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889007A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710099159.7
申请日:2017-02-23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63/003 , A01K6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位池的自排污系统以及排污方法,排污系统包括:外周轮廓为圆形或椭圆形的高位池,以及设置在所述高位池池壁上的若干个壁管和设置在所述高位池池底中心的排污管,其特征在于,刚从所述壁管出水口流出的水沿所述池壁流动且流动方向保持水平或水平向下,所有壁管的流水均沿所述池壁的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流动;所述池底中心设置有沉淀漏斗,所述沉淀漏斗底部连通排污管。使用水循环和水冲刷池壁的作用,将污物缓慢沉淀汇集到沉淀漏斗内和沉淀漏斗上部,最后再通过排污管排污时形成的抽吸,将污水污物排出。
-
公开(公告)号:CN106889007B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1710099159.7
申请日:2017-02-23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位池的自排污系统以及排污方法,排污系统包括:外周轮廓为圆形或椭圆形的高位池,以及设置在所述高位池池壁上的若干个壁管和设置在所述高位池池底中心的排污管,其特征在于,刚从所述壁管出水口流出的水沿所述池壁流动且流动方向保持水平或水平向下,所有壁管的流水均沿所述池壁的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流动;所述池底中心设置有沉淀漏斗,所述沉淀漏斗底部连通排污管。使用水循环和水冲刷池壁的作用,将污物缓慢沉淀汇集到沉淀漏斗内和沉淀漏斗上部,最后再通过排污管排污时形成的抽吸,将污水污物排出。
-
公开(公告)号:CN105548025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900398.9
申请日:2015-12-08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检测海洋双壳类生物体内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组织取样和预处理;(2)组织切片色差检测;(3)总类胡萝卜素含量TCC检测;(4)建立色差-TCC回归曲线;(5)待测海洋双壳类生物体闭壳肌的总类胡萝卜素含量TCC检测。本发明通过对海洋双壳类生物体闭壳肌组织切片进行色差检测,并将其与类胡萝卜素含量相关联,并建立色差-类胡萝卜素含量的线性回归方程,从而实现由相关的色差参数对个体类胡萝卜素含量检测。该方法不消耗样品、重复性好、实用性强且快速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203772828U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20093915.7
申请日:2014-03-03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IPC: G01N3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水平插板的沉积物室内培养与分层装置,包括外箱体和内箱体,内箱体上端开口,内箱体的内壁沿高度方向设置若干插槽,插槽上可拆装的设有水平插板,内箱体前端设有供水平插板插入插槽的插孔,外箱体上设有进水孔,进水孔位于内箱体上方。沉积物分层时,采用水平插板沿插槽插入从而把沉积物切断分离,极大程度的避免了沉积物层断面在空气中的迅速暴露,对分离取样过程的操作要求大为降低,而多个插槽与多个水平插板的配合有利于对不同高度沉积物的精确分层,在水平插板完全插入插槽后,沉积物各层之间已经相对分离,对某一层沉积物的扰动已很难对其它层产生影响。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室内培养沉积物的精确分层。
-
公开(公告)号:CN205343295U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521090176.7
申请日:2015-12-24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IPC: B26F1/3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体培养基打孔器,所述的打孔器的主体为一条硬质管1,硬质管1的前段内部设有可沿硬质管轴向方向运动的清除柱6,清除柱6的横截面的大小与硬质管1的横截面大小相等,且其后端与推进柄3的前端相连;推进柄3穿过固定于硬质管1管体中的下固定片5,其后端伸出硬质管1后管口外,并与推进按钮9相连;推进柄3上套有弹簧4,其位于设在推进柄3上的定位销11和所述的下固定片5之间;硬质管1的前管口处的管壁上开有两个缺口,切割丝8的主体固定于所述的两个缺口内,其两端固定在外管壁上;硬质管1的管壁上还开有清除口10,其位于清除柱6运动范围的前端。本打孔器操作简单,打孔规格稳定,内部不遗留培养基琼脂块。
-
公开(公告)号:CN205830788U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620682417.5
申请日:2016-06-29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IPC: A01K6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贝类育苗附着基,包括一片矩形附着网、若干根边框、若干根横撑以及一吊绳;所述矩形附着网包含若干个相互平行的矩形网单元,每个矩形网单元的两对边上连接两根边框,相邻两矩形网单元之间设有一根横撑,所述横撑与相邻的四根边框转动连接,每根边框上设有吊绳固定柱,所述吊绳固定柱与吊绳连接。附着基上矩形网单元数可自行增减以适应不同养殖水深及种苗密度,灵活实用;矩形网单元间转动连接使其可以折叠,易于存放和运输;种苗附着以后可以通过适时提拉吊绳,促使水流对网面表面进行清洁,避免污垢沉积。
-
公开(公告)号:CN205546996U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20043554.4
申请日:2016-01-18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一种贝类育苗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的一方池壁低于其它方池壁或所述池体的池壁上部设有开口,以形成用于使池内的水定向溢出的溢流口,所述溢流口上设置有用于过滤流出所述溢流口的水体的过滤网。本实用新型育苗池的池体设置溢流口,换水时,可不必每个水池进行虹吸操作,吸出原水后再加入新水,而是直接向水池内注入新水,促使原水流出水池,以此实现水池的换水,操作方便,而且,本实用新型可控制水的定向溢出,能避免进行育苗池换水时水池水溢出到相邻的其它水池,造成不同水池的水体混合,从而使不同家系的贝苗相互混淆,不利于科学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204855200U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20517020.6
申请日:2015-07-16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便携式手动抽滤系统,包括加压部分和抽滤部分,加压部分包括储水箱、压力罐、压水机构,压力罐固定在储水箱的外侧面上;可以手动驱动压水机构向压力罐注水,水体在压力罐内形成高压液体;抽滤部分包括瓶子和射流真空器,以及放置于瓶子开口上的带有滤膜的漏斗;射流真空器包括锥形喷嘴,锥形喷嘴上外套有吸气室,吸气室的上端与锥形喷嘴外壁密封固定连接、下端留有锥形喷嘴小端可伸出的开口,锥形喷嘴的大端经水管与压力罐的排水口相连接,水管上设有水阀,吸气室的侧壁上开有导气口,吸气室的导气口经气管与瓶子相连通。本实用新型能在无电源的情况下加速对水样的抽滤,方便携带,可用于野外环境下水样过滤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201830731U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1020281128.7
申请日:2010-08-03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IPC: A01G3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海萝属藻类人工育苗的采苗器,包括多个用于附着海萝属藻类孢子的透明有机玻璃板,所述各有机玻璃板之间具有连接结构,从而将各有机玻璃板连接组合成不同结构以适应海萝属藻类人工育苗在不同时期的养殖需要。本实用新型采用透明有机玻璃板,其具有采苗率高、轻便、可充分利用培苗水体、采光好、便于观察、便于清除硅藻、抗拉强度大等优点,可进行立体式的采苗来充分利用育苗水体,因此有机玻璃板是海萝属藻类采苗基质的首选;根据海萝属藻类人工育苗和养殖不同时期的需要,本实用新型利用多个有机玻璃板通过连接结构组合成不同结构的采苗器,既适用于海萝属藻类室内人工育苗也适合于海区养殖。
-
公开(公告)号:CN205981400U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20683387.X
申请日:2016-06-28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贝类重量性状的快速测量系统,设有电子天平、数据转换连接线、脚踏板开关、数据存储装置和移动电源;移动电源为数据存储装置和电子天平供电,数据转换连接线的输入接头能够插接到电子天平的测量数据输出接口上、输出接头能够插接到数据存储装置的数据输入接口上、传输控制开关控制端能够与脚踏板开关的开关信号输出端连接。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各种贝类的重量性状的测量,具有测量记录效率高、可靠性高、适于海上使用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