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668851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406056.2
申请日:2020-05-1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IPC: H02J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采暖负荷调节优化方法及装置,包括:将获取的电采暖负荷的负荷分配量代入负荷调节效率优化模型,获得各电采暖负荷的负荷调节效率初始值;基于各电采暖负荷的负荷调节效率初始值,利用负荷调节效率优化模型的对偶模型修正迭代求解过程中输入到负荷调节效率优化模型中的电采暖负荷的负荷分配量,并根据迭代求解过程中获得的各电采暖负荷的负荷调节量确定最优负荷调节方案;本发明通过对电采暖负荷的负荷调节效率进行优化获得最优负荷调控方案,解决了电采暖负荷增加导致的配电网末端电压低和负荷使用率不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667030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810371848.3
申请日:2018-04-24
Applicant: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预测模型的多元负荷控制方法,其技术特点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用电负荷进行分类;步骤2、确定系统控制目标、决策变量和相关的约束条件,形成多元负荷优化控制的预测模型;步骤3、确定每个控制周期的上下边界;步骤4、将原优化问题转化为每个时刻的子问题;步骤5、获取当下时刻的分布式能源出力,电价和可控负荷的相关数据;步骤6、将光伏出力在各类负荷中进行预分配;步骤7、通过李雅普诺夫优化方法对当下时刻的子问题进行求解,得到当下时刻的决策变量,从而形成决策变量队列;步骤8、更新时间到下一时刻,直到整个优化时间区间结束。本发明配电网的经济运行提供了一种成本更低、可行性更高的优化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8681744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348336.5
申请日:2018-04-18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K9/6219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数据划分的电力负荷曲线层次聚类方法,涉及电网领域,本发明基于聚类有效性评价函数DBI,针对电力负荷曲线数据,运用基于数据划分的层次聚类算法对其聚类,同时运用设置阈值的方式进一步减少聚类时间;本发明由于采用了将整体数据划分为若干子集再分别聚类的方法,将电力负荷曲线的聚类时间大幅度缩短,且多次实验表明,当以DBI指数评价聚类质量,基于数据划分的层次聚类算法总体上较传统层次聚类算法的聚类质量提高了约3%。
-
公开(公告)号:CN108681744B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1810348336.5
申请日:2018-04-18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数据划分的电力负荷曲线层次聚类方法,涉及电网领域,本发明基于聚类有效性评价函数DBI,针对电力负荷曲线数据,运用基于数据划分的层次聚类算法对其聚类,同时运用设置阈值的方式进一步减少聚类时间;本发明由于采用了将整体数据划分为若干子集再分别聚类的方法,将电力负荷曲线的聚类时间大幅度缩短,且多次实验表明,当以DBI指数评价聚类质量,基于数据划分的层次聚类算法总体上较传统层次聚类算法的聚类质量提高了约3%。
-
公开(公告)号:CN119537945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595889.2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镇江供电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18/214 , G06F18/27 , G06N3/0455 , G06N3/0475 , G06N3/042 , G06N3/0464 , G06N3/094 , G06N3/04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物理模型与生成对抗网络融合的空调负荷生成方法,其能够实现空调负荷的动态生成能力,该生成能力可依照不同空调的大小、型号、环境等特征进行变化,动态适应空调负荷的生成,本方法支持空调负荷生成的精度纠正能力,利用生成对抗网络结合模型驱动的生成方法一方面可利用构造的物理模型进行负荷预测,另一方面可利用数据驱动的方式进行模型的纠偏,从而保障空调负荷生成的精度,本方法将物理模型与生成对抗网络的数据驱动模型相结合,提供了物理上的可解释性,对未知的数据可进行生成,从而更好的满足空调负荷仿真的需求,也可以更好的支撑空调负荷特性的分析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6777704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632037.5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资金集约中心、计量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煤自备电厂的碳排放量监测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包括:采集燃煤自备电厂的锅炉燃煤数据、脱硫数据和购电数据;基于所述锅炉燃煤数据、脱硫数据和购电数据,通过对应的碳排量计算式,计算燃煤自备电厂的燃煤碳排量、脱硫碳排量和用电碳排量;对所述燃煤碳排量、脱硫碳排量和用电碳排量求和,获得燃煤自备电厂的总碳排放量;本发明通过碳排量计算式计算出燃煤自备电厂的燃煤碳排量、脱硫碳排量和用电碳排量相比于现有技术以排放因子法为主的发电企业碳排放总量计算体系,计算周期较短,误差较小。
-
公开(公告)号:CN115864364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340249.8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需求侧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用户参与需求响应的运行策略规划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用户参与需求响应的特性参数;将所述用户参与需求响应的特性参数代入预先构建的资源库管理优化模型并求解,得到优化结果;基于优化结果,得到用户参与需求响应的运行策略;其中,用户参与需求响应的特性参数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种:光伏板面积、光电转换效率、太阳光辐射强度、用户侧允许转移的最大负荷、当前电价;优化结果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种:用户参与需求响应的负荷转移量、当前修整的电价。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优化了需求响应策略,有效地提高了需求响应资源的运行效果,促使需求响应资源管理者实现收益最大化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5330106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440070.3
申请日:2022-04-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调度方法及装置,包括:求解预先构建的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调度模型,得到综合能源系统的调度负荷量;利用所述综合能源系统的调度负荷量对综合能源系统进行能源调度。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提出了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调度模型,能够解决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运行问题,从而为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运行提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5034433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454991.5
申请日:2022-04-2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宫飞翔 , 田世明 , 陈宋宋 , 覃剑 , 赵立业 , 徐玉婷 , 张海静 , 张爱群 , 何胜 , 孙贝贝 , 潘明明 , 陈珂 , 薛一鸣 , 阮文骏 , 齐路 , 黄伟 , 孙腾 , 谢尊辰
Abstract: 一种居民侧负荷基线测算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获取居民侧用户负荷数据;基于所述居民侧用户负荷数据结合预先构建的灰色预测模型,得到用户负荷数据的预测值;在确定出所述用户负荷数据与所述预测值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时,采用插值误差根据所述用户负荷数据和所述用户负荷数据的预测值对所述用户负荷数据的预测值进行修正,得到需求响应期的基准负荷;其中,所述灰色预测模型是基于居民侧用户负荷数据结合鉴别负荷数据之间发展趋势的相异程度的灰色预测法构建的。本发明采用灰色预测模型得到负荷数据的预测值,并结合差值误差对预测值进行修正,得到了能满足居民侧的负荷基线测算的实际应用需求的负荷基线。
-
公开(公告)号:CN113612236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0653488.8
申请日:2021-06-1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宁供电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Inventor: 宫飞翔 , 陈宋宋 , 纪鹏志 , 张凯 , 张然 , 刘宗杰 , 张海静 , 王瑞琪 , 李德智 , 田世明 , 韩凝晖 , 徐玉婷 , 石坤 , 潘明明 , 赵文扬 , 张明强 , 廖思阳 , 徐箭 , 谢尊辰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业负荷需求侧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矿热炉和储能协同配合的调频容量确定方法及装置,旨在解决矿热炉和工业园区储能装置协同配合参与电网调频响应的技术问题。包括:基于储能装置的充放电功率确定储能装置的可调容量;基于矿热炉的有功功率及冶炼阶段最小有功功率限制确定矿热炉的可调容量;利用所述储能装置的可调容量、矿热炉的可调容量以及工业负荷参与电网调频响应的功率确定矿热炉和储能装置协同配合参与电网调频响应时矿热炉的调节功率和储能装置的调节功率。该方案能够增加负荷侧可调容量,减轻发电机侧压力,实现源网荷储协同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