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3935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412919.X
申请日:2025-04-03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1 , G06F18/25 , G06N3/0895 , G06N3/0985 , G06N3/094 , G06N3/045 , G06N3/047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随钻围岩分类与识别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涉及地质勘探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收集不同随钻围岩类别的围岩数据,并建立引入动态预处理器和对比学习引擎的初始模型;利用围岩数据对初始模型进行训练;直到初始模型满足预设的训练结束条件,将满足训练结束条件的初始模型确定为随钻围岩分类与识别模型;将获取的待分类随钻围岩数据输入至随钻围岩分类与识别模型中进行处理,得到待分类随钻围岩数据对应的分类信息;实现了对围岩数据的高效、精确分析,显著提升了地质勘探的速度和准确性;该方法不仅减少了对人工经验的依赖,降低了成本和工作量,还增强了模型的泛化能力和适应性,能够处理复杂多样的地质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9041927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453227.1
申请日:2024-10-17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掘进机转体技术领域,并公开一种大直径掘进机洞内转体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所述大直径掘进机洞内转体支护结构包括A区、洞门接口和B区;A区内设有第一拱盖支护结构,第一拱盖支护结构上设有用于掘进机转向的第一吊装件;门洞接口上设有门洞支护结构,且A区和B区通过门洞接口连通;B区设有第二拱盖支护结构,第二拱盖支护结构上设有用于掘进机转向的第二吊装件;相应地,第一吊装件与第二吊装件组成用于掘进机转向的承重导向线。所述施工方法用于所述大直径掘进机洞内转体支护结构。通过拱盖、下卧梁和锁脚锚杆相互配合,形成完整的上下支撑系统,有效提升了隧道整体的稳定性,防止掘进机转体过程中出现地层坍塌、位移等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902440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501466.X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武汉长盛煤安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深部岩体强度孔内外随钻联合测试装备及其测试方法,深部岩体强度孔内外随钻联合测试装备包括钻机、孔外钻参数测试单元、钻杆、孔内岩石强度测试单元、孔表地震波检波器、激光测距仪、控制处理单元和外部钻取装置。本发明通过孔内、孔外、孔表的随钻测试,分别实现离散的岩石强度、连续的岩石强度以及岩体纵波速度和岩体结构面的识别,并通过岩体结构面和岩石强度信息计算岩体强度参数,可用于随钻测量钻头实际钻入的岩体强度参数,有助于提升深部地下工程勘察的精确程度,为工程灾害风险评估和支护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
-
公开(公告)号:CN115797285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508051.6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盾构隧道接缝渗漏水的检测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涉及隧道接缝渗漏水检测领域,本发明通过提取图像数据的兴趣点特征确定包含检测对象特性的第一特征组,和可能包含检测对象特性的第二特征组,并由两个特征组中的兴趣点特征获取了检测对象和可能包含检测对象特性的轮廓信息,生成了对应的第一轮廓标签团和第二轮廓标签团,然后确定两个轮廓标签团中具备关联度的轮廓信息,从而得到了两个轮廓标签团的关联度分布结果,以此结果来标定图像数据具有关联度的特征,形成标定特征参数集,从而避免因图像的质量问题使得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受到影响,从而使得最终神经网络模型的检测精度得以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09667622B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811397412.8
申请日:2018-11-2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围岩长期变形灾害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属于地质灾害防治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用于解决隧道围岩长期变形灾害的控制系统以及控制方法。本发明通过设置相应的压力监测单元,可实时监测隧道围岩的压力情况;通过设置泄压单元,这样当监测到相应的围岩压力超过设定限值时,可通过相应的泄压槽口对泄压槽口内对应的岩体进行掏岩泄压,进而降低围岩压力,能有效地避免因围岩长期变形超压后引发的灾害问题。本发明在隧道施工完成后的长期运行期内监测和控制隧道围岩压力,而且本发明进行掏岩泄压作业施工比较方便,同时隧道也无需中断通行,对隧道的正常运行不会造成严重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9441470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593257.7
申请日:2018-12-2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护盾TBM掘进隧道围岩回弹值测试方法,属于TBM隧道施工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新的针对双护盾TBM掘进隧道围岩回弹值测试方法。本发明利用双护盾TBM掘进过程中管片上预留的回填孔,在相应管片安装完成并移走尾盾之后,且在吹填、灌浆前的时间间隙内,通过回弹仪并借助相应的延长杆,实现对回填孔孔底的岩体进行回弹值K测定,并根据所测定的回弹值K判定相应回填孔附近的围岩是否稳定。本发明具有测量方便、测量设备简单、测量结果直观,准确、测量过程无需停机也不会对隧道掘进施工产较大影响,可被广泛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46685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401711.X
申请日:2024-10-0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掘进机纠偏脱困结构和纠偏脱困方法,涉及全断面隧洞掘进施工技术领域;纠偏脱困结构包括设置在掘进方向前方的地下连续墙;所述地下连续墙限定出上端开口的封闭空腔结构,所述地下连续墙的所限定出的空腔顶部与地面相通,且所述地下连续墙的所限定出的空腔能够供纠偏脱困作业操作平台竖向通过;沿掘进方向,所述地下连续墙围相对的两侧依次设置有密封构体和易掘进构体,所述密封构体和所述易掘进构体均能够覆盖掘进断面,在掘进机刀盘穿过所述密封构体的状态下,所述密封构体能够密封掘进机盾体与所述地下连续墙间的空隙,能满足常压开仓纠偏脱的止水、气密性、安全性、工期和造价的需求。纠偏脱困方法基于前述的纠偏脱困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9047270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505498.7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28 , G06F30/13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富水砂卵石地层盾构始发加固范围计算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盾构始发加固范围的确定方式存在准确性较差的问题,方案主要包括:建立盾构始发加固的三维模型;获取施工段各地层的土体的物理参数;对三维模型中的各地层的土体单元赋予对应的物理参数并建立流‑固耦合模型;设置端头土体加固范围,对盾构始发前的三维模型进行静力分析,并平衡初始应力;对盾构始发进行模拟,得到地表沉降值和隧道竖向位移值;改变端头土体加固范围后,得到不同端头土体加固范围的地表沉降值和隧道竖向位移值;结合盾构隧道控制标准,获得最优端头土体加固范围。本申请提高了盾构始发加固范围计算的准确性,适用于富水砂卵石地层。
-
公开(公告)号:CN115961997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310138944.4
申请日:2023-02-2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F1/00
Abstract: 本发明水电站枢纽工程区交通隧道群通风控制方法,涉及水电站技术领域,通过将隧道平交点和/或污染物排放点作为通风节点,以通风节点对隧道洞室群划分区段,并分别计算各个施工时间段内各个分区段的交通污染物和开挖污染物,结合车辆运行路线和时间,确定出各个施工时间段各个区段所需设计需风量,以此确定风速、风向、风口和射流风机,并按照所需设计需风量进行通风,解决了现有技术水电站枢纽工程区交通隧道群通风不合适的问题,本发明适用于水电站建设交通隧道群通风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5952578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1587082.5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E21D9/06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砂卵石地层隧道下穿既有铁路变形影响分析方法,本方法通过结合强度折减数值计算模型得到的隧道整体安全系数、塌落拱数值计算模型得到的后建隧道的开挖对先建隧道影响安全系数以及精细化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得到的围岩变形与近接既有铁路与桥台的结构变形三种计算结果综合分析盾构隧道在砂卵石地层中对近接既有铁路的影响,解决了现有技术经验局限性较大的问题,并形成针对砂卵石地层中盾构隧道下穿既有铁路变形影响的成套分析方法达到节省人力物力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