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093907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1710417361.X
申请日:2017-06-0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罗明览
IPC: H02J3/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网中就地无功补偿技术,特别是一种自耦变压器调节无功容量的补偿装置,包括有转换选择开关K和有载分接开关Tf,自耦变压器包括有主绕组和调压绕组,匝数为NT的可调节的调压绕组独立于匝数为NG的不可调节的主绕组,利用两个绕组的相互关系,通过转换选择开关K实现调压绕组的同极性方向接入和反极性方向接入,使自耦变压器的额定电压UBe能很好地与国标、行标规定的电容器额定电压UCe相匹配,调节无功容量的能力能够达到所要求的6~7以上,同时即便在相同的自耦变压器容量SBe和容量调节能力M情况下,本发明的自耦变压器电磁容量只有现有技术方案的一半,相应的投资费用也可以下降将近一半,使得经济性能更为接近固定分组方法,却比固定分组方法的技术性能更优,使用寿命更长,整体性能大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523186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597211.1
申请日:2024-05-14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H02B1/56 , H01M10/613 , H01M10/627 , H01M10/655 , H01M10/6556 , H01M10/6561 , H01M10/6563 , H01M10/6568 , H01M50/264 , H01M50/244 , H01M50/251 , H01M50/291 , H01M50/242 , H01M10/42 , H02B1/50 , H02J3/32 , H02S10/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数字孪生储能站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数字孪生储能站复刻用的物理储能站,包括基站台、风能捕获机构、太阳能捕获机构和存储电站,所述存储电站内部的两侧均固定设有装配组件。本发明通过使得输入的冷却水流经换热组件的换热框中,利用布置在弹性气囊中的换热框以及换热框正面处的弹性膜,使得换热框中通入水流使得弹性膜膨胀,并快速吸收弹性气囊中的热量,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实际水冷的换热效果,另一方面通过间接接触的方式,保证了换热组件出现泄露时也不会影响到外部的电池组,利用弹性气囊实现泄露的保护,提高水冷换热效率,实现快速散热的同时有效规避泄露风险,平衡了散热和安全性,使用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7913682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153421.1
申请日:2024-02-0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电网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分布式发电的微电网配电站及其工作方法,包括电站箱,所述电站箱的内部设有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的上端延伸至电站箱的外侧。本发明通过同时多组分布式发电线缆同步夹紧定位,避免分别对各个线缆进行锁紧固定,整体操作便捷,夹持稳定效果好,避免脱离,同时配合稳定板上下夹持,将接线口封闭在密封空间,实现封闭保护,避免环境因素干扰腐蚀,同时配合稳定组件内置的存储气囊,在封闭的有限空间里出现接口处短路明火时,随着存储气囊烧毁破裂,利用自主泄露的二氧化碳气体填充封闭空间,实现迅速扑灭,在维持线缆稳定的同时,实现防腐保护和防火灭火,综合使用安全性高,稳定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9154372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272321.7
申请日:2024-09-1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38 , G06F16/901 , G06F16/906 , G06F18/20 , H02J3/00 , H02J3/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源管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应用于孤立海岛的光伏微电网的光伏逆变器,所述光伏逆变器包括:能源状态分类模块基于光伏电网电量和天气数据,提取温度和光照强度多项参数,进行数据分类,生成状态分类索引。本发明,通过隐马尔可夫模型预测孤立海岛光伏微电网中的能源状态,提升了能源管理的精确性。模型根据历史与实时天气数据分析能源产出,能够在天气变化导致能源产出波动时,提前调整储能系统和逆变器输出。允许系统在能源供应高峰期积极储能,在预测到低产出时节约使用,从而平衡能源供需,并最大化能源效率。此外,交直流互补动态调节系统通过实时监测数据驱动,自动选择能源转换路径。
-
公开(公告)号:CN11898383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038915.1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28 , H01M8/04664 , H01M8/04992 , H01M8/04537 , H02J3/00 , H02J13/00 , H02J15/00 , G06Q10/20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管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应用于孤立海岛微电网的燃料电池储能装置,装置包括能源输入模块、负载监控模块、能量输出调节模块、故障分析模块、健康管理模块、储能协调模块。本发明中,通过同步燃料电池性能的实时调整与电网负载需求,实施负载调整策略,动态调整输出功率和电流,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和响应速度,在故障预测和健康管理方面,通过精确分析燃料电池的运行参数和性能衰退趋势,不仅提前识别潜在故障点,还通过计算寿命和性能衰退率,优化维护计划,增强装置的可靠性和持续运行能力,提升孤立海岛微电网的稳定性和能源自主性,减少对外部燃料供应的依赖,同时降低环境影响,确保能源供应的连续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87338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597210.7
申请日:2024-05-14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数字扫描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数字孪生储能站建模用的无人机扫描装置,包括无人机本体,所述无人机本体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激光雷达,所述无人机本体底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的底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扫描摄像头。本发明通过利用水流的作用,实现收纳套的上下位移,即进行建模扫描时缓冲组件与无人机本体之间相互平行,此时不会对扫描摄像头的扫描过程造成影响,而在进行降落以及非建模扫描时,此时缓冲组件与无人机本体之间相互垂直,可实现降落缓冲,整个过程可自动调整,有效兼容了缓冲降落以及建模扫描过程,有效减少建模扫描时的干扰,缩短飞行路径,提高建模扫描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536770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717141.9
申请日:2024-06-04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30/0204 , G06Q50/06 , G06Q50/40 , H02J13/00 , H02J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应急储能充电站的集群控制方法,获取预设区域对应的交通信息以及客观调节信息,根据交通信息以及初始配置信息生成预设片区内移动式储能充电站的初始充电地点;根据客观调节信息生成预设片区内的移动式储能充电站的地点调节策略;根据地点调节策略在不同时间区段对预设片区内的初始充电地点进行调整,得到移动式储能充电站的最终充电地点。能够基于人口密集型场景中新能源的充电需求,综合已有的固定式储能充电站以及移动式储能充电站,兼顾配电网可靠性和经济性的需求,实现移动式储能充电站在应急供电和日常运行两种场景中的配置,同时能够对本地电力能源的负荷提供多元化的应用与服务,提高移动式储能充电站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523386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584765.8
申请日:2024-05-1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Rafflesia算法的复合储能优化配置方法,本方案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可用于多种储能优化配置的基于改进Rafflesia算法的复合储能优化配置方法;本方案提供的优化配置方法包括:通过构建基于二维混沌映射改进的Rafflesia算法的模型,求解储能容量优化模型,容量优化模型考虑储能系统经济性、自消纳能力和新能源渗透度,以系统等年值成本与年需求负荷总量之商最小为目标,本方案不仅实施可靠、且能够应对各类储能配置问题,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泛化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765634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754423.2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氢混合储能用管控装置及其管控方法,涉及电氢混合储能技术领域,包括:管控系统、再生能源系统、储能系统以及电网,所述管控系统用于将再生能源系统中的再生能源输送至电网或储能系统下,所述储能系统用于将电能转换为氢气,并将其储存,其中,管控系统包括监控子系统、分流调控模块、模拟测试模块。其解决现有的电‑氢混合储能管控系统无法对不同区域下的不同峰值密度以及不同区域下的地点需求状态进行管控,并且对电‑氢混合储能系统中设备模型不够完整精确,致使不同区域点位下峰值用电状态无法充分利用电氢混合储能优势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253736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77922.4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比较密度峰值聚类算法的分布式光伏功率波动平抑控制方法,本方案通过根据配电网功率波动平抑需求构建资源聚类控制指标体系,同时,还提出一种自动确定聚类中心的比较密度峰值聚类算法,将分布式资源聚合成若干集群;构建以经济性最优为目标、以功率波动率为耦合约束的配电网功率波动平抑控制模型,达到优化资源聚合体调控量,解决分布式光伏功率波动平抑困难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