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O毒害产物高效同步消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3698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619833.6

    申请日:2024-08-28

    Abstract: 一种CO毒害产物高效同步消除方法,将预装有炸药卷的多个CO消除组件和上行止回机构依次装入预设爆破孔中,并使埋设有雷管的CO消除组件位于靠近孔口的一侧,使上行止回机构的支撑座位于靠近孔口的一侧,同时,将炮线引出孔口;利用定位后的上行止回机构来防止多个CO消除组件向孔口方向滑落;利用多节柱状封孔炮泥进行封孔作业;利用炸药爆炸瞬间产生的高温高压作用于CO消除组件中的CO消除浆液卷,使CO消除浆液蒸发并与CO毒害气体充分接触,以实现CO的消除作业,同时,利用部分CO消除浆液的液滴将部分粉尘带走,实现同步降尘减尘作业。该方法实施过程简单,其可从源头上消除CO,同时,还能起到同步降尘的效果,可以有效提高环保效果。

    一种轨道交通应急疏散路线的生成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246379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311355608.1

    申请日:2023-10-18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交通安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应急疏散路线的生成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集成终端建立疏散路线模型,所述集成终端与地铁站中设定区域内的设备电信号连接,所述疏散路线模型由多个集成终端构成;向集成终端发送检测指令,并接收检测结果信息,所述检测结果信息为集成终端所属的设备的电信号传输情况;根据检测结果信息生成标记指令;根据标记指令对疏散路线模型进行标记,使得在紧急情况下不能够通行的地铁通道位置被标识。利用在险情发生时某区域内电器设备会收到损坏的特点,直接得到险情发生位置,能够更为稳定且快速地生成应急疏散路线。

    一种爆破作业巷道风流CO消除系统及消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20568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553948.3

    申请日:2024-05-07

    Abstract: 一种爆破作业巷道风流CO消除系统及消除方法,系统:集风过滤舱包括过滤舱体;瓦斯传感器、第一CO传感器、空气整流板和粗效过滤器安装在过滤舱体内部;CO消除舱包括消除舱体、隔离板;隔离板将消除舱体分隔为气流循环腔室和CO消除腔室,其两端安装有框架式自动阀一和二;CO消除腔室的左右两端安装有框架式自动阀三和四;第一排风扇、CO消除附件及第一温度传感器安装在CO消除腔室中;第二排风扇、电热模块及第二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气流循环腔室中;负压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箱体;湿度传感器、第二CO传感器和集风输送机构设置在引流箱体内部;方法:确定消除面积;安装消除系统;巷道风流CO的消除作业。该系统及方法可实现CO气体的高效快速消除作业。

    一种轨道交通应急联动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227810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349624.X

    申请日:2023-10-18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交通应急联动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当轨道车辆处于应急状态时,根据轨道车辆状况生成应急分析表,所述应急分析表至少包括轨道车辆所处位置、事件和所述事件所对应的应急方案。本发明通过向援助车辆发送工单,利用社会空闲资源对滞留乘客进行疏散,同时通过对滞留乘客进行分类,优先安排时间紧张的滞留乘客在不同的轨道交通站台出口进行疏散,进一步提高了疏散效率,降低了因轨道交通事故对滞留乘客生活造成的影响,同时也为主管部门在轨道交通中断运营的情况下,对滞留乘客疏散的应急处理、社会资源的协调等工作提供了相应的技术支持。

    一种煤矿井下巷道内CO的溯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07753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946467.4

    申请日:2023-07-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巷道内CO的溯源方法,先在实验室分别确定当前煤矿中煤炭自然发火的稳定碳13同位素的范围值和尾气排放的稳定碳13同位素的范围值,然后对煤矿特定区域在同一时间段内进行气体采样,通过同位素分析获得每份气样的稳定碳13同位素值,接着依次与煤炭自然发火的稳定碳13同位素的范围值进行比较,从而溯源出每份气样的来源,最后根据气样来源的比例,结合当前时间段内监测的CO浓度平均值,经过计算得出当前时间段内来自煤炭自然发火的CO浓度,最后与阈值比较,从而较为准确的判断是否存在自然发火情况,避免由于尾气排放导致CO浓度超限使得煤矿停产的情况发生,为后续煤矿安全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一种气固分离式自动喷粉CO消除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80207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1003096.3

    申请日:2021-08-30

    Abstract: 一种气固分离式自动喷粉CO消除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储罐、喷粉自动控制系统、保护腔与网状喷射口,用爆破片将高压气体与CO催化剂粉体分离,克服了CO催化剂粉体在高压环境中易结块、吸湿失活的弊端,提高了催化剂粉末在空中的悬浮能力与CO消除效果;利用冲击波接收板与压电陶瓷片作为装置动作触发元件,反应灵敏、可靠性高;装置动作时使喷粉驱动气长时间维持在较高压力,有效提高CO催化剂粉体喷射效果,避免了传统粉体喷射器易出现“遗粉”现象的弊端,能在爆炸事故中有效消除CO毒害产物。当发生爆炸时,喷粉控制系统受冲击波触发该装置瞬间喷出CO催化剂粉体,在空中形成高浓度催化剂粉云,主动吸附CO气体并迅速氧化为CO2,实现CO毒害产物快速高效消除。

    一种矿井防爆柴油机尾气净化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81645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0997503.6

    申请日:2020-09-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井防爆柴油机尾气净化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净化腔体、金属滤芯、球形底盖、净化筒和支腿,净化腔体内设有将净化腔体分隔为颗粒物捕集室和气体催化室的金属挡板,颗粒物捕集室的一侧设有进气口,气体催化室一侧设有出气口,金属滤芯设在颗粒物捕集室内,净化筒设在气体催化室内,净化腔体上设有高温高压人孔,用于取放金属滤芯。主要优点体现在:1)金属滤芯容污量大,阻力小;表面涂覆聚四氟乙烯涂层,易清洗,克服了传统滤芯难以清洗的缺点;2)利用尾气中还原性与氧化性危害物质共存的特性,制备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以“害”消“害”;3)避免了尿素等外界还原剂及电气设备的使用,简化装置结构。

    一种血红素溶液超声雾化喷淋消除受限空间中的CO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23758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110640.1

    申请日:2017-02-28

    Inventor: 陈小雨 周福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41 B01D53/79 B01D53/62 B01D2257/502

    Abstract: 一种血红素溶液超声雾化喷淋消除受限空间中的CO的方法,属于超声雾化喷雾的化学吸收方法。将超声雾化装置与化学吸收方法相结合,实现快速有效地降低受限空间CO的浓度的目的。选用与CO结合迅速的血红素(He)溶液,应用压缩空气冲击共振腔产生超声波,把混合液雾化成浓密的、直径50μm以下的微细雾滴,雾滴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增加溶液和空气的接触面积,保障血红素溶液的吸收效率。该装置在20min内能将400ppm一氧化碳降至20ppm以下,在120h内维持一氧化碳浓度低于20ppm。该设备应用条件温和,储藏简易,安全无毒,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此外,该设备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轻巧便携,给矿下救生舱、避难硐室、地铁交通等受限空间内的气体净化提供了良好的支撑。

    一种煤田火区热能可持续利用与煤火治理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26778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626875.1

    申请日:2016-08-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42 H02N11/00 F28D20/0043 F28D2020/0078

    Abstract: 一种煤田火区热能可持续利用与煤火治理系统及方法,由真空液体容罐、散热器、散热风扇、水平钻孔、耐高温循环泵、温差发电模块、稳压增压模块、蓄电池和逆变器构成。主要操作方法是采用机器开挖手段隔离煤田火区,在独立煤田火区内布置水平钻孔,热载体通过水平钻孔吸收火区热量形成高温热载体,并在耐高温循环泵的作用下进入真空液体容罐,其底部温差发电模块利用自身顶底两端温差进行发电。本系统可循环持续利用热载体提取煤田火区热量,经过温差发电将热能转化为电能,减少了资源浪费,同时隔离煤田火区防止了火源扩散,达到了废弃能源回收利用和煤火治理的双重效果,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