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不锈钢表面制备铜/硫化亚铜超疏水复合涂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56276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934084.X

    申请日:2024-0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不锈钢表面制备铜/硫化亚铜超疏水复合涂层的方法,属于金属材料表面处理及改性领域。首先对不锈钢基体进行预处理、超声清洗、碱洗和酸洗;然后,配制电沉积溶液,以石墨片为阳极,不锈钢片为阴极,通过电沉积工艺在不锈钢表面制备铜镀层;随后,配制含100mL去离子水、0.1‑3.5g二水合氯化铜、1‑12.5g五水合硫代硫酸钠的化学转化溶液,通过化学转化法在不锈钢表面制备具有球状微纳米粗糙结构的铜/硫化亚铜复合涂层;最后将试样在硬脂酸无水乙醇溶液中浸泡0.5‑4h进行低能修饰,从而获得超疏水涂层。本发明制备的超疏水复合涂层具有优异的超疏水性、机械稳定性以及耐久性。该复合超疏水涂层与水的接触角可达157.6°,滚动角低至3.0°,可承受达200次3M强力胶带的剥离,在室温下保存140天后接触角仍在151°以上,可在180℃的高温环境中保温24h后仍不失效。该方法成本低廉、生产周期短,适用于具有各种形状和尺寸的不锈钢。

    用于H2/CO2/少量CO混合气体分级回收的氢气分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142312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564932.2

    申请日:2024-05-0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氢能源领域,具体地,涉及用于H2/CO2/少量CO混合气体分级回收的氢气分离装置,包括由渗铝罐体和其两端的渗铝罐盖构成的分离装置外壳,渗铝罐盖上一侧设置混合气体进气口、另一侧设置高纯氢气出气口;渗铝罐体内设置密封隔板,在密封隔板一侧设置活性炭层支架和合金分离膜支架,通过活性炭层支架安装活性炭层,合金分离膜穿过通孔并由合金分离膜支架密封安装至密封隔板,合金分离膜封闭的一端伸入CO2富集区域内,合金分离膜开口端与高纯氢气出气口连接;渗铝导管穿过密封隔板连接分离器内部CO2富集区域和CO2排出口。本发明通过一级活性炭层吸附CO、CO2和氢气通过合金分离膜进行分离,从不同的出口排出。

    一种限制端部抛射危害的车载氢气瓶外部防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407644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0027822.3

    申请日:2022-0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限制端部抛射危害的车载氢气瓶外部防护装置,其包括固连在一起的下部框架、圆筒形筒身和上部框架;下部框架为由多个圆弧状细杆组成的半球形防护笼,下部框架的内部底端还固定有端部弧形板,用于放置和支撑氢气瓶;圆筒形筒身为镂空的网状结构;上部框架包括多个圆弧状细杆组成的防护笼;上部框架内壁面设置有限位装置,用于对氢气瓶的上端进行限位;为便于氢气瓶充气,上部框架上还开设有可拆卸活动板;防护装置还包括固定底座,固定底座固连在下部框架、圆筒形筒身或上部框架的下部,用于和汽车相连,从而将整个防护装置固定在汽车上。本发明能够在氢气瓶发生爆炸后氢气瓶端部飞出时提供约束,防止端部飞出,避免造成抛射危害。

    一种具有螺旋结构膜组件的氢气分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138186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761984.X

    申请日:2022-06-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氢气分离提纯装置,包括:分离容器、氢分离膜组件、多孔支撑板、密封压板;其中:分离容器的上端、下端分别设有多孔支撑板;密封压板设置在靠近上端的多孔支撑板上方;氢分离膜组件安装在密封压板和靠近下端的多孔支撑板之间,氢分离膜组件顶部插入密封压板并与其上的辅助氢气出口连接;分离容器下端、靠近下端的多孔支撑板之下设置气体入料口,分离容器上端、靠近上端的多孔支撑板之下设置杂质气体出口,分离容器顶端中心部位、密封压板之上设置氢气出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显著提高了氢气分离效率,增加装置的承压强度和稳定性;分离膜组件化的设计使其便于拆卸、维修、更换,保证了氢气分离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一种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储氢气瓶缠喷一体化制造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536802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161730.4

    申请日:2022-0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储氢气瓶缠喷一体化制造装置,该装置包括主框架、瓶芯驱动机构、喷头系统、喷头驱动机构、副框架、碳纤维丝卷驱动机构、料槽、物料加热和输送机构、喷涂控制系统。本发明以低成本的碳纤维丝束为原料对瓶芯进行缠绕,同时使用FDM(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熔融沉积成型)喷头向碳纤维丝与瓶芯结合处喷涂树脂,实现缠喷一体化制造。相比现有干法缠绕工艺,本发明使用成本相对较低的原料,有效降低制造成本;相比现有湿法缠绕工艺,本发明不会造成树脂滴落、洒出等浪费情况,并可解决作业过程中树脂与碳纤维比例难以控制的问题。

    一种限制端部抛射危害的车载氢气瓶外部防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407644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027822.3

    申请日:2022-0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限制端部抛射危害的车载氢气瓶外部防护装置,其包括固连在一起的下部框架、圆筒形筒身和上部框架;下部框架为由多个圆弧状细杆组成的半球形防护笼,下部框架的内部底端还固定有端部弧形板,用于放置和支撑氢气瓶;圆筒形筒身为镂空的网状结构;上部框架包括多个圆弧状细杆组成的防护笼;上部框架内壁面设置有限位装置,用于对氢气瓶的上端进行限位;为便于氢气瓶充气,上部框架上还开设有可拆卸活动板;防护装置还包括固定底座,固定底座固连在下部框架、圆筒形筒身或上部框架的下部,用于和汽车相连,从而将整个防护装置固定在汽车上。本发明能够在氢气瓶发生爆炸后氢气瓶端部飞出时提供约束,防止端部飞出,避免造成抛射危害。

    一种小冲杆试验获取超薄材料弹塑性性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72417A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11052378.5

    申请日:2019-10-3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测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小冲杆试验获取超薄材料弹塑性性能的方法,通过小冲杆试验和标准单轴拉伸试验获取单独邻近材料的载荷-位移曲线、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力学性能、多层复合结构包括超薄材料及临近材料的载荷-位移曲线;建立小冲杆试验有限元模型,输入相邻材料的弹塑性力学性能,利用逆向求解法求取超薄材料的弹塑性性能;改变超薄材料的厚度,进行小冲杆试验得到载荷-位移曲线,通过比较试验结果与使用逆向求解法所的参数的模拟结果确定所得超薄材料弹塑性性能的正确性。本发明解决了多层材料结构中单层超薄材料无法直接进行标准常规力学性能试验获得材料力学性能的问题。

    一种用于在役油气管道外壁小试样的电火花切割取样器

    公开(公告)号:CN109352104A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811517987.9

    申请日:2018-12-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在役油气管道外壁小试样的电火花切割取样器,所述电火花取样器包括弧形导轨、弧度调节片、插销、紧固链条、滑动块、切削液储槽、电极固定支座和石墨细杆电极,两片弧度调节片对称设于弧形导轨的左右两端,通过插销与弧形导轨两端相连接;紧固链条与弧度调节片远离弧形导轨一端的两个小孔相连;滑动块与弧形导轨相连接;电极固定支座与滑动块的上部连接;电极固定支座远离滑动块的一端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小孔,石墨细杆电极通过小孔与电极固定支座相连接;切削液储槽与石墨细杆电极位于弧形导轨的同侧,与弧形导轨紧邻。本发明的取样器可以在不同直径管道上具体位置精确取得近乎无损的少量材料,用于进一步制备小冲杆试验试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