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电力线路巡检的协同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30864B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310752586.2

    申请日:2013-12-31

    IPC分类号: H02G1/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机电力线路巡检的协同控制方法,包括在无人机电力线路巡检中的电力线外侧转弯阶段和电力线内侧转弯阶段的控制步骤;其中,所述电力线内侧转弯阶段的控制步骤又包括拐角大于90度和拐角小于90度时的控制步骤。本发明无人机电力线路巡检的协同控制方法,在无人机电力线路巡检的电力线外侧转弯和电力线内侧转弯两个重要阶段,实行了自动数据采集任务执行的协同控制。除此之外,借助本发明还可以进一步对沿线飞行、任务起始、任务暂停和任务结束四个阶段进行无人机的协同控制。本发明可以协调沿电力线路通道飞行的无人机多传感器任务的执行和状态监控,用于电力部门输电线路安全巡检的数据采集,大大提高输电线巡检效率。

    无人机电力线路巡检的协同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44390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310753319.7

    申请日:2013-12-31

    IPC分类号: G05B19/418

    CPC分类号: Y02P90/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机电力线路巡检的协同控制方法,包括:地面测控计算机向无人机发送控制指令;主控程序接收控制指令并进行解码;如果为传感器操作指令,则主控程序将传感器操作指令转发至传感器控制程序;传感器控制程序对传感器操作指令进行解码,并执行传感器操作指令;执行完成之后,传感器控制程序返回操作状态信息至主控程序;主控程序向地面测控计算机发送操作状态信息。本发明实现了无人机电力线路巡检时各个机载传感器的控制程序与主控程序之间,以及主控程序与地面控制程序之间的集成与通讯。本发明可以协调多传感器任务的执行和状态监控,用于电力部门输电线路安全巡检的数据采集,大大提高输电线巡检效率。

    无人机电力线路巡检的协同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44390A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310753319.7

    申请日:2013-12-31

    IPC分类号: G05B19/418

    CPC分类号: Y02P90/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机电力线路巡检的协同控制方法,包括:地面测控计算机向无人机发送控制指令;主控程序接收控制指令并进行解码;如果为传感器操作指令,则主控程序将传感器操作指令转发至传感器控制程序;传感器控制程序对传感器操作指令进行解码,并执行传感器操作指令;执行完成之后,传感器控制程序返回操作状态信息至主控程序;主控程序向地面测控计算机发送操作状态信息。本发明实现了无人机电力线路巡检时各个机载传感器的控制程序与主控程序之间,以及主控程序与地面控制程序之间的集成与通讯。本发明可以协调多传感器任务的执行和状态监控,用于电力部门输电线路安全巡检的数据采集,大大提高输电线巡检效率。

    无人机电力线路巡检的协同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30864A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310752586.2

    申请日:2013-12-31

    IPC分类号: H02G1/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机电力线路巡检的协同控制方法,包括在无人机电力线路巡检中的电力线外侧转弯阶段和电力线内侧转弯阶段的控制步骤;其中,所述电力线内侧转弯阶段的控制步骤又包括拐角大于90度和拐角小于90度时的控制步骤。本发明无人机电力线路巡检的协同控制方法,在无人机电力线路巡检的电力线外侧转弯和电力线内侧转弯两个重要阶段,实行了自动数据采集任务执行的协同控制。除此之外,借助本发明还可以进一步对沿线飞行、任务起始、任务暂停和任务结束四个阶段进行无人机的协同控制。本发明可以协调沿电力线路通道飞行的无人机多传感器任务的执行和状态监控,用于电力部门输电线路安全巡检的数据采集,大大提高输电线巡检效率。

    电力线路巡检的搭载平台

    公开(公告)号:CN203672397U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320759668.5

    申请日:2013-11-26

    IPC分类号: G01D11/30

    摘要: 一种电力线路巡检的搭载平台,包括吊舱框架和安装架,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均为缕空设置,第一侧板通过连接梁与第二侧板连接,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均设置有搭载平台连接法兰,隔框加强筋位于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隔框加强筋与连接梁连接,第一侧板、第二侧板、连接梁和隔框加强筋形成固定区域,安装架分别与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隔框加强筋连接。将各传感器设备集中安装于固定区域,布局紧凑,侧板采用缕空设置,有利于减小载荷重量,符合无人飞行器对载荷尺寸和重量要求。采用隔框加强筋,可为固定各传感器设备提供安装支撑,有利于加强吊舱框架结构,保证吊舱框架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实现搭载多种传感器设备,满足进行电力巡检的作业需求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