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08772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398505.2
申请日:2022-04-15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四川大学
IPC: G01M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应变纤维的混凝土构件挠度实时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系统由设置于工字钢梁上、下两腿端面的横向智能纤维、工字钢梁纵向的纵向智能纤维、工字钢梁中部的竖向智能纤维构成的智能纤维监测梁,和数据接收器构成,构成的智能纤维监测梁敷设在距面板表面下0.5米处;方法包括监测系统的安装,数据的获取,数据的处理,数据的应用。本发明监测系统取消可动部件,显著提高信噪比,保证观测数据的长期可靠稳定,系统将面板土石高坝内部变形监测整合为网络一体化系统,实现变形观测的时空全覆盖,最大的应变量可达200%,大幅提高监测应用效率和价值;系统可方便地进行弯折和建立分支结构、树枝结构、网状结构等,实现对山体密集覆盖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4608772B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210398505.2
申请日:2022-04-15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四川大学
IPC: G01M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应变纤维的混凝土构件挠度实时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系统由设置于工字钢梁上、下两腿端面的横向智能纤维、工字钢梁纵向的纵向智能纤维、工字钢梁中部的竖向智能纤维构成的智能纤维监测梁,和数据接收器构成,构成的智能纤维监测梁敷设在距面板表面下0.5米处;方法包括监测系统的安装,数据的获取,数据的处理,数据的应用。本发明监测系统取消可动部件,显著提高信噪比,保证观测数据的长期可靠稳定,系统将面板土石高坝内部变形监测整合为网络一体化系统,实现变形观测的时空全覆盖,最大的应变量可达200%,大幅提高监测应用效率和价值;系统可方便地进行弯折和建立分支结构、树枝结构、网状结构等,实现对山体密集覆盖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3074631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110262956.9
申请日:2021-03-11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四川大学
IPC: G01B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持式三维激光扫描测量堆石坝试坑体积方法,先平整坝料面,放置套环,开挖试坑;然后根据试坑直径、深度,及堆填材料,确定点间距、激光颜色和扫描方式;再用手持式彩色三维扫描仪伸入试坑内部,按坑壁曲率由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扫描,并对得到的点云进行处理:去噪,精简,封装,填充,然后选取试坑模型顶部一圈环状区域,进行平面最佳拟合;最后把拟合平面作为xoy平面,z轴方向朝下;将整个试坑模型向xoy平面投影,投影区域即为积分区间S,计算试坑模型的小棱柱体的体积,相加得到整个试坑体积。本发明操作灵活简单,能够快速扫描各种类型试坑,获取高质量的点云数据,高效快速处理数据,精确计算试坑体积。
-
公开(公告)号:CN113074631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262956.9
申请日:2021-03-11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四川大学
IPC: G01B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持式三维激光扫描测量堆石坝试坑体积方法,先平整坝料面,放置套环,开挖试坑;然后根据试坑直径、深度,及堆填材料,确定点间距、激光颜色和扫描方式;再用手持式彩色三维扫描仪伸入试坑内部,按坑壁曲率由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扫描,并对得到的点云进行处理:去噪,精简,封装,填充,然后选取试坑模型顶部一圈环状区域,进行平面最佳拟合;最后把拟合平面作为xoy平面,z轴方向朝下;将整个试坑模型向xoy平面投影,投影区域即为积分区间S,计算试坑模型的小棱柱体的体积,相加得到整个试坑体积。本发明操作灵活简单,能够快速扫描各种类型试坑,获取高质量的点云数据,高效快速处理数据,精确计算试坑体积。
-
公开(公告)号:CN113465524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110575850.4
申请日:2021-05-26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四川大学
IPC: G01B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点云数据的土石坝填筑实时坝面变形监测方法。包括:使用多套三维激光扫描仪在不同控制点采集土石坝坝面点云数据;相邻扫描区域重叠30%面积;使用点云数据分析程序对数据进行解算和拼接;基于三角网曲面建模方法分别对获得的点云数据进行网格化,得到高分辨率的坝体数字高程模型;选出待比较的两期坝面数字高程模型,对同名点进行位移计算分析,得到坝面变形实时信息。本发明充分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优势应用于土石坝的变形监测,获取三维激光扫描仪高密度的坝面点云数据实现全域微形变无接触感知;通过对施工期不同时段建立的全面实景模型进行对比,更全面的更直观的监测坝面的变形趋势。
-
公开(公告)号:CN113465524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575850.4
申请日:2021-05-26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四川大学
IPC: G01B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点云数据的土石坝填筑实时坝面变形监测方法。包括:使用多套三维激光扫描仪在不同控制点采集土石坝坝面点云数据;相邻扫描区域重叠30%面积;使用点云数据分析程序对数据进行解算和拼接;基于三角网曲面建模方法分别对获得的点云数据进行网格化,得到高分辨率的坝体数字高程模型;选出待比较的两期坝面数字高程模型,对同名点进行位移计算分析,得到坝面变形实时信息。本发明充分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优势应用于土石坝的变形监测,获取三维激光扫描仪高密度的坝面点云数据实现全域微形变无接触感知;通过对施工期不同时段建立的全面实景模型进行对比,更全面的更直观的监测坝面的变形趋势。
-
公开(公告)号:CN11901586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251474.3
申请日:2024-09-0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施工工作面喷淋降尘降氡设备,包括设置于一移动小车平台上的除氡室、喷淋机构、废液回收室、数据采集模块;废液回收室底部为换气槽,两侧壁设置夹层结构的废液置换气出口,顶部盖板中部设置尾气出口;除氡室置于废液回收室底部,室底部设置风机并通过进气口与外部联通,上方设置物料盘,盖板设置出气口,侧壁设置引气管;喷淋机构设置于储液室顶部、除氡室圆筒形容器上方,包括多个喷头。本发明通过在物料盘上放置活性炭,结合喷淋除氡剂,可显著提高氡气去除效率;系统可进行除氡、废液回收及初步后处理,采用夹板结构的出气口,利用液位自动封闭换气槽与储液室,实现回收及初步后处理,避免二次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220036104U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20945571.7
申请日:2023-04-2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面板爬模施工系统,包括模板系统、移动系统和智能控制系统;模板系统包括模板组成和模板升降装置,移动系统包括模板系统支撑机构和爬升机构,智能控制系统包括振动信号提取装置和数据处理器,振动信号提取装置与微机电拾振器信号连接,数据处理器与各驱动装置信号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并联设置带上下爬杆交替驱动实现爬模移动,稳定可靠;采用侧模、前支撑架、定位桩综合支撑,满足浇筑、拆模移动等施工需要,系统运行安全稳定;后处理采集铰链进行加固固定满足不同坡度面板的浇筑要求,适应性更广;嵌入了可伸缩附着式振捣臂,降低了手持移动式振捣臂施工时振捣不充分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同时也提高了工人作业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77915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23038.1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四川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T17/00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材料自然三维形状特征的颗粒堆积体仿真模型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制作自然颗粒仿真模型;将随机生成的三维坐标控制点赋予颗粒自然球度和圆度,以得到自然颗粒仿真模型;步骤2:制作颗粒堆积体仿真模型;将步骤1得到的自然颗粒仿真模型填充为离散元团块,通过离散元方法对离散元团块施加重力沉积,以得到颗粒堆积体仿真模型,本发明实现了建筑材料自然三维形状特征的颗粒堆积体的无前置扫描信息的快速仿真,为探究接触颗粒堆积体的微观几何特征对土木工程材料宏观力学性能提供坚实的基础,为高效生成具有精确接触信息的颗粒堆积体数据库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7721815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410037482.1
申请日:2024-01-10
Applicant: 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边坡支护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坑边坡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支护结构包括设置在边坡本体上的箱体,固定板设置箱体上远离边坡本体的一侧,边坡本体的底面沿箱体长度方向依次开设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第一滑槽靠近边坡本体设置,第一滑槽内等间隔滑动设置若干个第一固定机构,第二滑槽内等间隔滑动设置若干个第二固定机构,第二固定机构与固定板相适配;施工方法包括安装箱体,将箱体与边坡本体进行连接;安装固定板,将固定板分别与箱体和边坡本体进行连接;安装第一固定机构,通过第一固定机构对固定板进行固定;安装第二固定机构,通过第二固定机构对固定板进行固定,可以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