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04592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1120664.8
申请日:2021-09-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PAN纺丝原液中凝胶粒子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将经过滤和脱泡处理的PAN纺丝原液制成PAN膜后,对所述PAN膜进行染色,再将染色的PAN膜置于显微镜下拍摄照片,最后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对所述照片进行图像处理读取到由凝胶粒子造成的染色异常点,并根据所述染色异常点获得PAN纺丝原液中凝胶粒子的数目和粒径。即该方法可以定量表征凝胶粒子的数目和粒径。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操作时间短,可以定量定型地分析凝胶粒子的形貌、尺寸和数量;有利于提高纺丝稳定性,对纺丝进行方案和效益预测,极具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872019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710331800.5
申请日:2017-05-11
Applicant: 中国石化仪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东华大学
IPC: G01N1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芳纶溶液中PPTA分子量的在线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计量泵、第一圆管、节流毛细管、第二圆管依次相连构成水平设置的流动通路,位于两端的计量泵入口和第二圆管出口分别旁接芳纶纺丝液输送管路,一个压差传感器分别连接第一圆管和第二圆管,另一个压差传感器连接节流毛细管。通过测定一系列已知特性粘度的PPTA在一定温度和浓度下的表观粘度,并通过数值拟合建立回归方程;由检测装置测量参数计算得到表观粘度后对照回归方程,可以推算出此时溶液中PPTA的特性粘度,再计算得到PPTA的粘均分子量。本发明可以实现芳纶生产线上实时的PPTA分子量监控,利于连续稳定生产,所需装置制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测量精度可以保证产品性质稳定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8603833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672475.9
申请日:2021-09-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东华大学
IPC: G01N15/075 , G01N15/0227 , G06V20/69 , G06T7/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PAN纺丝原液中凝胶粒子的方法。该方法将经过滤和脱泡处理的PAN纺丝原液制成PAN膜后,对所述PAN膜进行染色,再将染色的PAN膜置于显微镜下拍摄照片,最后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对所述照片进行图像处理读取到由凝胶粒子造成的染色异常点,并根据所述染色异常点获得PAN纺丝原液中凝胶粒子的数目和粒径。即该方法可以定量表征凝胶粒子的数目和粒径。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操作时间短,可以定量定型地分析凝胶粒子的形貌、尺寸和数量;有利于提高纺丝稳定性,对纺丝进行方案和效益预测,极具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872019B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1710331800.5
申请日:2017-05-11
Applicant: 中国石化仪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东华大学
IPC: G01N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芳纶溶液中PPTA分子量的在线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计量泵、第一圆管、节流毛细管、第二圆管依次相连构成水平设置的流动通路,位于两端的计量泵入口和第二圆管出口分别旁接芳纶纺丝液输送管路,一个压差传感器分别连接第一圆管和第二圆管,另一个压差传感器连接节流毛细管。通过测定一系列已知特性粘度的PPTA在一定温度和浓度下的表观粘度,并通过数值拟合建立回归方程;由检测装置测量参数计算得到表观粘度后对照回归方程,可以推算出此时溶液中PPTA的特性粘度,再计算得到PPTA的粘均分子量。本发明可以实现芳纶生产线上实时的PPTA分子量监控,利于连续稳定生产,所需装置制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测量精度可以保证产品性质稳定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3804592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111120664.8
申请日:2021-09-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东华大学
IPC: G01N15/0227 , G01N15/14 , G01N15/1429 , G01N1/28 , G01N1/30 , G06T7/00 , G06T7/13 , G06T1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PAN纺丝原液中凝胶粒子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将经过滤和脱泡处理的PAN纺丝原液制成PAN膜后,对所述PAN膜进行染色,再将染色的PAN膜置于显微镜下拍摄照片,最后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对所述照片进行图像处理读取到由凝胶粒子造成的染色异常点,并根据所述染色异常点获得PAN纺丝原液中凝胶粒子的数目和粒径。即该方法可以定量表征凝胶粒子的数目和粒径。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操作时间短,可以定量定型地分析凝胶粒子的形貌、尺寸和数量;有利于提高纺丝稳定性,对纺丝进行方案和效益预测,极具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350283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574782.3
申请日:2024-05-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东油气分公司
IPC: G06F30/27 , E21B43/16 , G06F18/21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页岩气藏注CO2提高采收率的选井方法,涉及页岩气开发技术领域,包括参数确定、CO2可注入性确定、CO2可增产性确定、CO2可封存性确定、页岩气井注CO2提高采收率主控因素确定、页岩气井注CO2提高采收率潜力预测模型建立、选井结论;本发明适用于各类型水力压裂改造后的页岩气水平井,指导生产中后期实施注CO2提高采收率技术的选井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2679635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1910994959.4
申请日:2019-10-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IPC: C08F10/00 , C08F110/06 , C08F4/659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型茂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使助催化剂与化合物A接触反应;S2使步骤S1得到的反应物与载体接触反应;S3使步骤S2得到的反应物与化合物B接触反应;S4将步骤S3得到的反应物与茂金属化合物接触反应,得到所述负载型茂金属催化剂。本发明通过在将助催化剂负载到载体上之前对其进行处理,以提高助催化剂的负载率,进而提高催化剂的性能。本发明制备的催化剂中Al的含量大于15重量%,过渡金属的含量为0.1‑0.3重量%,甲基铝氧烷的负载率大于70%,用于丙烯聚合反应中,性能良好,聚合活性明显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716599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110006794.2
申请日:2021-01-0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IPC: C08F210/14 , C08F230/08 , C08F4/6592 , C08L23/08 , C08L43/04 , C08J5/18
Abstract: 可有效地改善共聚性质,如润滑性、表面性能等。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烯烃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烯烃共聚物包括式(I)和式(II)所示结构单元:在式(I)中,m≧0,当m≠0时,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H、C1~C10的烷基、苯基或稠环芳香基,当m=0时,R1选自C1~C10的烷基,当m>1时,重复的R2相同或不同;在式(II)中,p≧0,R1、R2、R3、R4、R5、R6各自独立地选自H或C1~C10的烷基,其中,当p>1
-
公开(公告)号:CN113717304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010453790.4
申请日:2020-05-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IPC: C08F210/02 , C08F212/34 , C08F4/659 , C09K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乙烯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结构中含有式(I)所示结构单元和/或其衍生物以及式(II)所示结构单元:所述共聚物的数均聚合度x为20以上,在所述共聚物中,式(I)所示结构单元和/或其衍生物的摩尔百分数为0.1%以上。所述乙烯共聚物如下获得:原料单体在茂金属催化剂组合物存在下进行配位聚合,得到所述乙烯共聚物,其在紫外光照射激发下可以发出蓝色荧光,可以用作荧光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5869957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111144992.1
申请日:2021-09-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长岭分公司 , 湖南长炼新材料科技股份公司
IPC: B01J23/755 , B01J35/10 , C07C29/90 , C07C3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催化领域,公开了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烯烃环氧化反应的回收溶剂加氢精制的方法,该催化剂包括载体和负载于所述载体上的活性组分,所述活性组分为Ni和Cu;其中,所述催化剂中,Ni和Cu的摩尔比为0.5‑5:1。采用本发明的催化剂进行烯烃环氧化反应的回收溶剂的加氢精制,可基本脱除回收溶剂中的乙醛、过氧化氢和部分脱除二甲氧基乙烷,达到对该回收溶剂精制的目的。并能够实现每年节省蒸汽能耗15%以上。另外,避免了装置溶剂系统中二甲氧基乙烷的循环累积,大幅减少为了置换二甲氧基乙烷而补充的新鲜甲醇量,每年可节省原甲醇用量的50%以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