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004913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283777.6
申请日:2019-04-10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成都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近接地铁车站的深层沉降地基加固施工方法,涉及地基加固施工方法,解决了现有地铁车站主体结构的基础持力层为中等风化泥岩,且为减载,其不均匀沉降的沉降量和沉降趋势有悖于常识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将钻机移至孔位处,并对钻机进行固定和调试;钻进成孔形成孔口段,并对孔口段内的钻渣进行清理;在孔口段内镶铸孔口管,并在孔口管的外露端车丝和安装管箍;注浆,向孔口管内注入水泥浆后等待凝固;分段钻孔注浆,在孔口管内的凝固体向下进行分段钻孔后形成分段孔,并在分段孔内注入水泥浆后等待凝固;重复分段,具有对地铁车站的深层沉降地基进行加固,降低深层沉降地基的可沉降深度,提高地铁车站运行安全性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398227A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910688764.7
申请日:2019-07-2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成都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1C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沉降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溶岩场地近接地铁车站异常差异沉降监测方法。包括:在车站围护桩及基坑旁边异常沉降较大位置布设地质钻孔J1、J2,钻孔深度不小于50m,复核围护桩施工质量与进一步复核场地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信息。在已经施工地质钻孔J2中进行全断面孔内电视,直观判断场地地层岩性、裂隙、软弱层和孔洞发育情况。选择可能导致沉降的影响因素,增设钻孔,钻至不同地质条件终孔。在J1~J4钻孔中布设沉降监测点。进行不同深度岩层沉降监测。通过本发明方法的实施,成功查明车站沉降原因,为地铁车站差异沉降的处置提供技术支撑,保证了地铁车站安全,节省工期6个月,节省造价上千万。
-
公开(公告)号:CN114278318B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111599866.5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成都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富水地层盾构隧道同步注浆的试验装置及方法,其装置的特点为:试验箱的前壁透明;试验箱底部的左侧固定有模拟管片的垫块,垫块与试验箱的左侧壁紧贴;垫块外罩有模拟盾构机外壳的盾壳;推动杆的右端与盾壳右侧板连接,左端穿过垫块并穿出试验箱的左侧壁;盾壳顶板中部埋有注浆管,注浆管与泵浆设备连接;盾壳上表面的右侧搭接有水平挡板;试验箱的顶部有盖板,试验箱的左右侧壁上安装有进水管和排水管。该装置能模拟出不同地层、不同水压等富水条件下,盾构隧道的同步注浆过程,并得出相应的同步注浆质量,并能对富水地层隧道同步注浆中浆料的扩散及稀释、分散过程进行观察;为富水地层盾构隧道的同步注浆的研究、设计与施工,提供试验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4526081A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210091126.9
申请日:2022-01-26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成都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富水地层盾构隧道同步注浆浆料性能的试验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内水箱(1)置于外水箱(3)中,内水箱(1)内放置有上部开口的试样模具(2);所述的内水箱(1)下部的注浆孔与水平导管(4)的注浆口相连,水平导管(4)的进浆口穿过外水箱(3)后与注浆设备(5)的出浆口相连;注浆设备(5)的进浆口与带双进浆口的“Y”字型进浆管相连;所述的水平导管(4)上还设有阀门(6)。该装置模拟的同步注浆工况与富水地层盾构隧道同步注浆的工况接近,使用该装置的试验数据能更准确可靠反映富水地层盾构隧道同步注浆浆料性能,为富水地层盾构隧道同步注浆的浆料设计、生产与使用,提供更准确完善的试验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7229812B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1710637124.4
申请日:2017-07-31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成都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水力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水压岩溶隧道衬砌水压力计算方法,其包括:A、确定隧道开挖断面的地质条件,地质条件包括下述条件中的一种:隧道开挖断面位于均质地层内,隧道开挖断面纵向跨地层穿越;B、确定各地层至隧道中心的外径,以及各地层对应的水头和渗透系数;确定注浆加固圈外径、初期支护外径、二次衬砌外径及二次衬砌内径,以及其分别对应的水头和渗透系数;C、对拉普拉斯方程进行变换;D、计算隧道每延米的涌水量,二次衬砌背后的水头和初期支护背后水头,计算出二次衬砌背后的孔隙水压力和初期支护背后的孔隙水压力,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降低隧道的渗漏风险的高水压岩溶隧道衬砌水压力计算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4526081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210091126.9
申请日:2022-01-26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成都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富水地层盾构隧道同步注浆浆料性能的试验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内水箱(1)置于外水箱(3)中,内水箱(1)内放置有上部开口的试样模具(2);所述的内水箱(1)下部的注浆孔与水平导管(4)的注浆口相连,水平导管(4)的进浆口穿过外水箱(3)后与注浆设备(5)的出浆口相连;注浆设备(5)的进浆口与带双进浆口的“Y”字型进浆管相连;所述的水平导管(4)上还设有阀门(6)。该装置模拟的同步注浆工况与富水地层盾构隧道同步注浆的工况接近,使用该装置的试验数据能更准确可靠反映富水地层盾构隧道同步注浆浆料性能,为富水地层盾构隧道同步注浆的浆料设计、生产与使用,提供更准确完善的试验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357343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164979.5
申请日:2023-02-2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成都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水砂卵石地层中地铁联络通道加固施工工艺。沿联络通道走向两侧和地铁隧道之间布置一排或两排高喷灌浆孔并通过高喷灌浆形成防渗幕墙,于联络通道四周形成封闭围井;相邻高喷灌浆孔孔距60cm~80cm,两排之间排距60cm、并成错位布置;高喷灌浆孔孔轴线与联络通道开挖边线水平距离为80cm,沿隧道方向距离管片水平距离为65cm。本发明采用液压同轴顶驱钻孔,同时采用重锤式测斜仪测斜纠偏,针对不同地层,采用差量化提升速度,在地层分界处采用定喷补充,保证了高喷桩的质量,同时对砂卵石地层进行重点灌浆,泥岩地层提高提升速度,节约了施工工期,降低了施工成本,最大限度避免了对原始地层的不必要扰动,为后期施工的稳定性提供了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07229812A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710637124.4
申请日:2017-07-31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成都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水力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水压岩溶隧道衬砌水压力计算方法,其包括:A、确定隧道开挖断面的地质条件,地质条件包括下述条件中的一种:隧道开挖断面位于均质地层内,隧道开挖断面纵向跨地层穿越;B、确定各地层至隧道中心的外径,以及各地层对应的水头和渗透系数;确定注浆加固圈外径、初期支护外径、二次衬砌外径及二次衬砌内径,以及其分别对应的水头和渗透系数;C、对拉普拉斯方程进行变换;D、计算隧道每延米的涌水量,二次衬砌背后的水头和初期支护背后水头,计算出二次衬砌背后的孔隙水压力和初期支护背后的孔隙水压力,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降低隧道的渗漏风险的高水压岩溶隧道衬砌水压力计算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2028594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961787.3
申请日:2020-09-1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成都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IPC: C04B28/26 , C04B18/08 , E21D9/06 , E21D11/10 , E21D11/08 , C04B111/70 , C04B11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产物稳定的盾构同步注浆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料,由A液和B液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液的组分为水泥、粉煤灰、缓凝剂和水;其中,所述的水泥为4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为Ⅱ级粉煤灰,缓凝剂为纯度≥99.0%、PH值4.0~4.5,澄清度≤3的磷酸二氢铵;所述的B液为波美度为30-40°,模数为3.1~3.3的水玻璃。该种注浆料用于盾构同步注浆,其胶凝时间短、管片的抗浮性能好;且其反应产物的稳定性好,在实际工程的自然条件下不易崩解、开裂,体积收缩率小,抗压强度不劣化,形成的管片衬砌结构的强度高、防水性能好。
-
公开(公告)号:CN107194136B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1710637123.X
申请日:2017-07-31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成都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多地层浅埋隧道的围岩压力计算方法,包括:步骤一、建立多地层结构力学模型的步骤;步骤二、将多地层结构力学模型转换为多个单地层结构力学模型的步骤。本发明针对申请号为CN201610958955.7的中国专利申请文件《一种用于浅埋隧道的围岩压力计算方法》公开的计算方法所存在的,仅适用于单一地层结构的局限性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适用于多地层浅埋隧道的围岩压力计算方法,该围岩压力计算方法的应用领域广泛,能够满足实际施工环境的复杂性要求。利用该方法计算所得的围岩压力值与实际围岩压力值差距更小,能够较吻合地代表隧道的实际围岩压力,实用性和精确性更好,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的可参考性价值更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