向等间距布置界面植筋开孔以及柱脚预埋开孔;在界面植筋开孔内放入植筋,并在柱脚预埋开孔处埋设柱脚预埋键;型钢柱吊装到位,植筋与型钢柱的吊耳通过拉索相连,型钢柱与柱脚预埋键通过螺栓相连;混凝土采用分层浇筑的方法,分为底层混凝土浇筑、中间层混凝土浇筑、面层混凝土浇筑。本发明提高了预埋开槽效率,保证了型钢柱吊装的施工精度,充分发挥了既有结构对临时措施的配合作用,减少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43463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846933.2
申请日:2024-12-16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多功能模板支撑系统及操作方法,支撑系统包括单榀支撑结构,单榀支撑结构由若干个标准支撑单元以及两个端部支撑单元采用铰接形式连接组成,端部支撑单元位于单榀支撑结构的两端,相邻两个标准支撑单元之间、标准支撑单元与端部支撑单元之间均安装有可伸缩链接杆,端部支撑单元底部连接有支座系统,支座系统底部连接有支座支撑。本发明通过调整可伸缩链接杆的长度可应用于各种类型混凝土的浇筑,如平面结构、圆形结构、拱形结构等;适用于非常规结构浇筑,不需要专门定制,且可重复利用,节省工期、造价。
-
公开(公告)号:CN115033954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210550057.3
申请日:2022-05-20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跨度高空连廊吊装精细化控制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通过将有限元软件与影响矩阵算法嵌入式融合,根据最小能量原理的目标函数,计算出大跨度的高空连廊在吊装过程结构总体变形最小时,用于提升大跨度高空连廊的各提升次缆的索力值。步骤二:连接吊装设备,吊具设备包括提升架体、液压同步提升器、提升主缆、圆形吊盘、提升次缆。步骤三、提升高空连廊,保持提升次缆的索力值在计算索力值的±2%,至到达设定位置。通过上述步骤,可在高空连廊吊装过程中精确控制连廊的挠度和变形,实现了连廊精确的吊装就位连接,提高了安装的精度和节点安装的质量,节省了吊装安装的时间,加快了连廊安装的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803448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216840.5
申请日:2024-02-28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建六局(天津)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装配式地铁疏散平台及制作安装方法,装配式地铁疏散平台,包括普通混凝土疏散平台板、RPC混凝土加强板、减震连接组件、平台板连接件;RPC混凝土加强板安装在普通混凝土疏散平台板底部靠近隧道壁的一端,普通混凝土疏散平台板、RPC混凝土加强板一端通过若干个平台板连接件、若干个减震连接组件安装在隧道壁上。本发明地铁疏散平台采用悬臂类型,降低了对疏散平台支架的要求,节省了平台下部的空间资源;通过两种材料的混凝土组成,有效降低了平台的板厚;装配式疏散平台与隧道壁之间设置了减震装置,地震时可作为耗能构件,增强地铁疏散平台的抗震性能;疏散平台安装与拆卸的方式方便快捷。
-
公开(公告)号:CN117418680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660678.8
申请日:2023-12-05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建丝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IPC: E04G11/02 , E04G9/08 , E04G17/00 , E04G17/16 , E04G17/06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化伸缩墙模板体系及施工方法,包括模板系统、支撑系统、滑动系统;模板系统包括组合墙板模板、外侧模,组合墙板模板包括沿跨度向大小相等的两块顶模、位于两顶模侧端下方的两个内侧模,两顶模拼接处、顶模与内侧模之间分别可伸缩连接,外侧模位于内侧模外侧,并与内侧模对拉连接;内侧模的模板上设有滑动系统,内侧模与顶模之间设有支撑系统,支撑系统一端与顶模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滑动系统连接,使顶模可通过支撑系统、滑动系统沿内侧模上下滑动,实现顶模之间及顶模与内模板的伸缩。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墙、板模板可快速伸缩和展开,实现了墙、板的协同浇筑。
-
公开(公告)号:CN116575480B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854011.5
申请日:2023-07-13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建六局华南建设有限公司
IPC: E02D17/04 , E02D17/02 , E02D29/045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贯穿地下室楼板的深基坑钢管支撑施工方法,具体步骤为:钢管支撑安装、基坑开挖;搭设模板并浇筑反压土台范围内的地下室底板、地下室外墙,进行基坑肥槽回填;在地下室外墙范围以内搭设地下室楼板模板支架,在钢管支撑与地下室楼板相交处预留矩形孔洞;在预留矩形孔洞的区域,制作预留洞口挡板,地下室楼板的钢筋通过挡板钢筋贯穿孔,形成洞口内钢筋,实现与先浇地下室楼板中钢筋的同时绑扎;浇筑地下室楼板非留洞区域混凝土;钢管支撑拆除、地下室楼板留洞区域施工。本发明无需打断楼板钢筋,保证了楼板钢筋的连续性和受力性能,保证地下室楼板施工质量,避免了拆撑时对钢管支撑的截断损坏;施工工序少,操作难度低,工作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556647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528620.1
申请日:2023-05-11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4G3/28
Abstract: 一种可水平竖直双向移动的导轨附着式高空作业平台,包括一个作业平台、两个可移动格构式立柱、四个附着支腿组件、一个导轨组件、一个铁轨组件以及两个固定连接架,导轨组件水平设置于已完成的建筑结构外表面,建筑结构构件外侧地面设置铁轨组件,铁轨组件上移动连接有两个可移动格构式立柱,每个可移动格构式立柱上布置个附着支腿组件,同一个可移动格构式立柱上连接的个附着支腿组件呈“八”字形布置,附着支腿组件的另一端滑动连接在导轨组件上,作业平台的两端各焊接一个固定连接架。本发明的高空作业平台可以满足建筑外墙所有部位的幕墙安装、保温施工及外墙装修等外墙高空作业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481856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771480.1
申请日:2021-07-08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1D21/0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环形桥塔顶升施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架设下环段地面临时支墩;步骤二,拼装下环段中部多个截段;步骤三,下环段上接临时支撑;步骤四,吊装上环段预拼装部分;步骤五,依次顶升、续拼上环段以及悬臂正装下环段;步骤六,环形桥塔合拢,在拼装好的下环段端部设置附着式液压千斤顶,配合吊机完成环形桥塔合拢段的吊装。本发明方法中,上环段采用河床地面拼装再顶升续拼至设计位置的方式,下环段的拼装可与上半环的拼装同步进行,兼具安全、经济等多方面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8036119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311671007.1
申请日:2023-12-07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建桥梁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环形桥塔支架快速设计方法,包括步骤一:对环形桥塔支架进行参数化设计,包括(1)对设计塔环进行截段划分、(2)塔环截段截面各点位置的坐标化、(3)环形桥塔受力平衡和变形协调架体、钢丝绳的布置方式及钢丝绳锚固点坐标的确定、(4)环形桥塔架体截面及受力钢丝绳规格的确定;步骤二:根据各架体的布置方式与塔环结构建立分工况的有限元整体模型,复核各工况架体受力。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对整个桥塔结构的分段、组合支架的设置来协调环形桥塔施工过程受力,使得环形桥塔在施工中便于控制挠度和位形,易于施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