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9537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311034911.1
申请日:2023-08-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评价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界面处吸附特性的方法,包括:步骤一、构建包含表面活性剂、水相分子和油相分子在内的多分子体系模型;步骤二、对所述多分子体系模型进行动力分子学计算使模型系统达到平衡状态,得到多分子平衡体系模型;步骤三、通过研究所述多分子平衡体系模型在油水界面的吸附聚集,评估当前表面活性剂的多项界面性能。本发明采用了模拟方法来实现,具有周期短、结果准确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332939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310033438.9
申请日:2023-01-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6F30/28 , G06Q50/02 , G06F113/08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背斜油藏的二氧化碳地质封存场址筛选方法及系统,包括:构造包含油气水的背斜圈闭内流体模型;为背斜圈闭内流体模型配置不同的二氧化碳地质封存参数,并根据不同的二氧化碳地质封存参数,利用预设注采条件,对背斜圈闭内流体模型进行不同封存条件下的注采模拟,以形成相应的气顶;对比分析每个圈闭内流体模型所对应的气顶面积随时间的变化,确定最佳二氧化碳地质封存参数,从而对场址进行筛选。本发明能够针对二氧化碳地质封存过程,进行二氧化碳构造封存定量化表征,为二氧化碳地质封存选址提供了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5034029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210259058.2
申请日:2022-03-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储量模型优化拟合方法及系统,该方法依据储量数据的属性特征设计涵盖全面提取需求的储量数据标准模板,依据多种数据提取需求提取设定周期的计算储量数据,以及对应周期内的实际储量数据存储至标准模板中,实现针对性的数据融合;进而读取标准模板中的计算储量数据和实际储量数据,综合单层储量和合计层位储量的差值决策储量数值模型的有效孔隙体积拟合参数;基于其自动赋值并更新储量数值模型文件实现储量模型的优化。采用该方案,将数据融合、文件更新及储量拟合技术有机结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数据处理繁琐、失误概率高的缺陷,且使分层储量数值模型拟合变得更加自动、快捷。
-
公开(公告)号:CN118916702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310512332.7
申请日:2023-05-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二氧化碳地质封存选址的指标类比对标方法,包含:确定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的选址参数并对选址参数进行归一化处理,以完成选址坐标系设置;将示范封存区以及目标封存区的参数绘制在选址坐标系中,以确定示范封存区与目标封存区的叠合面积;基于叠合面积,通过相似度计算模型,确定目标封存区与示范封存区的相似度。本发明能够应用二氧化碳地质封存选址的选址坐标系将已有的全球二氧化碳地质封存项目及示范工程和目标封存区选址指标进行类比对标,明确目标区各选址指标所在的范围,快速筛选出适宜于油气区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的有利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15034028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258208.8
申请日:2022-03-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Q50/02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源数据整合的油藏建模方法及系统,该方法依据关联多源油藏数据的数据特征和应用的建模数据条件,设计涵盖油藏数据提取需求的标准模板,依据需求的建模数据条件从多源数据库中提取油藏源数据,存储至标准模板中,根据预设的建模条件核验各子模板中数据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并克服异常,最终将符合条件的源数据转换得到若干油藏数值模型模块数据结构文件,并集成得到整体的油藏数值模型。采用该方案,克服了现有技术油藏建模方法精确度不足及耗时长的问题,将兼顾数据属性和应用建模条件的数据模板与数据处理技术有机结合,实现全流程数据快速整合,保证油藏建模中相关数据的精确性和匹配度的同时,提升了建模时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680579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110871875.9
申请日:2021-07-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O2驱油方法及其应用。所述CO2驱油方法包括步骤:确定CO2和/或第二气体的最低混相压力MMP,且令最低混相压力MMP*a为P2;确定工区破裂压力的b倍值为P1;确定注入井最高限制压力P3;根据P2<P1,且P2<P3,确定注入的混合气组成;根据所述混合气组成确定CO2和所述第二气体交替段塞的比值;确定等效CO2用量;确定等效换油率,进而确定最佳交替段塞比值。本发明提出的CO2驱油方法,通过采用气/气交替段塞或气/气/水交替段塞来进行注入采油,能够利用不同气体的优势,进而减少CO2的用量,解决了我国CO2天然气源缺乏的缺陷,在实现与全注CO2相近的驱油效果的同时,有效降低了成本,且能保障油田开发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034029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259058.2
申请日:2022-03-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储量模型优化拟合方法及系统,该方法依据储量数据的属性特征设计涵盖全面提取需求的储量数据标准模板,依据多种数据提取需求提取设定周期的计算储量数据,以及对应周期内的实际储量数据存储至标准模板中,实现针对性的数据融合;进而读取标准模板中的计算储量数据和实际储量数据,综合单层储量和合计层位储量的差值决策储量数值模型的有效孔隙体积拟合参数;基于其自动赋值并更新储量数值模型文件实现储量模型的优化。采用该方案,将数据融合、文件更新及储量拟合技术有机结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数据处理繁琐、失误概率高的缺陷,且使分层储量数值模型拟合变得更加自动、快捷。
-
公开(公告)号:CN11933754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310899543.0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6F30/20 , E21F17/16 , G06F113/08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二氧化碳地质封存中智能筛选背斜圈闭的方法,包含:针对目标区域,建立包含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的垂向及平面范围的全地层模型;基于全地层模型,确定目标区域内的背斜圈闭数量、每个背斜圈闭的圈闭边界以及每个背斜圈闭的圈闭闭合度;通过圈闭边界以及圈闭闭合度,计算每个背斜圈闭对应的背斜构造封存机制的关键表征参数的分值;依据关键表征参数的分值,通过背斜圈闭适宜性模型,计算得到每个背斜圈闭对应的二氧化碳地质封存适宜性评分,以确定选址综合评分。本发明能够应用背斜圈闭典型模型建立二氧化碳地质封存中构造封存机制,明确构造封存机理及适用于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的重要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8797230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310402851.8
申请日:2023-04-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6F17/18 , G06F30/28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轻质原油在多孔介质中低温氧化反应耗氧量计算方法,包含:根据注入端至采出端的空气驱流动特性,确定注入端至采出端的压力分布模型;基于压力分布模型,确定用于计算由注入端至采出端空气与轻质原油低温氧化反应时间的氧化反应时间模型;基于压力分布模型以及氧化反应时间模型,结合多孔介质特征,确定用于计算空气由注入端至采出端在多孔介质中与轻质原油低温氧化反应耗氧量的耗氧量模型。本发明根据轻质原油低温氧化速率并结合多孔介质特征,计算空气在多孔介质运移过程中低温氧化反应的耗氧量,确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9469824B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1811181263.1
申请日:2018-10-11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兰州理工大学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麻宏强 , 贺斌贤 , 王利畏 , 银永明 , 陈维国 , 韩建平 , 商剑峰 , 刘德绪 , 龚金海 , 尚德彬 , 黄雪松 , 伍丹丹 , 王军 , 许继祥 , 张尧 , 吉俊毅 , 谢天天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天然气集输管道应变监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云处理的高效天然气集输管道应变风险监测系统及方法。一种基于云处理的天然气管道应变风险监测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数据采集单元、数据传输模单元、云计算分析平台和数据处理响应单元,所述的数据采集单元与数据传输模单元通过传输线路连接。该系统能实现管道应变数据的高效采集与远程监控,同时基于云计算分析平台对应变数据的规律性分析预警,实现对于管道异常应变的精确判断,应变风险监测及预警系统向智能化扩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