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67223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804378.2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碳铬轴承钢滚珠丝杠双频感应淬火热处理方法,包括:工件的装夹定位:将清洁后的高碳铬轴承钢滚珠丝杠放置于感应热处理设备的驱动装置上,并进行夹持定位;工件的感应淬火热处理加工:设定加工程序,启动感应热处理设备,滚珠丝杠沿着其轴向方向匀速移动,并同时保持自转,依次经过预热感应器、淬火感应器及淬火介质喷圈,以对滚珠丝杠的表面进行感应淬火热处理;待感应淬火热处理结束后,取出加工完成的滚珠丝杠。通过本发明所提供的感应淬火热处理工艺,既可以解决高碳铬滚珠丝杠变形严重超差、淬硬层硬度一致性差的问题,还可提高其疲劳寿命和可靠性,具有对操作者知识水平和经验要求低、可重复性好且质量稳定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299919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46170.3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高强钢热冲压成形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中空件热冲压成形方法。该方法在管件内部形成固态冰芯柱,加热至奥氏体化温度以上,再热冲压成中空件,最后冷却至室温,得到中空件。该方法可以提高中空件的强度和形状精度,得到的中空件具有强度高、刚度高、尺寸精度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951985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636218.5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炉门装置及加热炉,包括:上炉门,所述上炉门设置在加热炉的炉口位置;下炉门,所述下炉门设置在加热炉的炉口位置;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上炉门与所述下炉门打开/关闭所述炉口,驱动所述上炉门与所述下炉门保持第一间距上下移动。通过驱动机构驱动上炉门与下炉门保持第一间距,加热炉在进行上料与下料时,炉口不需要完全打开,从而可以减少加热炉内气体逸散出的量,减少炉口打开后炉内含氧量与水分含量的波动,减少对保护气氛环境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6770042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732033.4
申请日:2023-06-20
Applicant: 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筒形工件淬火装置及方法,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用于支撑工件;外环冷却机构,所述外环冷却机构用于向所述支撑机构上工件的外周面喷射淬火介质;内环冷却机构,所述内环冷却机构用于向所述支撑机构上工件的内周面喷射淬火介质;约束机构,所述约束机构沿所述支撑机构上工件的径向对工件的内周面提供支撑。由上,在内环冷却机构与外环冷却机构对工件的内外周面喷射淬火介质进行淬火时,通过约束机构沿工件的径向对工件的内周面提供支撑,从而可以减少工件在淬火过程中发生的变形,从而可以实现近零畸变淬火/热处理,提高工件的尺寸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182553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197084.1
申请日:2023-03-03
Applicant: 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复合辊棒型辊底式加热炉。该加热炉设置有炉体,包括:多根钢质辊棒、多根陶瓷辊棒、多组涡流制冷轴承座;所述多根钢质辊棒并列排布于所述炉体内的料片升温区域;所述多根陶瓷辊棒并列排布于所述炉体内的快速出料区域;所述多根钢质辊棒由多组涡流制冷轴承座分别支承;料片进入所述炉体后,由所述多根钢质辊棒输送,通过所述料片升温区域后,由所述多根陶瓷辊棒输送,通过所述快速出料区域。如此,解决了涂层腐蚀陶瓷辊棒的问题,实现了加热炉产能的长期稳定及产品的高合格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852103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650691.0
申请日:2022-12-21
Applicant: 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
IPC: C21D1/20 , C23C8/22 , C21D1/22 , C21D1/28 , C21D9/32 , C21D9/40 , C22C38/04 , C22C38/58 , C22C38/02 , C22C38/34 , C22C38/44 , C22C38/46 , C22C38/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低碳低合金钢件热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低碳低合金钢件渗碳复合热处理方法及其应用。该复合热处理方法利用渗碳和复合淬火工艺,使得钢件表面的显微组织为马氏体、纳米贝氏体复相组织,同时其心部为马氏体和少量富碳残留奥氏体复相组织,钢件表面在形成纳米贝氏体之前形成适量的马氏体,触发纳米贝氏体形核,促进纳米贝氏体长大,进而缩短工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通过以上技术获得的钢件具有表面硬度高而心部韧性好的特性,具有这种特点的钢件尤其适用于制备齿轮和轴承等。
-
公开(公告)号:CN119776630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829723.2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热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大长径比管类构件内壁冷却的螺旋式内喷喷嘴,包括由中心直喷管路和螺旋式分布在中心直喷管路周围的圆周多层螺旋斜喷管路。中心直喷管路导向高压水流垂直向上喷射,而圆周多层螺旋斜喷管路则环绕中心射流,沿工件内孔壁切线方向螺旋上升喷射。本发明采用螺旋式喷嘴的设计,提高水流的喷射效率与均匀覆盖范围,同时有效破除淬火冷却过程中形成的蒸汽膜,实现大长径比管类构件内壁的均匀高效冷却,有效解决了传统浸淬式冷却过程中存在的内壁连续过冷沸腾换热冷却能力不足、蒸汽膜导致传热效果差,以及淬火组织不可控且一致性差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140113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210289039.4
申请日:2022-03-23
Applicant: 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推车机双向推头机构,包括驱动部件、传动部件和翻转部件,驱动部件驱动传动部件,传动部件带动翻转部件,翻转部件安装在推车机上,翻转部件设有用于推动运料车前后双向运动的卡合部。推头的卡合部卡住运料车的对应部位,使得推车机能够带动运料车前后双向运动,不需要换向机构。
-
公开(公告)号:CN117867235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760088.2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棒料感应淬火后的分段均匀冷却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辊道传输机构设有多个V型辊轮,V型辊轮装配于分段冷却机构中;升降机构,其与分段冷却机构连接,其中升降机构由电控系统控制,根据电控系统的升降指令对分段冷却机构进行位置调整;分段冷却机构在同一水平线的不同位置上设有多个不同喷射角度的喷圈,其中分段冷却机构由电控系统控制,根据电控系统的喷水指令对位于V型辊轮上的棒料进行均匀冷却。本申请中的装置能够解决不同规格棒料在感应淬火之后冷却不均匀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025930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943306.X
申请日:2023-07-28
Applicant: 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
IPC: C21D9/34
Abstract: 一种钢车轮风冷热处理装置及方法,包括风冷室,所述风冷室用于对其内部的钢车轮进行处理;所述风冷室包括第一风箱与多个第二风箱,所述第一风箱设置在所述钢车轮轴向一侧,所述第二风箱设置在所述钢车轮径向一侧,所述第一风箱朝向所述钢车轮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一风嘴,所述第二风箱朝向所述钢车轮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二风嘴。由上,通过在钢车轮的轴向一侧设置第一风箱,由第一风箱上的第一风嘴对钢车轮的轮辐进行降温;通过钢车轮的径向一侧设置多个第二风箱,由第二风箱上的第二风嘴对钢车轮的轮辋进行降温。由此,可以同时对钢车轮的轮辐与轮辋部位进行降温,从而可以使钢车轮不同位置在冷却时的温度更加均匀,从而提高热处理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