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335010A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711367647.8
申请日:2017-12-1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15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电出力时间序列建模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目标风电场和与其相邻的风电场的历史风电出力数据;根据历史风电出力数据,计算目标风电场与相邻风电场的相关性系数,得到相关性系数集合;根据所述相关性系数集合生成模拟风电出力时间序列。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计算目标风电场与相邻风电场的相关性系数确定建模所需的样本风电场,既考虑了风电出力的时序性、波动性,又体现了风电出力在空间上的相关性,提高了风电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335010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1711367647.8
申请日:2017-12-1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电出力时间序列建模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目标风电场和与其相邻的风电场的历史风电出力数据;根据历史风电出力数据,计算目标风电场与相邻风电场的相关性系数,得到相关性系数集合;根据所述相关性系数集合生成模拟风电出力时间序列。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计算目标风电场与相邻风电场的相关性系数确定建模所需的样本风电场,既考虑了风电出力的时序性、波动性,又体现了风电出力在空间上的相关性,提高了风电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805388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311225.7
申请日:2018-04-0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李湃 , 王伟胜 , 刘纯 , 黄越辉 , 王跃峰 , 许晓艳 , 礼晓飞 , 张琳 , 杨硕 , 戚永志 , 许彦平 , 李驰 , 王晶 , 张楠 , 白婕 , 周建华 , 罗拓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未来年负荷时间序列场景的确定方法和装置,首先确定未来年每日的日负荷特性指标的边缘概率分布、历史年日负荷特性指标误差的相关系数矩阵和未来年每日的日负荷特性指标;然后确定未来年每日的日负荷时间序列场景,最后确定未来年负荷时间序列场景。本发明考虑了历史负荷特性指标的随机性和相关性因素,生成一系列不同的未来年负荷时间序列场景,能够适应新能源消纳能力计算需要。本发明基于未来年每日的日负荷特性指标得到的未来年每日的日负荷时间序列场景具有相近的日负荷特性指标,并且其休息日曲线和工作日曲线均与相应的历史负荷相一致,保证了所生成的未来年负荷时间序列场景的合理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805388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1810311225.7
申请日:2018-04-0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李湃 , 王伟胜 , 刘纯 , 黄越辉 , 王跃峰 , 许晓艳 , 礼晓飞 , 张琳 , 杨硕 , 戚永志 , 许彦平 , 李驰 , 王晶 , 张楠 , 白婕 , 周建华 , 罗拓
IPC: G06Q10/063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未来年负荷时间序列场景的确定方法和装置,首先确定未来年每日的日负荷特性指标的边缘概率分布、历史年日负荷特性指标误差的相关系数矩阵和未来年每日的日负荷特性指标;然后确定未来年每日的日负荷时间序列场景,最后确定未来年负荷时间序列场景。本发明考虑了历史负荷特性指标的随机性和相关性因素,生成一系列不同的未来年负荷时间序列场景,能够适应新能源消纳能力计算需要。本发明基于未来年每日的日负荷特性指标得到的未来年每日的日负荷时间序列场景具有相近的日负荷特性指标,并且其休息日曲线和工作日曲线均与相应的历史负荷相一致,保证了所生成的未来年负荷时间序列场景的合理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039717A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711131169.0
申请日:2017-11-1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端柔性直流电网中换流站的容量配置方法和装置,先获取多端柔性直流电网中各个换流站的配置容量,然后根据以多端柔性直流电网中换流站总配置容量最小为目标的换流站的容量优化模型确定换流站的最优配置容量,能够得到换流站的最优配置容量,过程简单,且难度较小。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所提到的约束条件能够基于新能源发电出力对换流站配置容量进行优化,尽可能的减小因新能源发电出力的随机波动性对换流站配置容量的影响;并且本发明通过换流站的容量优化模型确定换流站的最优配置容量,降低了多端柔性直流电网的建设成本,能够提高新能源消纳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51895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285419.6
申请日:2024-09-1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IPC: H02J3/46 , H02J3/00 , G06Q10/0631 , G06Q10/063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集中式和分布式新能源不确定性的日前限电分解方法。其中,方法包括:分析集中式新能源以及分布式新能源历史预测误差分布,确定在不同置信度下的可信出力预测区间;根据可信出力预测区域确定逐时刻集中式新能源以及分布式新能源纳入平衡比例;根据分布式新能源的运营主体、设备状态及承载力因素,计算分布式新能源逐层级的可调节空间;根据纳入平衡比例、建立的电网运行约束条件以及电网运行目标函数,优化各类电源开机,得到新能源总弃电功率;基于逐层级分布式新能源的可调节空间、新能源总弃电功率,确定逐层级分布式新能源的日前限电分解。
-
公开(公告)号:CN11944377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277219.6
申请日:2024-09-1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5 , G06Q50/06 , G06N3/0475 , G06N3/094 , G06F18/24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电力系统平衡风险量化评估方法及装置,包括:利用预先训练的条件生成对抗网络生成新能源出力场景;针对所述新能源出力场景构建电力平衡优化模型,并对所述电力平衡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所述新能源出力场景下的供电不足电量;基于各新能源出力场景下的供电不足电量进行电力系统平衡风险评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科学评估电力系统的供电不足和消纳风险,为解决未来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后的电力供应安全问题提供技术支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739277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769182.2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时空尺度新能源可用能力的评估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电网规划和调度运行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针对目标区域内电网,构建出所述目标区域电网多时空尺度的新能源发电出力序列;根据所述新能源发电出力序列,计算出所述目标区域电网内新能源的可用能力;根据所述新能源的可用能力,计算出所述目标区域电网内多时空尺度的新能源可用能力。本发明可根据发电出力序列,直接确定新能源的可用能力,进而更够更好的对新能源进行调度和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7728508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428538.8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IPC: H02J3/46 , G06Q30/018 , G06Q10/04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优化运行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电力系统碳排放的优化控制方法及装置,包括:求解预先构建的电力系统碳排放优化模型,得到优化结果;基于所述优化结果,得到电力系统碳排放的优化控制方案;其中,所述优化结果包括:各类机组的发电碳排放、各类机组的启停碳排放、各类机组的出力、火电机组的开机数量、水电机组的开机数量、火电机组的开机运行状态中的至少一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简化电力系统碳排放优化模型以大大提高计算的速度,优化计算后可以得到全网的最优碳排放与火电机组最优碳排放的发电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17728429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427346.5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14 , G06Q50/06 , G06F18/213 , G06F18/20 ,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考虑可调节负荷运行特性的新能源生产模拟方法和系统,包括:基于电网中可调节负荷的运行数据,通过预先构建完成的可调节负荷模型得到各个分区的可调节负荷的运行特性;基于各个分区的可调节负荷的运行特性,构建电网的可调节负荷曲线;将可调节负荷曲线纳入现有的新能源时序生产仿真模型中,从而开展新能源时序生产模拟;所述可调节负荷模型,基于可调节负荷的功率约束和电量约束构建,本发明专利申请通过电网的可调节负荷的运行数据得到可调节负荷的运行特征,并建立可调节负荷曲线,最后其并入现有的新能源生产仿真模型从而进行模拟,从而解决了新能源时序生产模拟仿真技术无法考虑可调节负荷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