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13795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010447294.8
申请日:2020-05-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氧化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复合氧化物选自氧化铝和其它氧化物的组合,所述其它氧化物选自氧化硅、氧化钛、氧化钡和氧化钙中至少一种;在所述复合氧化物载体中含有卤素元素,所述卤素元素占所述复合氧化物载体总重量的0.01~3wt%。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粉末原料混合,所述粉末原料包括复合氧化物、扩孔剂和成型剂;加入含卤素元素的有机物,混合;加入酸性水溶液后捏合成型、切粒;干燥焙烧得到所述复合氧化物载体。利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得到高比表面积、高孔容、低堆密度等综合性能较好的复合氧化物载体。
-
公开(公告)号:CN113694942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010429084.6
申请日:2020-05-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三馏分选择性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选择性加氢催化剂包括氧化铝载体和负载于所述氧化铝载体上的主活性组分和任选的助活性组分,在所述氧化铝载体中含有卤素元素,所述卤素元素占所述氧化铝载体总重量的0.01~3wt%,所述主活性组分为钯,所述助活性组分选自元素周期表上IIA族和IB族元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选择性加氢催化剂通过氧化铝载体制备和活性组分负载得到,在氧化铝载体制备时加有含卤素有机物。利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得到加氢催化剂可以进行加氢反应、尤其是用于碳三液相选择加氢反应,可明显提高催化剂的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041135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111266201.2
申请日:2021-10-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四馏分加氢除炔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碳四馏分加氢除炔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加氢条件下,使碳四馏分与催化剂接触,所述催化剂包括载体和负载于载体上的金属活性组分,所述金属活性组分包括第一金属活性组分和任选的第二金属活性组分,所述第一金属活性组分为Cu,所述第二金属活性组分选自Ni、Co、Pt、Pd、Rh、Ru、Mn、Co和Ag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载体为碳修饰的氧化铝微球。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进行碳四馏分加氢除炔时,可以在保证丁二烯损失率最低的情况下,获得更高炔烃脱除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037154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111260872.8
申请日:2021-10-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四抽余液加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钯银掺杂的负载型雷尼铜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碳四抽余液选择加氢制备1‑丁烯的方法。所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铜粉、铝粉、银粉和钯粉共同熔炼制备合金并粉碎,得到雷尼合金粒子;(2)将所述雷尼合金粒子与有机高分子材料制备成催化剂中间体;(3)将所述催化剂中间体用苛性碱水溶液进行抽提铝处理,得到钯银掺杂的负载型雷尼铜催化剂。本发明提供的催化剂在碳四抽余液选择加氢制备1‑丁烯的反应中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反应进行100h后仍然保持较好的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205153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1811399486.5
申请日:2018-11-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IPC: C07C5/03 , C07C5/05 , C07C5/08 , C07C5/09 , C07C7/00 , C07C7/04 , C07C7/09 , C07C11/06 , C07C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三馏分液相加氢反应装置,包括:液相加氢反应器以及设置在液相加氢反应器外部并与液相加氢反应器物料进口连接的微米气泡发生器;微米气泡发生器包括筒体、设置在筒体第一端口的进气口、设置在筒体侧壁上的液体进料口和设置在筒体第二端口并与筒体同轴连通的超声波管道;超声波管道侧壁上设置有超声波振子并且超声波管道端口与液相加氢反应器物料进口连接。本发明提供的液相加氢反应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利于工业生产,能够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并且在反应物料进入液相加氢反应器进行加氢反应之前,通过微米气泡发生器进行预混合,能够大大提高气液相间的传质效率,进而提高碳三馏分中丙炔和丙二烯催化加氢的转化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478164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011158575.8
申请日:2020-10-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油化工领域,公开了一种丁二烯抽提尾气选择加氢装置及选择加氢方法。该装置:鼓风机吸入罐、鼓风机、液化冷凝器、碳四收集罐、增压泵和水洗塔依次连通;水洗塔的碳四原料出口、原料罐、进料泵、聚结器、混合器、加氢反应器和反应器出口缓冲罐依次连通;反应器出口缓冲罐出口管线分为两路,第一路与循环冷却器、混合器和加氢反应器依次连通;第二路与稳定塔连通;氢气进料管线至少分为第一股和任选的第二股,第一股与反应器出口缓冲罐连通,第二股与混合器连通。采用本发明的装置及方法,能够提高丁二烯尾气选择加氢反应1,3‑丁二烯的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713835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010447681.1
申请日:2020-05-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复合氧化物载体的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催化剂包括复合氧化物载体和负载于其上的活性组分,所述复合氧化物载体中含有0.01~3wt%的卤素元素,所述复合氧化物选自氧化铝和其它氧化物的组合,所述其它氧化物选自氧化硅、氧化钛、氧化钡和氧化钙中至少一种;所述活性组分包括第一活性组分、第二活性组分和第三活性组分,所述第一活性组分为钯,所述第二活性组分选自Ni、Ga、Ag、Bi、Cu、Zn、Ce、In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三活性组分选自La、K、Na、Mo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加氢催化剂可以用于碳二加氢反应,在满足乙炔加氢脱除要求的同时乙烯的选择性高,乙烯的损失小,氢气消耗量少。
-
公开(公告)号:CN113694944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010428901.6
申请日:2020-05-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IPC: B01J27/135 , B01J27/132 , B01J35/10 , C10G45/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钯系选择性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钯系选择性加氢催化剂包括氧化铝载体和负载于所述氧化铝载体上的金属钯和助组分;其中,在所述氧化铝载体中含有卤素元素,所述卤素元素占所述氧化铝载体总重量的0.01~3wt%,所述助组分选自元素周期表上IVA族、VIB族、VIIB族元素中的至少一种。其中,在所述氧化铝载体制备时加有含卤素有机物。利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得到钯系选择性加氢催化剂可以用于裂解汽油选择加氢反应。
-
公开(公告)号:CN112791734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1911033462.2
申请日:2019-10-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IPC: B01J25/00 , C07C7/167 , C07C11/16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石油化工加氢除炔用催化剂领域,具体地,涉及掺杂碳化雷尼铜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金属合金与可碳化的有机物固化体系、氮源混合并进行固化,得到催化剂前体;(2)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催化剂前体依次进行碳化和活化,制得氮掺杂碳化雷尼铜锌;(3)将氮掺杂碳化雷尼铜锌与银源接触,得到所述催化剂;其中,所述金属合金包含锌、铜和铝;所述氮源为在惰性气氛和500‑800℃下,烧失量不大于60重量%的含氮化合物。将本发明所述催化剂用于C4馏分选择性加氢除炔过程中,具有空速高、炔烃选择高和丁二烯损失量低,绿油产量低,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707781A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1911023855.5
申请日:2019-10-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四抽余液选择加氢制丁烯的方法。包括:碳四馏分与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加氢反应,制备1‑丁烯;反应入口温度为30℃~60℃;反应压力为0.6~3.5MPa;以碳四馏分的液态体积计量的反应空速为10~60h‑1;氢气与碳四馏分中的1,3‑丁二烯摩尔比为0.2~10;所述催化剂为多助剂掺杂的雷尼铜催化剂,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铜40‑80wt%;铝15‑30wt%;锌0.01~20wt%;N0.1‑5wt%;银0.1~1wt%;载体4‑10%。本发明采用以非贵金属为活性组份的多助剂掺杂的雷尼铜催化剂,能显著提高1‑丁烯的选择性,并且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