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95989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210170407.3
申请日:2022-02-2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混凝土输送管道与墩柱间的连接装置,其包括墩柱预埋件、主支撑体系、辅助支撑体系;墩柱预埋件包括主杆、内锚固套筒、内锚固板、外锚固套筒,内锚固板设置在墩柱外层钢筋内部、套在主杆上,外锚固套筒安装在主杆另一端;主支撑体系包括主梁、锚固梁、横向联系梁,主梁焊接在锚固梁两侧,两根主梁之间采用横向联系梁连接;辅助支撑体系包括辅助锚固梁、辅助梁、斜撑,辅助梁焊接在辅助锚固梁两侧,锚固梁、辅助锚固梁分别与墩柱预埋件连接固定,辅助梁与主梁之间采用斜撑连接;横向联系梁上设置有混凝土输送管接头,供混凝土输送管穿入。本装置能够确保混凝土输送管道在施工过程中受力稳定,避免由于其摆动产生的不利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8999613A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10893292.4
申请日:2018-08-0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地应力区域地下洞室中下部开挖方法。在完成洞室顶层开挖后,自上向下分层开挖;首先沿洞室边墙结构线进行深孔预裂爆破,形成一道预裂缝,缝深是分层梯段爆破层厚的3~5倍,裂缝形成一周后,对裂缝深度范围岩体分3~5层进行薄层梯段爆破开挖,并及时完成喷锚支护,至完成预裂缝深度范围岩体开挖施工;再进行下一道深孔预裂缝爆破施工,分层开挖,直至开挖至地下洞室底部设计高程;预裂爆破孔深12~20m,孔距0.8m。本发明提前进行较深预裂裂缝施工,能够提前释放部分地应力,使围岩预先进行阶段性的和有限的应力调整,并通过预留洞室拟开挖岩体的方法控制围岩应力变化的速率,减少局部应力集中。
-
公开(公告)号:CN104948206A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510400375.1
申请日:2015-07-10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21D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城门洞型斜井混凝土浇筑的滑模台车。包括台车和混凝土浇筑用滑模,滑模包括边墙和顶拱、地面水沟滑模和地面踏步组模;边墙和顶拱与地面水沟滑模以斜井横截面水平轮廓形状连接成整体、纵向沿斜井走向延伸布置,并与台车钢结构系统连接固定;牵引移动系统包括由滚珠式千斤顶、爬升杆和牵引底座组成的多组沿斜井横截面轮廓间隔布设的牵引装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整体式滑模台车,该台车在城门洞型斜井中驱动整体滑模稳定移动;并可同时进行整体滑升和水沟、踏步混凝土浇筑,本发明的滑模台车降低采用牵引系统、施工排架等带来的安全风险,拆装方便,施工工艺简单,质量可控。
-
公开(公告)号:CN115262970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662025.2
申请日:2022-06-13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用于聚苯乙烯保温板的安全锯齿抹子,涉及房屋建筑施工中外墙保温板施工所用的辅助工具。它包括底板、锯齿和手柄,其关键技术是锯齿通过支撑件安装于底板上,在底板与锯齿上方安装顶板。所述锯齿包括横向锯齿和竖向锯齿,横向锯齿分别位于底板两端,竖向锯齿分别位于底板两侧,在锯齿本体的端部固定滑扭。所述支撑件包括横向支撑块和竖向支撑块,横向支撑块和竖向支撑块构成支撑块组分别位于底板的四角。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分底板、锯齿、顶板三层设计,锯齿可在底板上滑动,既可以用作抹子进行砂浆抹面工序,又可以起到锯子的作用,避免了工具换手形成的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1677512B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010411087.7
申请日:2020-05-15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竖井式引水隧道开挖方法。包括:在完成引水隧道上平段、下平段及部分弯段开挖支护后,依据隧道直径、设备安装及运行高度需求在保证反井钻机导井与隧道竖井结构线距离大于等于2m的条件下,使溜渣井轴线与竖井轴线形成大于零度的夹角θ,将反井钻机基础设计成与水平面夹角为θ,后续爆破采用一炮一设计原则进行设计布置。本发明解决了引水隧道受上、下弯段空间限制,为满足反井钻机安装及运行高度需求,需对上弯段及下弯段进行大量扩挖的问题;通过调整溜渣井轴线,使其与竖井轴线形成大于零度的夹角,以尽可能的实现反井钻机安装高度及运行高度要求,避免或减少了上、下弯段的扩挖及后期的回填,节约成本,缩短施工工期。
-
公开(公告)号:CN104948206B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10400375.1
申请日:2015-07-10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21D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城门洞型斜井混凝土浇筑的滑模台车。包括台车和混凝土浇筑用滑模,滑模包括边墙和顶拱、地面水沟滑模和地面踏步组模;边墙和顶拱与地面水沟滑模以斜井横截面水平轮廓形状连接成整体、纵向沿斜井走向延伸布置,并与台车钢结构系统连接固定;牵引移动系统包括由滚珠式千斤顶、爬升杆和牵引底座组成的多组沿斜井横截面轮廓间隔布设的牵引装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整体式滑模台车,该台车在城门洞型斜井中驱动整体滑模稳定移动;并可同时进行整体滑升和水沟、踏步混凝土浇筑,本发明的滑模台车降低采用牵引系统、施工排架等带来的安全风险,拆装方便,施工工艺简单,质量可控。
-
公开(公告)号:CN117888559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036747.6
申请日:2024-01-10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岩隧洞洞口加固方法;洞口开挖前采取大直径锚管对洞口上方仰坡范围进行注浆固结,采取咬合桩对隧洞洞门墙直墙范围进行加固,采取超前注浆大管棚对隧洞顶拱设计轮廓线外围进行注浆固结。本发明针对软岩隧洞洞口不良地质情况,在仰坡锚喷支护完成后采取大直径锚管对边坡仰坡范围进行注浆固结,避免变形、塌方,提高开挖的安全性;将仰坡锚管与贴坡混凝土连接,形成整体加固体系,避免边坡整体滑动、变形情况,确保安全;通过增加洞口咬合桩并深入洞口底板高程以下10m,形成洞口直墙挡土围护结构,避免开挖过程频繁塌方,保证洞口施工安全;采用中空注浆锚杆对咬合桩进行锚固,与锁口面板连接为一体,对洞口直墙进行进一步加固。
-
公开(公告)号:CN112004298A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10879693.1
申请日:2020-08-2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H05B47/11 , H05B47/165
Abstract: 本发明根据公开了一种隧道施工照明智能化系统。由亮度信息采集单元、车辆信息采集单元、隧道能见度信息采集单元、计算模块、控制中心、调光控制器组成;控制方法包括:采集洞外亮度信息L20、车速信息V、车辆位置Q、隧道肉眼可视距离信息S,根据洞外亮度信息L20、车速信息V、车辆位置Q、隧道肉眼可视距离信息S等计算出隧道各段的照明亮度以及雾灯的开关方案,并形成相应指令,根据调光指令控制各路灯的照明功率、雾灯开关。本发明对隧道灯光控制系统做了改进及优化,实现隧道内没有车辆通行时隧道灯自动关闭,有车辆通行时自动打开,在车辆驶入隧道时,隧道灯光通过预设满足车辆在隧道行驶的特殊要求,保证车辆行驶安全,达到节能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1677512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2010411087.7
申请日:2020-05-15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竖井式引水隧道开挖方法。包括:在完成引水隧道上平段、下平段及部分弯段开挖支护后,依据隧道直径、设备安装及运行高度需求在保证反井钻机导井与隧道竖井结构线距离大于等于2m的条件下,使溜渣井轴线与竖井轴线形成大于零度的夹角θ,将反井钻机基础设计成与水平面夹角为θ,后续爆破采用一炮一设计原则进行设计布置。本发明解决了引水隧道受上、下弯段空间限制,为满足反井钻机安装及运行高度需求,需对上弯段及下弯段进行大量扩挖的问题;通过调整溜渣井轴线,使其与竖井轴线形成大于零度的夹角,以尽可能的实现反井钻机安装高度及运行高度要求,避免或减少了上、下弯段的扩挖及后期的回填,节约成本,缩短施工工期。
-
公开(公告)号:CN115435753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210982576.7
申请日:2022-08-16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1C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板倾斜度测量方法。由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步骤实现:测量装置包括控制器和设置于支架上的激光测距仪;支架包括:一平台,可绕一共同的轴向中心转动的两竖杆,设置于竖杆的激光测距仪,两竖杆顶端分别连接的水平横杆,各横杆设置水平移动的悬吊架,和悬吊架上的竖直信标;测量步骤通过收集竖直信标和模板的距离数据计算获得倾斜度。本发明设置两套悬吊架及竖直信标,采用激光测距仪进行测距,激光测距仪与竖直信标的高度可调,可在复杂情况的平台上近距离对表面附有各种装置的平面进行倾斜度测量,降低了装置对测量环境的要求;采用两激光测距仪同时测距,并求解待测平面的倾斜度,减小了由于仪器不正对待测平面引起的误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