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66292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430980.3
申请日:2022-04-22
Applicant: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良高寒山区边坡土壤并接种AMF促进植被恢复的方法,在结构性差、理化性质和营养状况不良的高寒山区边坡土壤中,施加有机无机复混肥,种植可供牲畜食用的黑麦草作为高寒山区边坡植被恢复的先锋植物并接种AMF,具体包含以下步骤:选择良种;整地;种植黑麦草;收割黑麦草;施加有机无机复混肥并接种AMF对黑麦草生长影响评估等步骤。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生态环保、成本低以及工程量小,加快高寒山区边坡植被恢复的方法,解决了高寒山区边坡植被恢复缓慢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8933165U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23309651.8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云南农业大学 , 中铝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岩质边坡加固装置,包括锚杆孔、中空锚杆、内螺杆、封盖,锚杆孔设在岩质边坡上,中空锚杆设置在锚杆孔内,内螺杆套设在中空锚杆的内部,一端穿过封盖并与封盖转动连接,封盖与中空锚杆的一端螺纹连接;内螺杆的上螺纹连接有若干顶块,中空锚杆的内壁开设有限位槽,顶块的外部设置有与限位槽匹配滑动连接的限位条;中空锚杆的外壁上设有若干方形孔,方形孔内转动连接有卡板,卡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斜凸块。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中空锚杆内设置内螺杆,并结合顶块及卡板结构,将锚杆位置固定在锚孔内,由于顶块与卡板有反向限位功能,可避免锚杆位置偏移,在锚孔浇筑混凝土后,利于锚固的结构稳定性,保障边坡加固锚固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19003922U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23308313.2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云南农业大学 , 中铝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董恒文 , 杨继华 , 杨继清 , 张玉波 , 湛方栋 , 彭尔瑞 , 关文灵 , 孙熙宁 , 王会云 , 王国贤 , 李凤 , 曹晨晨 , 李博林 , 吴坤 , 眭素刚 , 雷平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次团粒喷播机,所述喷播机主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喷播机主体的内壁顶部设置有集装箱,所述集装箱的内部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出水端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连接有两个水泵的进水端,所述水泵的出水端通过连接管连接有清洁用溶剂盒,所述清洁用溶剂盒的底部贯穿集装箱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喷头。本实用新型在喷播机主体的内壁顶部设置集装箱,通过集装箱以及多个喷头的设置,方便在使用之后对喷播机主体的内部进行清洗,可有效将内部残留的物料清理掉,避免长时间不清理造成的堵塞或损坏,延长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6868719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1047728.5
申请日:2023-08-18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 , 中国矿业大学 , 临沧市土地开发整理中心 , 云南远科土地整治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川 , 李博 , 张耿杰 , 段青松 , 李靖 , 陈正发 , 许超 , 李效顺 , 湛方栋 , 余建新 , 李媛 , 代启亮 , 宁东卫 , 徐兴倩 , 范春梅 , 李淑芳 , 刘淑霞 , 黎李杨 , 张玉锴 , 赵永丽 , 魏巍 , 阎凯 , 郑宏刚 , 李燕增 , 陈飞林 , 谢祥荣 , 普建丹 , 王楚燕 , 李涛 , 李颖慧 , 李钰婷 , 李政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坡耕地整治中新造水田的重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坡耕地开挖处呈阶梯状分布的梯田;S2、修整田埂使其为50‑60度的边坡;S3、向下开挖梯田使其深度为50‑60cm;S4、向梯田内填充有下向上分布的防渗层、黏土层及有机土层;S5、向田埂喷射混有草种子的护坡泥浆,形成一层的护坡层;S6、在每一梯田的一边均修建蓄水沟,蓄水沟从上向下呈阶梯状分布,每一蓄水沟靠近梯田的一边均留有入水口,每一蓄水沟的前端均开设有溢水口。本发明改造后的水田具有良好的防渗透能力,可减少水田因渗漏而造成水分流失,降低化肥农药使用引发的水体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有利于水资源高效利用和水生作物种植,还对田埂进行护坡,提高田埂的稳定性和植被恢复。
-
公开(公告)号:CN115508582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011177.2
申请日:2022-08-23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AFM的样品原位监测方法,包括:将标记铜网固定在由基底与铁片构成的复合基底之间;将纳米颗粒超声波分散在水中制备成悬液;将悬液滴加在基底表面,使干燥的纳米颗粒附着在基底表面;将纳米颗粒在铁片上进行标记;将含有该纳米颗粒的复合基底放入培养皿,并使用移液枪吸取反应溶液覆盖在基底表面,使其与所述纳米颗粒在密闭环境下进行反应;每隔数天取出复合基底,轻轻吸取基底表面反应溶液,冲洗基底表面并晾干;根据标记的方向,使用AFM观测所述纳米颗粒的形貌。本发明提供的基于AFM的样品原位监测方法,实现了对同一颗粒和同一区域的动力学类原位观测,从而使得监测结果更加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3899650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11150751.8
申请日:2021-09-29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素介导促进植物小花南芥超量吸收累积铅的调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土壤选择、植株种植、硫素溶液配制、硫素处理、生物量测定、亚细胞中硫和铅测定、铅含量测定和数据统计与分析等步骤。本发明研究不同价态和浓度的硫处理下小花南芥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对铅的富集特征及亚细胞组分中铅的分布,探讨硫作用下小花南芥对于铅胁迫的应对机制和小花南芥富集铅在亚细胞层面的作用机理,为利用硫调控促进超富集植物小花南芥修复铅污染土壤治理提供理论和技术方法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3843272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163439.2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镉铅污染耕地万寿菊替代种植修复方法,在镉铅污染的土壤中施加钝化剂生物炭,种植非食用作物万寿菊替代镉铅污染土壤上的农作物,具体包含以下步骤:选择良种;整地;种植万寿菊;日常管理;收获万寿菊;万寿菊作为替代植物的价值、安全性评价等步骤。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成本低、工程量小且无二次污染,实现重金属污染农田农业安全高效利用的方法,解决了植物修复与经济发展不能同步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349318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0925186.6
申请日:2022-08-03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良矿区废弃地的方法,包括:采用黑麦草、菌渣、AMF对矿区废弃地联合进行改良。本发明提供的改良矿区废弃地的方法,通过在矿区废弃地种植黑麦草,可以实现对矿区废弃地的改良。通过将黑麦草、菌渣、AMF联合对矿区废弃地改良,可以使得黑麦草快速生长,从而提高了改良矿区废弃地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324192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1114258.5
申请日:2022-09-14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 中国矿业大学 ,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 , 云南省地质调查院 , 临沧市自然资源和规划技术中心
Inventor: 张川 , 李效顺 , 许超 , 李品荣 , 李博 , 贺文保 , 黄钊 , 侯召雷 , 湛方栋 , 郑宏刚 , 刘淑霞 , 白兵 , 张耿杰 , 李楠 , 张田贵 , 普建丹 , 张玉锴 , 何贤东 , 李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旱半干旱区城市道路立体集雨蓄水灌溉系统,包括机动车道、绿化带及人行道,人行道的下方设置有蓄水沟及排水沟,机动车道上开设有多个与蓄水沟连通的排水槽,蓄水沟与绿化带之间通过渗水层分隔;每一排水槽的上方均设置有排水减速带,排水减速带侧边的下方开设有多个低速排水孔,排水减速带的侧边设置有多个网状排水口,排水减速带内的上方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连接有用于挡住网状排水口的挡片,挡片连接有钩状接水槽,钩状接水槽的底部开设有若干漏水孔,转轴远离挡片的一边设置有重力条。本发明利用减速带实现道路多级、立体排水,能够在强降雨时自动加强排水,并将雨水收集用于渗水灌溉,降低灌溉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9122132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1038208.7
申请日:2018-09-06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A01G22/20 , A01G22/00 , A01B79/02 , C09K17/40 , C09K101/00
Abstract: 利用与续断菊间作和钝化剂耦合降低玉米镉含量的方法,包括在垄上种植玉米,在相邻两垄之间的沟内种植续断菊的间作模式,在种植玉米的垄上施底肥的同时施入钝化剂LH或钝化剂LS或钝化剂PH,所述钝化剂LH为石灰150kg/亩和腐植酸1500kg/亩,钝化剂LS为石灰150kg/亩和海泡石1500kg/亩,钝化剂PH为钙镁磷肥100kg/亩和腐植酸1500kg/亩。在玉米拔节期,对玉米追施磷肥和钾肥,对续断菊仅施底肥。该方法在确保玉米产量、农民收入的情况下,与不施钝化剂的玉米单作、施钝化剂的玉米单作以及玉米与续断菊间作相比,大幅度降低了玉米籽粒的Cd含量污染,又保护生态环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