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7479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40890.7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国网电力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G1/04 , H02J13/00 , G05B19/04 , H04L67/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源参数感知的架空输电线路放线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传感子系统,采集放线滑车的载荷及位姿、走板的位姿及地理定位、放线段观测档导线的弧垂,作为现场放线过程的参数感应量;网络子系统,通过无线自组网对传感子系统采集的参数感应量进行整合得到多设备参数值,并将多设备参数值传输到执行子系统;执行子系统,对获得的多设备参数值进行判定,通过牵张设备自动出力调节,实现基于多源参数感知的架空输电线路导线自动展放。
-
公开(公告)号:CN11948275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271116.9
申请日:2024-09-11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氢电耦合系统有功装置配置的方法及系统,属于有功配置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确定氢电耦合系统进行有功装置配置的限制因素;选择出所述氢电耦合系统的具体典型运行方式数据,在所述具体典型运行方式数据下,基于所述限制因素,配置新能源机组装机容量及新能源机组出力;在所述具体典型运行方式数据下,基于限制因素,对所述配置完新能源机组装机容量及新能源机组出力的氢电耦合系统,进行仿真计算,对所述仿真结果进行判断,根据判断结果,输出配置方案;以所述配置方案对所述氢电耦合系统进行有功装置配置。本发明能够对氢电耦合系统进行合理的有功配置,确保了氢电耦合系统并网后不会出现运行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9231374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310789470.X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G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组合式导线牵引装置,包括:均为管状结构的压接式牵引管和牵引管保护结构;所述压接式牵引管具有用于连接导线的端部的固定部;所述牵引管保护结构套设于所述压接式牵引管外部;所述牵引管保护结构材质为硬质材料。本发明的装置通过压接式牵引管对导线端部的固定和牵引管保护结构对压接式牵引管及其内部导线的保护,有效防止压接式牵引管过滑车时反复弯折进而导致导线断线、断丝等隐患的发生,充分考虑了特高压线路中导线截面覆盖性,实现了特高压线路导线的安全展放。
-
公开(公告)号:CN117945284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300489.8
申请日:2024-03-15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输电线路施工领域,公开一种输电线路组塔施工辅助吊装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双平臂落地抱杆、若干牵引装置和协同控制系统;双平臂落地抱杆包括对称设置在铁塔回转部上的两个抱杆平臂,抱杆平臂的内端与铁塔转动连接;两个抱杆平臂上分别滑动安装有第一小车和第二小车,第一小车上通过第一钢丝绳连接有第一钩,第二小车上通过第二钢丝绳连接有第二钩;若干牵引装置设置于地面;牵引装置中的一个或者多个通过控制绳连接吊件;协同控制系统,用于通过所述牵引装置控制控制绳张力。本发明通过设置协同控制系统,可以精确的控制牵引装置控制控制绳张力,解决人工拖拽控制绳时存在的控制精度低、安全风险高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242319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211716305.3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器视觉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大范围运动物体的高精度双目视觉测量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双目视觉测量设备拍摄的图像中被测物体对应的世界坐标;基于被测物体的运动状态以及被测物体对应的世界坐标预测拍摄下一帧图像时被测物体对应的世界坐标;调节双目视觉测量设备,直至所述拍摄下一帧图像时被测物体对应的世界坐标位置处位于双目视觉测量设备的拍摄图像中心区域;控制双目视觉测量设备进行拍摄,并基于双目视觉测量设备拍摄的图像对被测物体的位置和姿态进行测量。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无需进行图像拼接,采集更少的图像数据即可获得相同甚至更好的测量精度,因此数据计算量相对更小,测量效率相对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07221881B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1710453776.2
申请日:2017-06-1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G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线紧线装置及工艺,紧线装置包括:拉环、第一锁扣、第二锁扣和气囊;其中,所述第一锁扣和所述第二锁扣分别套接于所述气囊第一端内外两侧相对应的位置,用于锁紧所述气囊;所述气囊内开设有待张紧导线穿设的通道,所述第一锁扣与穿设于所述气囊的待张紧导线接触连接,用于在所述拉环对所述第一锁扣施加拉力时,紧固所述待张紧导线;所述气囊通过所述第一锁扣与所述拉环相连接,用于在所述拉环牵引待张紧导线时对所述待张紧导线施加径向压力。本发明中,装置的质量主要集中在第一锁扣、第二锁扣和拉环上,使得整体装置质量较轻,便于工人操作;并且由于气囊具有弹性,在紧线过程中能够防止导线受到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110009176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811599403.7
申请日:2018-12-2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输配电线路施工机具信息化现场监督检验方法,包括:获取被检验施工机具信息;基于为所述被检验施工机具预先设定的安全性能等级确定监督检验项目;基于所述监督检验项目对所述被检验施工机具进行监督检验;所述安全性能等级由施工机具安全风险值和施工机具故障率确定。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输配电线路工程进场施工机具监督检验工作效率较低,根据安全性能等级确定监督检验项目,对不必要的检查进行了减免,提高监督检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151178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0959181.4
申请日:2024-07-17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10/067 , G06Q50/06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制氢电解槽装机需求预测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确定待测电网的目标年份的新能源装机规划,并根据装机规划确定不同新能源出力组成场景下的新能源场站目标年份的出力曲线;根据预先构建的电力电量平衡分析数据模型以及出力曲线对待测电网进行电力电量分析,确定待测电网的调峰需求以及新能源消纳需求;根据预先构建的电力系统安全稳定仿真分析数据模型进行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分析,确定待测电网的新能源接纳极限出力以及稳定约束下新能源出力调整量累计值;根据电网调峰需求、新能源消纳需求以及新能源出力调整量累计值,确定待测电网多重约束下的新能源制氢电解槽装机需求预测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730757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698779.2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带张力电缆弯曲刚度测量方法与装置,包括:装卡加载装置、设置在装卡加载装置一侧的视觉测量模块和获取视觉测量模块的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处理的计算分析模块;装卡加载装置用于:连接试验电缆并对试验电缆施加载荷;视觉测量模块用于:采集试验电缆和装卡与加载模块的图像信息;计算分析模块用于:根据装卡加载装置对试验电缆施加的载荷以及试验电缆在不同横向和轴向载荷下的线型计算试验受力状态下电缆参数,从而计算试验电缆的弯曲刚度;实现不同规格尺寸电缆的弯曲刚度的测量,为电缆敷设施工的弯曲半径计算、侧压力求解等提供技术与数据支撑,提高侧压力调整及控制的精度,提升电缆的敷设施工质量和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7082557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106310.7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4W24/08 , H04B3/54 , H04B17/3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货运索道评估检验装置,包括基准站、移动站和接收终端,基准站置于索道上料点,移动站通过第一移动装置悬吊于货运索道,移动站用于采集索道评估数据,基准站分别与移动站和接收终端通信连接,用于将索道评估数据传输给接收终端,从而实现货运索道架设及运行情况的远程评估检验。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货运索道评估检验方法,根据移动站与基准站之间的信号传输需求将中继站通过第二移动装置悬吊于货运索道,中继站随移动站运动,由基准站、中继站和移动站组成自组网覆盖货运索道所经过区域,通过自组网将移动站采集的索道评估数据传输至接收终端,从而实现货运索道架设参数的远程评估检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