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361105A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210097557.2
申请日:2012-04-0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华东勘察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催化裂化汽油分成轻重汽油的简易分离方法,分馏塔顶油气从分馏塔顶馏出先经分馏塔顶油气空冷器冷却到50~70℃,进入重汽油油气分离器,进行气液水三相分离,分离出的酸性水进入酸性水泵,重汽油一部分返回分馏塔顶作为分馏塔顶冷回流,代替分馏塔顶循环回流,其余的重汽油进入吸收稳定部分的吸收塔,重汽油油气分离器分出的油气再经过分馏塔顶油气冷凝冷却器冷却到40℃后,进入轻汽油油气分离器进行气液水三相分离,分离出的轻汽油返回反应部分进行回炼,分离出气相去富气压缩机,酸性水去吸收稳定部分;本方法投资少、流程简单、操作方便、能耗低,当汽油烯烃含量大于35%时,可使汽油的烯烃含量降至35%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203437111U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320346184.8
申请日:2013-06-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华东勘察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段提升管反应器的防结焦旋风分离装置,属于多段提升管催化裂化装置的后反应系统领域。该防结焦旋风分离装置至少包括:粗旋风分离器、油气集合筒、顶旋风分离器、油气集合管、整流格栅。通过防结焦旋风分离装置,可将多段提升管反应器出口油气及沉降器内油气与催化剂进行气固快速分离及将沉降器内气体快速导出,减少反应油气的过裂化反应,进一步提高油气与催化剂分离的效果,使沉降器内壁及旋风分离器外壁少结焦甚至不结焦,保证多段提升管催化裂化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行。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小,防结焦效果好,应用前景广泛。适用于多段提升管催化裂化装置的后反应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9224846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310794504.4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整合地层三维速度模型的建立方法,利用构建速度面三维模式实现速度数据全覆盖,建立不整合地层网格分布模式实现通地层强相干预测,特殊岩性区域网格单独计算模式,从上向下序贯插值模式三维插值实现三维空间的速度预测。本发明为不整合地层速度预测提供了有效技术手段和现场实施方法,可解决不整合地层中速度模型不准确的技术问题,为储层分布及压力预测等研究提供重要的技术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8271495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211724037.X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F210/06 , C08F210/08 , C08F4/649 , C08F4/6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透明丙丁共聚物的催化体系、高透明丙丁共聚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以二酯二醚类化合物为内给电子体的主催化剂,二醚类内给电子体可以有效提高丁烯的插入率从而降低聚丙烯的结晶性能,提高共聚物的透明性,同时引入含有硅杂1,3‑二醚化合物的外给电子体,硅杂1,3‑二醚化合物氢调敏感性好,有利于调控聚合物熔融指数以改善丙丁共聚物的力学和加工性能。同时将含二酯二醚类结构的内给电子体与含有硅杂1,3‑二醚化合物为外给电子体配合使用有利于制备丁烯插入率高、透明性好的丙丁共聚物,且所制备共聚物熔融指数可以调节,并且本发明催化剂体系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这些都优于传统的透明丙丁共聚物的催化剂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17624421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210971761.6
申请日:2022-08-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IPC: C08F110/02 , C08F4/02 , C08F4/6592 , C08F210/16 , C08F210/14 , C08F21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茂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将无机载体在氮气保护下进行高温处理;将高温处理后的无机载体与聚乙烯多元羧酸酯、MAO在溶剂搅拌条件下进行反应,然后洗涤、过滤、干燥,得到负载有聚乙烯多元羧酸酯和MAO的负载载体;将负载载体和均相茂金属催化剂在溶剂搅拌下进行反应负载,然后洗涤、过滤、干燥,得到茂金属催化剂。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得到的茂金属催化剂可在较高温度下催化聚合反应,具有高的催化活性,且聚合反应中不粘釜,聚合过程中通过氢调可制备超高熔体流动速率聚乙烯。
-
公开(公告)号:CN11762442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210971623.8
申请日:2022-08-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IPC: C08F110/02 , C08F4/02 , C08F4/6592 , C08F21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茂金属催化剂,该茂金属催化剂包括:无机载体、吸附于无机载体上的聚乙烯多元羧酸酯和助催化剂甲基铝氧烷(MAO)、以及与MAO结合的茂金属化合物。本发明的茂金属催化剂可在较高温度下催化聚合反应,具有高的催化活性,且聚合反应中不粘釜,聚合过程中通过氢调可制备超高熔体流动速率聚乙烯。
-
公开(公告)号:CN112574339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1910936567.2
申请日:2019-09-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F10/00 , C08F110/02 , C08F4/64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烯烃聚合用多元外给电子体组合物。该组合物由第1类外给电子体和第2类外给电子体组成,所述第1类外给电子体为多卤代烷烃,所述第2类外给电子体为二醚类化合物;所述多卤代烷烃为具有1‑18个碳的直链烷烃、环烷烃或者具有6‑18个碳的含有一个苯环的取代芳烃,且至少含有两个卤素,且至少包含以下结构:两个卤素在同一碳原子上或者相邻的两个碳原子上至少各含有一个卤素原子该多元外给电子体。该组合物与Ziegler‑Natta催化剂配合使用,用于烯烃聚合,特别是乙烯聚合时,能显著提高聚乙烯的熔融指数。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烯烃聚合催化剂以及烯烃聚合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2574338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910936554.5
申请日:2019-09-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F10/00 , C08F110/02 , C08F4/64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烯烃聚合用复合外给电子体组合物,该组合物由第1类外给电子体和第2类外给电子体组成,所述第1类外给电子体为多卤代烷烃,所述第2类外给电子体为苯甲酸酯类化合物,所述多卤代烷烃为具有1‑18个碳的直链烷烃、环烷烃或者具有6‑18个碳的含有一个苯环的取代芳烃,且至少含有两个卤素,且至少包含以下结构:两个卤素在同一碳原子上或者相邻的两个碳原子上至少各含有一个卤素原子。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包含上述组合物的烯烃聚合催化体系以及以上述催化体系为催化剂的烯烃聚合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1892676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1910370741.1
申请日:2019-05-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IPC: C08F110/06 , C08F110/08 , C08F4/649 , C08K3/04 , C08K3/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球形纳米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球形纳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将卤化镁醇合物加入含表面活性剂的不良溶剂中,得到球形纳米卤化镁载体分散液;2)将球形纳米卤化镁载体分散液降温至零下25℃-零上40℃,加入液态钛化合物后升温至60℃-135℃时,加入内给电子体,并在该温度下反应,然后过滤除去液体;向过滤后的产物中,加入与上述液态钛化合物成分相同的液态钛化合物,在80℃-135℃温度下反应,过滤除去液体,然后将过滤后的产物洗涤,干燥,制得球形纳米催化剂。该方法通过控制载体的尺寸及形态来制备球形纳米催化剂,进而利用制备得到球形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出微米级聚烯烃粉料。
-
公开(公告)号:CN110358520A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910528153.6
申请日:2019-06-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卤水修井液用除氧剂、改性卤水修井液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油气开采技术领域。所述改性卤水修井液用除氧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亚硫酸钠78%~93%、硫代硫酸钠6%~20%、抗坏血酸1%~2%。本发明通过的亚硫酸钠、硫代硫酸钠与抗坏血酸这三个组分的协同作用,易使除氧剂与改性后的卤水修井液中的溶解氧发生反应,会消耗改性后的卤水修井液中大部分的溶解氧,可有效阻止改性后的卤水修井液中的溶解氧与阻垢改性剂发生氧化反应,避免改性卤水修井液失去阻垢能力,不会致使地层结垢再次发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