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41002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321682.X
申请日:2024-03-20
Applicant: 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
IPC: C21D1/09 , C21D5/00 , C21D9/00 , C21D11/00 , C21D1/18 , G01N23/203 , G01N23/2251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激光强化领域,具体公开了球磨铸铁模具激光表面硬化效果及淬硬层深度的判定方法,硬化效果判定方法为:对强化后的球磨铸铁模具表面进行相组成分析,若除石墨外,其他相中马氏体占比95%以上,残余奥氏体占比5%以下,则判定该球磨铸铁模具的表面硬化效果达到要求。本申请提出采用表面相组成作为硬化效果的评价指标,并对具体评价标准进行优化,能够有效简化球磨铸铁模具表面硬化效果的评价过程,及时反馈优化优化工艺设计,具有判定过程简单、判定结果准确的优势,具有较强的工业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966017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082453.7
申请日:2024-01-19
Applicant: 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44 , C22C38/46 , C22C38/48 , C22C38/06 , C22C38/42 , C22C38/50 , C22C33/04 , C21C5/52 , C21C7/10 , B21J5/00 , C21D1/26 , C21D1/32 , C21D6/00 , C22B9/18 , B22D17/22 , B21J13/02 , B21D37/01 , B21D37/10 , C21D6/02 , C21C7/00 , C21C7/06 , C21C7/064 , C21C7/0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金属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导热率高红硬性RE‑Nb复合微合金化热作模具钢及其制备方法。该热作模具钢含有C 0.30%~0.40%、Si 0.05%~0.10%、Mn 0.65%~0.95%、Cr 0.03%~0.07%、Mo 3.0%~3.6%、V 0.30%~0.60%、Nb 0.01%~0.02%、Ce 0.02%~0.03%,余量为Fe和冶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中O≤0.002%。本申请通过成分配比和工艺优化结合,得到高导热率高红硬性的热作模具钢。
-
公开(公告)号:CN116987846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1132753.3
申请日:2023-09-04
Applicant: 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作模具钢退火组织冲击韧性的提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待加工工件,所述工件为锻造后退火态组织呈非平衡混晶组织的模具钢;对工件依次进行高温溶固处理、第一次冷却、等温退火、正火、第二次冷却以及等温球化退火,得到成件;其中,所述第一次冷却以及第二次冷却均为冷却至亚稳奥氏体温度区。发明实现了退火组织为非平衡混晶组织材料在热处理工艺中的优化,并提出优化工艺,进一步消除马氏体非平衡组织,切断组织遗传性,消除混晶组织,获得均匀细小的铁素体基体上弥散分布碳化物的理想组织,从而进一步提升材料冲击韧性,改善使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52541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970557.8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整体盘轴件辗压成形设备,其包括夹持装置,其夹持在预制坯料的端部;感应加热装置,其设置在预制坯料的外围两侧;辗头运动装置,其包含辗头运动部件、辗头旋转部件和角度调整部件,其中辗头运动部件包括轴向运动部件和径向运动部件,辗头运动部件上方装配辗头旋转部件和角度调整部件,角度调整部件连接辗头旋转部件,辗头旋转部件中的成形辗头穿过感应加热装置对预制坯料的盘面部分及其轴杆部分进行辗压成形,形成带有特定轮辐形状和阶梯轴杆的整体盘轴件。本申请能够解决现有整体盘轴件的锻造成形工艺难以高效制造出复杂形状、接近最终产品形态且机加工余量小的高质量锻件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52541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970658.5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钛合金变截面梯度组织双性能盘辗压一体成形方法及盘件。该钛合金变截面梯度组织双性能盘两侧具有横跨盘心至盘缘部分区域的第一环槽、位于第一环槽中间内部的第二环槽以及位于盘缘外侧的台阶环结构,通过对钛合金盘坯的盘心区和盘缘区的感应加热与盘心区的强制水冷措施联合作用来保证其沿径向外移的温度梯度建立和保持,并以低温‑高应变速率‑大变形量和高温‑低应变速率‑小变形量的特定参数实现组织成形控制。本申请能够实现以较低的生产成本和制造周期在钛合金的一体成形中精确控制晶体双组织结构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8600165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371440.1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作模具的高硬度微变形清洁热处理控制方法,包括双级等温高压气淬,向真空炉内充入高压气淬气体,将冷作模具的表面温度降至亚稳奥氏体区域后停止充入高压气淬气体;通过气体循环使冷作模具的心部温度降至亚稳奥氏体区域以上50℃后,继续充入高压气淬气体,直至将冷作模具的表面温度降至马氏体点以下停止;之后继续升温至下贝氏体区保温,使心部发生下贝氏体转变,而后冷却至室温;随后高温回火2‑3次。本发明通过采用两段真空高压气淬等温,即亚稳奥氏体区和下贝氏体区真空高压气淬等温淬火,两段等温控制热应力和组织应力从而控制模具变形,从而实现组织及应力的精确控制,从而将模具变形控制在0.05%以内。
-
公开(公告)号:CN118600165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0371440.1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作模具的高硬度微变形清洁热处理控制方法,包括双级等温高压气淬,向真空炉内充入高压气淬气体,将冷作模具的表面温度降至亚稳奥氏体区域后停止充入高压气淬气体;通过气体循环使冷作模具的心部温度降至亚稳奥氏体区域以上50℃后,继续充入高压气淬气体,直至将冷作模具的表面温度降至马氏体点以下停止;之后继续升温至下贝氏体区保温,使心部发生下贝氏体转变,而后冷却至室温;随后高温回火2‑3次。本发明通过采用两段真空高压气淬等温,即亚稳奥氏体区和下贝氏体区真空高压气淬等温淬火,两段等温控制热应力和组织应力从而控制模具变形,从而实现组织及应力的精确控制,从而将模具变形控制在0.05%以内。
-
公开(公告)号:CN118241002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0321682.X
申请日:2024-03-20
Applicant: 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
IPC: C21D1/09 , C21D5/00 , C21D9/00 , C21D11/00 , C21D1/18 , G01N23/203 , G01N23/2251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激光强化领域,具体公开了球墨铸铁模具激光表面硬化效果及淬硬层深度的判定方法,硬化效果判定方法为:对强化后的球墨铸铁模具表面进行相组成分析,若除石墨外,其他相中马氏体占比95%以上,残余奥氏体占比5%以下,则判定该球墨铸铁模具的表面硬化效果达到要求。本申请提出采用表面相组成作为硬化效果的评价指标,并对具体评价标准进行优化,能够有效简化球墨铸铁模具表面硬化效果的评价过程,及时反馈优化优化工艺设计,具有判定过程简单、判定结果准确的优势,具有较强的工业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52541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970737.6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高温合金梯度组织双性能盘件局部辗压成形方法及盘件。该盘件两侧具有横跨盘心至盘缘部分区域的环槽结构,成形方法包括安装高温合金盘坯到夹持部的芯轴使其匀速旋转;加热高温合金盘坯,冷却高温合金盘坯的盘心区,等待高温合金盘坯的温度形成并保持高温合金辗压成形温度梯度区间;根据高温合金盘坯厚度、第一变形比和第二变形比,设置每道次辗压在盘心区的第一轴向下压量和盘缘区的第二轴向下压量,对高温合金盘坯两侧自盘心区特定位置沿其径向外移依次进行辗压,形成盘件,对经过热处理的盘件进行水冷处理至室温。本申请能够实现以较低的生产成本和制造周期在高温合金的一体成形中精确控制晶体双组织结构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6987846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311132753.3
申请日:2023-09-04
Applicant: 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作模具钢退火组织冲击韧性的提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待加工工件,所述工件为锻造后退火态组织呈非平衡混晶组织的模具钢;对工件依次进行高温固溶处理、第一次冷却、等温退火、正火、第二次冷却以及等温球化退火,得到成件;其中,所述第一次冷却以及第二次冷却均为冷却至亚稳奥氏体温度区。发明实现了退火组织为非平衡混晶组织材料在热处理工艺中的优化,并提出优化工艺,进一步消除马氏体非平衡组织,切断组织遗传性,消除混晶组织,获得均匀细小的铁素体基体上弥散分布碳化物的理想组织,从而进一步提升材料冲击韧性,改善使用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