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248567B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610776557.3
申请日:2016-08-3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压计量箱典型环境检测方法,包括现场运行检测和户外静置检测;试验中选取多种低压计量箱,在现场运行检测中进行环境数据、箱体内部环境数据、箱体外观和温升数据监测,得到多指标影响规律和极端环境条件下的指标变化趋势;在户外静置检测中将低压计量箱暴露于典型环境中一段时间,对暴露前、后的低压计量箱进行材质试验,并验证低压计量箱内金属零件腐蚀情况,从而对低压计量箱材质进行性能变化评估。本发明充分模拟低压计量箱在自然条件下的变化过程,通过长时间的现场实负荷运行和户外静置测试,积累大量试验数据,有助于开展多个老化因子之间相互关联规律的研究和各环境因子对低压计量箱综合作用效果的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6248567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776557.3
申请日:2016-08-3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压计量箱典型环境检测方法,包括现场运行检测和户外静置检测;试验中选取多种低压计量箱,在现场运行检测中进行环境数据、箱体内部环境数据、箱体外观和温升数据监测,得到多指标影响规律和极端环境条件下的指标变化趋势;在户外静置检测中将低压计量箱暴露于典型环境中一段时间,对暴露前、后的低压计量箱进行材质试验,并验证低压计量箱内金属零件腐蚀情况,从而对低压计量箱材质进行性能变化评估。本发明充分模拟低压计量箱在自然条件下的变化过程,通过长时间的现场实负荷运行和户外静置测试,积累大量试验数据,有助于开展多个老化因子之间相互关联规律的研究和各环境因子对低压计量箱综合作用效果的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9767061A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811487255.X
申请日:2018-12-0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能表失效率的评估方法,包括:获取电能表的失效数据;根据失效数据特性与模型复杂度,选取对应的B样条基函数阶数;根据电能表故障数据的分布选择对应的似然函数,将B样条函数嵌入贝叶斯模型中,建立层次贝叶斯B样条模型;将清理噪声点后的有效数据进行规一化处理后,作为所述模型的输入数据,对所述模型进行训练;根据电能表的失效数据,通过所述模型预估所述电能表的失效率,解决了现有的数据融合可靠性方法存在分析结果不完善,模型不确定,小样本下易欠拟合等问题,难以同时兼顾准确性与全面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767061B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1811487255.X
申请日:2018-12-0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能表失效率的评估方法,包括:获取电能表的失效数据;根据失效数据特性与模型复杂度,选取对应的B样条基函数阶数;根据电能表故障数据的分布选择对应的似然函数,将B样条函数嵌入贝叶斯模型中,建立层次贝叶斯B样条模型;将清理噪声点后的有效数据进行规一化处理后,作为所述模型的输入数据,对所述模型进行训练;根据电能表的失效数据,通过所述模型预估所述电能表的失效率,解决了现有的数据融合可靠性方法存在分析结果不完善,模型不确定,小样本下易欠拟合等问题,难以同时兼顾准确性与全面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059357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1910208116.7
申请日:2019-03-1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15 , G06F18/213 , G06N3/0455 , G06N3/082 , G06N3/088 , G06N3/09 , G06N3/084 , G06N3/0985 , G01R3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编码网络的智能电能表故障分类检测方法及系统,包括:对获取的智能电能表的历史检测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初始化设置自编码网络模型的参数;在训练集中选取样本数据输入到所述自编码网络模型中,以获取信号特征输入到分类器中进行分类,并根据分类结果进行迭代训练;根据测试集的分类结果不断调整所述自编码网络模型参数,以确定自编码网络模型的最优参数;利用所述最优参数对应的自编码网络模型对智能电能表的故障进行分类检测。本发明采用深度降噪自编码网络对采集的信号进行无监督地特征提取,能够实现故障信号的快速准确分类,有助于提升智能电能表的故障识别能力,相比传统方法具有较强的抗噪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059357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910208116.7
申请日:2019-03-1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编码网络的智能电能表故障分类检测方法及系统,包括:对获取的智能电能表的历史检测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初始化设置自编码网络模型的参数;在训练集中选取样本数据输入到所述自编码网络模型中,以获取信号特征输入到分类器中进行分类,并根据分类结果进行迭代训练;根据测试集的分类结果不断调整所述自编码网络模型参数,以确定自编码网络模型的最优参数;利用所述最优参数对应的自编码网络模型对智能电能表的故障进行分类检测。本发明采用深度降噪自编码网络对采集的信号进行无监督地特征提取,能够实现故障信号的快速准确分类,有助于提升智能电能表的故障识别能力,相比传统方法具有较强的抗噪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226168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702600.1
申请日:2016-08-2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自动化弯曲试验装置及方法,通过机械的反复操作减少了人工的劳动强度,且增加效率、减少成本。所述装置包括,机械吸持装置,用于实现待测样条的抓取、待测样条编号识别和待测样条的参数测量;进料转盘,用于放置所述待测样条,并自动将试样槽对准机械吸持装置;弯曲试验机,用于实现跨距的自动调整和所述待测样条的弯曲试验;出料转盘,用于放置经过弯曲试验后的样条,并自动将试样槽对准机械吸持装置;还包括视觉控制系统,用于对所述机械吸持装置进行控制,以使得机械吸持装置能够准确识别待测样条的中心位置并利用机械吸取装置顶部的吸盘进行抓取动作。
-
公开(公告)号:CN105301296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1510848722.7
申请日:2015-11-27
IPC: G01R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压计量箱带电插拔接插件,所述接插件固定在低压计量箱内,用于安装电能表;所述接插件包括侧部固定有接插件柱体的接插件底座,所述接插件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接插件底座上的绝缘防护件;所述绝缘防护件包括绝缘防护本体和连接所述绝缘防护本体的可弹出至所述绝缘防护本体外或退回至所述绝缘防护本体内的绝缘防护板;当所述绝缘防护板弹出至所述绝缘防护本体外时,将所述接插件柱体覆盖。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进行低压计量箱接插件的带电插拔,方便作业人员不断电进行检修、换表等工作,可有效降低因检测停电给用户带来的不便,有效解决因过失导致触及带电部件而产生的人身安全事故,还可为计量箱防窃电增添一道防御。
-
公开(公告)号:CN108107801A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810108019.6
申请日:2018-02-0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5B19/0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9/0428 , G05B2219/24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对计量箱进行智能防护的系统及方法,包括:计量箱智能监测模块,用于对计量箱的运行状态数据进行在线监测确定异常事件,并将所述异常事件加密后上报远程控制主站;其中,所述计量箱智能监测模块,包括:电子锁控制单元、摄像采集单元、RFID射频标签读取单元、直流磁场监测单元、高频磁场监测单元、温湿度监测单元、进线电流测量单元、安全密钥控制单元和CPU控制单元;远程控制主站,用于通过后台或移动终端下发控制命令对计量箱进行安全控制。本发明全方位实现了计量箱运行环节的运行状态数据在线监测、远程控制和异常事件上报,全面支撑智能用电,能够有效地降低窃电风险,大幅降低线路非正常损耗,减少了现场运行设备的损坏。
-
公开(公告)号:CN106044046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599950.X
申请日:2016-07-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G13/00 , B65G47/914 , B65G2201/02 , B65G2203/04 , G01R35/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运输系统和测试系统及检测方法,采用自动上下料的方式,自动输送工件至各个测试工位从而自动完成各项测试。本发明不但简化了试验流程,减少了人员和时间消耗,降低了检验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试验效率,而且避免由检测人员主观判断引起的检测结果不符问题,加强了检测过程的客观性,有利于检测工作的公平、公正和公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