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08309C
公开(公告)日:2005-06-29
申请号:CN02155113.8
申请日:2002-12-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C07C209/02 , C07C209/36 , C07C209/38 , B01J2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还原硝基、亚硝基、偶氮或/和氧化偶氮化合物的催化剂,主要解决以往技术在还原硝基、亚硝基、偶氮或/和氧化偶氮化合物过程中,只能使用贵金属催化剂,使生产成本高,且偶氮或/和氧化偶氮化合物需额外分离后再氢化或使用骨架镍催化剂时,只能使用纯净原料,不能在强碱或强有机碱存在下反应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在骨架镍上负载稀土元素、选自磷、硫或硼中的至少一种以及选自锡、铝、钛、铋、砷、铬、钼、钨、镓、铜、或卤素中的至少一种助催化剂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还原硝基、亚硝基、偶氮或/和氧化偶氮化合物的工业生产中。
-
公开(公告)号:CN1192823C
公开(公告)日:2005-03-16
申请号:CN02112035.8
申请日:2002-06-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备二氢黄樟油素的催化剂,主要解决以往文献在制备二氢黄樟油素的过程中存在产物二氢黄樟油素的收率低,且耗用溶剂量较大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在骨架镍上负载硼和稀土元素以及选自铁、钴、铜、银、金或磷中的至少一种助催化剂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二氢黄樟油素的工业制备中。
-
公开(公告)号:CN1187120C
公开(公告)日:2005-02-02
申请号:CN02112437.X
申请日:2002-07-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B01J25/02 , C07C209/48 , C07C211/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制备苄胺的催化剂,主要解决以往技术中存在苯甲腈加氢催化制备苄胺过程中,苄胺收率不高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以骨架镍为主催化剂,添加稀土元素、选自铬或钨及其混和物以及选自钼、钛、锆、磷、铋、锡、硼、铝、镓或卤素中的至少一种助催化剂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苯甲腈催化加氢制备苄胺的工业生产中。
-
公开(公告)号:CN1467033A
公开(公告)日:2004-01-14
申请号:CN02112437.X
申请日:2002-07-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B01J25/02 , C07C211/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制备苄胺的催化剂,主要解决以往技术中存在苯甲腈加氢催化制备苄胺过程中,苄胺收率不高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以骨架镍为主催化剂,添加稀土元素、选自铬或钨及其混和物以及选自钼、钛、锆、磷、铋、锡、硼、铝、镓或卤素中的至少一种助催化剂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苯甲腈催化加氢制备苄胺的工业生产中。
-
公开(公告)号:CN1463795A
公开(公告)日:2003-12-31
申请号:CN02112035.8
申请日:2002-06-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备二氢黄樟油素的催化剂,主要解决以往文献在制备二氢黄樟油素的过程中存在产物二氢黄樟油素的收率低,且耗用溶剂量较大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在骨架镍上负载硼和稀土元素以及选自铁、钴、铜、银、金或磷中的至少一种助催化剂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二氢黄樟油素的工业制备中。
-
公开(公告)号:CN1187319C
公开(公告)日:2005-02-02
申请号:CN01126293.1
申请日:2001-07-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C07C229/24 , C07C22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乙醇胺脱氢制备亚氨基二乙酸盐的方法。主要解决以往的技术中存在催化剂负荷较低影响装置生产能力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以二乙醇胺,碱金属氢氧化物为原料,在反应温度为140~200℃,以表压计反应压力为0.9~1.2MPa条件下,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亚氨基二乙酸盐,其中所用的催化剂以骨架铜为主催化剂,以镍、钼和钴为助催化剂以及非强制性添加选自铬、钨、磷或镧中至少一种助催化剂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制备亚氨基二乙酸盐的工业生产中。
-
公开(公告)号:CN1508118A
公开(公告)日:2004-06-30
申请号:CN02155113.8
申请日:2002-12-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C07C209/02 , C07C209/36 , C07C209/38 , B01J23/755 , B01J23/76 , B01J2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还原硝基、亚硝基、偶氮或/和氧化偶氮化合物的催化剂,主要解决以往技术在还原硝基、亚硝基、偶氮或/和氧化偶氮化合物过程中,只能使用贵金属催化剂,使生产成本高,且偶氮或/和氧化偶氮化合物需额外分离后再氢化或使用骨架镍催化剂时,只能使用纯净原料,不能在强碱或强有机碱存在下反应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在骨架镍上负载稀土元素、选自磷、硫或硼中的至少一种以及选自锡、铝、钛、铋、砷、铬、钼、钨、镓、铜、或卤素中的至少一种助催化剂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还原硝基、亚硝基、偶氮或/和氧化偶氮化合物的工业生产中。
-
公开(公告)号:CN1463971A
公开(公告)日:2003-12-31
申请号:CN02112036.6
申请日:2002-06-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同济大学
IPC: C07D317/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催化加氢制备二氢黄樟油素的方法,主要解决以往文献在制备二氢黄樟油素的过程中存在产物二氢黄樟油素的收率低,且耗用溶剂量较大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反应温度为15~100℃,氢反应压力为0.5~2.5MPa,以含1~4个碳原子的低级脂肪醇或C6~C10的芳烃及其混合物为溶剂,以骨架铜负载磷以及选自硼、VIB、VIII或稀土元素中的至少一种为催化剂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二氢黄樟油素的工业制备中。
-
公开(公告)号:CN1182133C
公开(公告)日:2004-12-29
申请号:CN02112036.6
申请日:2002-06-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同济大学
IPC: C07D317/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催化加氢制备二氢黄樟油素的方法,主要解决以往文献在制备二氢黄樟油素的过程中存在产物二氢黄樟油素的收率低,且耗用溶剂量较大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反应温度为15~100℃,氢反应压力为0.5~2.5MPa,以含1~4个碳原子的低级脂肪醇或C6~C10的芳烃及其混合物为溶剂,以骨架铜负载磷以及选自VIB、VIII或稀土元素中的至少一种为催化剂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二氢黄樟油素的工业制备中。
-
公开(公告)号:CN1443829A
公开(公告)日:2003-09-24
申请号:CN02111016.6
申请日:2002-03-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C10G45/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裂解汽油一段选择性加氢的催化剂。主要解决以往技术中使用单组份金属钯时,双烯加氢选择性较低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在δ相氧化铝载体上负载钯,其中载体孔容为0.6~0.9毫升/克,比表面积为140~170米2/克,催化剂壳层厚度为0.03~0.09毫米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裂解汽油一段选择性加氢的工业生产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