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329065B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410584215.2
申请日:2014-10-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IPC: E21B4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拆卸室内实验用填砂模拟岩心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岩心夹持机构、滑动机构、旋转机构、箱体和液压机构,液压机构分别与岩心夹持机构和滑动机构相连,旋转机构安装在滑动机构的底部,岩心夹持机构固定在滑动机构顶部,岩心夹持机构、滑动机构和旋转机构置于箱体内部,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连接岩心夹持机构、滑动机构和旋转机构、固定模拟岩心、启动旋转机构、开启液压机构、岩心拆卸完成并取下模拟岩心,本发明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运行稳定、自动化程度高、省时省力和无噪声污染的特点,因此,可广泛地应用于实验模拟岩心的拆卸中。
-
公开(公告)号:CN103570887B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310519637.7
申请日:2013-10-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IPC: C08F290/06 , C08F220/56 , C08F220/58 , C09K8/5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两亲嵌段T型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石油开采技术领域。所述两亲嵌段T型聚合物包括至少一个以丙烯酰胺为单体单元的嵌段(A),至少一个以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为单体单元的嵌段(B)和至少一个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为单体单元的嵌段(C)。采用本发明所述两亲嵌段T型聚合物作为驱油剂时,其受外界金属离子的影响较小,具有良好的抗盐性,且T型结构可以形成具有分子间缔合的可逆超分子聚集网络结构,可以有效的提高聚合物的耐温抗盐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570887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310519637.7
申请日:2013-10-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IPC: C08F290/06 , C08F220/56 , C08F220/58 , C09K8/5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两亲嵌段T型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石油开采技术领域。所述两亲嵌段T型聚合物包括至少一个以丙烯酰胺为单体单元的嵌段(A),至少一个以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为单体单元的嵌段(B)和至少一个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为单体单元的嵌段(C)。采用本发明所述两亲嵌段T型聚合物作为驱油剂时,其受外界金属离子的影响较小,具有良好的抗盐性,且T型结构可以形成具有分子间缔合的可逆超分子聚集网络结构,可以有效的提高聚合物的耐温抗盐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365575B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710454885.6
申请日:2017-06-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nventor: 张宗檩 , 曹绪龙 , 杨勇 , 秦冰 , 吴伟 , 祝仰文 , 罗咏涛 , 王红艳 , 侯研博 , 石静 , 元福卿 , 李财富 , 黄志宏 , 于群 , 王丽娟 , 潘斌林 , 郭淑凤 , 曾胜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稠油油藏的降粘驱油剂,是由以下重量百分数的组分组成的:乳化剂20%~60%,酯类化合物1%~5%,润湿剂0.2%~2%,余量为水。还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稠油油藏的降粘驱油剂‑聚合物体系,由前述降粘驱油剂、聚合物和水组成,其中,驱油剂占0.1%~1%,聚合物占0.05%~0.3%,余量为水;所述聚合物为分子量在800万~2000万的聚丙烯酰胺。本发明的降粘驱油剂、降粘驱油剂‑聚合物体系,对稠油具有较好的降粘及乳化作用,可大幅降低稠油在岩石孔隙中的粘滞力,并起到较好的调剖堵水效果,可有效提高驱油效率,提高稠油的采收率;适用于地层粘度达到200mPa·s以上的稠油油藏。
-
公开(公告)号:CN107727539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0907551.X
申请日:2017-09-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nventor: 张宗檩 , 曹绪龙 , 祝仰文 , 郭兰磊 , 吴伟 , 王红艳 , 姜祖明 , 孙业恒 , 闵令元 , 元福卿 , 潘斌林 , 于群 , 刘煜 , 陈晓彦 , 魏翠华 , 赵方剑 , 李宗阳
IPC: G01N1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预交联凝胶颗粒在岩石微观孔喉中运移规律的实验装置,包括主杯体,进样泵送及流量监测设备输送预交联凝胶颗粒溶液,并提供岩石微观孔喉模型所需的泵送压力;岩石微观孔喉模型连接进样泵送及流量监测设备,在泵送压力下预交联凝胶颗粒溶液从中通过;形态变化特征及压力变化规律一体化测量设备,对预交联凝胶颗粒通过岩石微观孔喉模型的形态变化特征和压力变化规律实时同步测量。本实验装置不但能够独立地测量预交联凝胶颗粒通过岩石微观孔喉模型时的变形、堵塞、破碎等形态变化特征及实时压力变化规律;同时,通过调节同步控制系统还可实时、可视化地对预交联粘结颗粒的形态变化特征及压力变化规律进行一体化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899285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210588453.1
申请日:2012-12-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胜利采油厂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层砂岩油藏近极限含水期轮替水驱方法,该方法包括:建立基于单一成因砂体的地质模型;在建立该基于单一成因砂体的地质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基于单一成因砂体的剩余油分布模型;将性质相近的单一成因砂体组合成成因砂体组;根据层系内不同单一成因砂体组的储层特征、剩余油分布状况确定相应的矢量化水驱调整方案;以及进行基于单一成因砂体组的轮替水驱。该多层砂岩油藏近极限含水期轮替水驱方法能够最大程度降低多层砂岩油藏储层非均质性对水驱开发的影响,实现单一成因砂体纵向上的全面驱替和平面上的均衡驱替,从而建立高强度、高效率的水驱流场,大幅提高水驱波及系数和水驱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426487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011009035.3
申请日:2020-09-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田勘探与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锁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全氟有机酸、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在溶剂中进行酯化反应,得到混合物;将上述混合物去除溶剂、调pH值、洗涤、干燥,得到水锁抑制剂。其中全氟有机酸的结构式如式(1)所示:CF3(CF2)pCOOH 式(1),其中,p为1‑3的自然数。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的结构式如式(2)所示:#imgabs0#其中,n为7‑12的自然数;m为3~8的自然数。该水锁抑制剂可降低油水界面张力至10‑3以下,耐温度达到150℃以上,耐矿化度达到100000mg/L以上,注排率达到96%以上,具有优异的耐温耐盐和水锁抑制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266798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110475420.5
申请日:2021-04-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1N24/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磁材料的岩芯夹持器及核磁共振驱替实验装置,岩芯夹持器包括:无磁材质的壳体、密封盖、内筒及进液管和出液管;壳体呈筒状,包括开口端和封闭端,在壳体的外壁上沿周向设有环形凸台,环形凸台靠近开口端;密封盖封闭壳体的开口端,并卡接于环形凸台上;内筒设置于壳体中,内筒的两端分别设有无磁堵头,以在内筒中形成放置岩芯的空腔;进液管和出液管的一端分别穿过密封盖伸入壳体中,并分别穿过内筒两端的无磁堵头与空腔连通。本发明可以模拟国内复杂地层条件下的流体/气体通过储层岩石的过程,满足多种实验需求,保证核磁共振对实验过程的实时观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403557B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510696477.2
申请日:2015-10-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采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油用复合微生物驱油剂的筛选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配伍性能评价;生物相容性评价,生物相容性评价指标包括内源微生物的激活效果和内源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化学性能评价,化学性能评价指标包括洗油效率、界面张力和乳化性能;驱油性能评价。本发明具有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及针对性极强;本发明筛选得到的驱油剂不仅具有最佳的生物相容性能,而且无后续原油处理及水处理的相应问题;本发明筛选得到的驱油剂现场实验效果良好。因此,可广泛地应用于微生物采油技术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07936937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220093.9
申请日:2017-11-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nventor: 张宗檩 , 吴伟 , 石静 , 李财富 , 曹绪龙 , 郭兰磊 , 王红艳 , 侯研博 , 于群 , 祝仰文 , 秦冰 , 潘斌林 , 元福卿 , 孙业恒 , 闵令元 , 王丽娟 , 郭淑凤 , 曾胜文 , 窦立霞 , 夏晞冉 , 单联涛
IPC: C09K8/58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油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用于稠油开采的细小乳状液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成分及其重量份:有机溶剂40-60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0-8份、阴离子低聚表面活性剂4-20份和去离子水120-150份;所述的阴离子低聚表面活性剂为对位烷基苯酚衍生物的低聚物;该细小乳状液主要通过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低聚表面活性剂分散到有机溶剂中,然后缓慢滴加去离子水形成细小乳状液;本发明得到的细小乳状液不存在闪点,同时具有良好的降粘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