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类煤基固废一类化并用于损毁土地修复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37630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211110829.8

    申请日:2022-09-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类煤基固废一类化并用于损毁土地修复的方法,属于电厂废弃物再利用的环保技术领域。利用电厂的中水和煤矿排出的矿井水两种废水对炉底渣、粉煤灰进行合理的洗脱处置,以降低炉底渣、粉煤灰的浸出液中pH值高的碱性组分和污染物,将洗脱炉底渣和粉煤灰后排出超过预设pH值的洗脱水收集到沉淀蒸发池进行自然蒸发,得到的碱液或碱泥,将碱液或碱泥用于电厂脱硫,脱硫过程中生成可作为建筑材料的脱硫石膏;实现电厂的中水和煤矿所排出的矿井水以及炉底渣和粉煤灰得无排放处置,也大大降低了整个燃煤发电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的处理成本。

    一种矿区流域污染物迁移的GIS风险管控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90219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041559.8

    申请日:2023-01-13

    Inventor: 黄赳 黄国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矿区流域污染物迁移的GIS风险管控系统及方法,涉及污染物迁移规律模拟的技术领域。包括三维GIS功能模块、水动力‑水质模型耦合模块、矿山流域污染风险管控模块,基于流域水文学理论、污染物迁移扩散机理,充分考虑堆场区域在降雨后污染物随地表微径流迁移的情况,并在研究微径流形成的规律模拟出不同降雨强度下矿区污染物流域迁移过程,进而更加准确的计算污染物迁移扩散通量,对流域污染物迁移风险进行管控。其基于历史及实时数据和模型,通过三维模型展示污染物空间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趋势,实现污染物精准识别与溯源追踪,对矿区流域污染措施能够模拟,对发展态势能够推演,对污染事件能够进行预警。

    一种露天矿粉尘沉降区土壤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15603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0307654.9

    申请日:2021-03-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露天矿粉尘沉降区土壤修复方法,在繁殖期开始前,将生长旺盛期的植物粉碎后与废弃地表的粉尘层、表土层混合形成混合层;挖出混合层和翻耕层,然后将混合层铺设到底土层上并在混合层中加入激发剂;然后在混合层上铺设翻耕层;在翻耕层上构筑网格状土垄将翻耕层分隔成若干矩形斑块,然后平整斑块内土壤;对平整后斑块内的土壤进行灌溉;土壤表面覆膜处理,维持厌氧状态,强还原环境监测:厌氧条件下,混合层变为腐殖质层,处理一周后腐殖质层土壤氧化还原电位不高于‑170mV;植物可在修复后土壤环境自主修复生长。本发明的土壤修复方法不需要引入外来物种,在原位修复,而且处理时间短、效率高、成本低。

    一种采煤机机头破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150496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610978.9

    申请日:2016-07-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C31/02 E21C25/02 E21C25/52 E21C31/08

    Abstract: 一种采煤机机头破碎装置,破碎部摇臂的左端和调高油缸的底座分别铰接地设置在采煤机行走部远离截割部滚筒一侧的上部和下部,调高油缸的活塞杆头部与破碎部摇臂中部的下端铰接,破碎部摇臂的右端固定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滑块,第一伸缩油缸底座通过铰接座与破碎部摇臂的上侧中部铰接,其活塞杆头部通过铰接座与滑块的前部铰接,第二伸缩油缸缸筒的左部下侧与滑块的后部铰接,连接油缸的底座和活塞杆头部分别通过一个铰接座与滑块的左部前端和第二伸缩油缸缸筒的中部铰接,摆动油缸的底座固定连接在第二伸缩油缸的活塞杆头部,摆动油缸的活塞杆头部通过连接件与破碎锤固定连接。该装置能完成对大煤块的快速破碎,能提高采煤作业效率。

    一种重金属钝化稳定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599748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802536.0

    申请日:2023-12-25

    Inventor: 黄赳 庄严 李鹏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金属钝化稳定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重金属钝化稳定化材料,包括铁碳微纳米纤维以及所述铁碳微纳米纤维上负载的CeO2纳米颗粒。本发明提供的上述重金属钝化稳定化材料,以铁碳微纳米纤维作为载体材料,且载体材料由一个个纳米粒子堆砌而成,表面凹凸不平,为负载的CeO2提供均匀大量的成核位点,可以稳定大量负载CeO2纳米颗粒,实验结果显示:本发明制备的铁碳微纳米纤维@CeO2,对多介质中的重金属尤其是砷污染都有良好的吸附钝化稳定化的作用,且在低投加量下,对砷也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水性漆废水电化学处理装置及电化学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73729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793566.3

    申请日:2023-06-29

    Inventor: 李鹏 庄严 黄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水性漆废水电化学处理装置及电化学处理方法,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通过水性漆废水电化学处理装置的改进,将待处理废水通过往返折流的方式经过多个工作区间,每次经过折流通道处时,浮在废水表面的部分浮渣落入对应的浮渣排出槽中,通过采用逐级排浮渣的方式,降低槽体中的絮凝浓度,消除“絮体阻碍”效应。针对水性漆喷涂废水预处理成本高、工艺复杂问题,从水性漆有机物组成特性出发,开发了电絮凝反应装置以及原位气浮工艺方法,通过调控电絮凝反应时间,利用疏水有机物对所产生絮凝前驱体的团簇包裹实现电絮凝反应后絮体的上浮分离,泥水分离效果好、成本低,具有非常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一种效仿自然地貌的内排土场全生命周期地形重塑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20766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105736.4

    申请日:2019-11-13

    Abstract: 一种效仿自然地貌的内排土场全生命周期地形重塑方法,获取矿区及周边自然地貌精细数字高程模型,提取并学习自然地貌整体水系及边坡细节特征参数,内排土场重塑区进行近自然地貌整体设计,利用自然地貌整体水系参数,在剥离土方的堆存过程中进行整体配置规划,利用自然地貌边坡细节参数,在边坡堆存过程中对坡体进行细节形态塑造。本发明基于河流地貌学原理、内排土场下沉系数、可用土方量动态变化、周边自然地貌景观融合度及自然水系衔接度等限制条件,在不改变现有排土工艺的前提下进行土方堆存最优配置,将重塑区尽可能恢复到采矿前地貌状态,形成全生命周期的内排场近自然重塑地貌参选方案,为排土场生态系统的恢复与演替提供一个稳定的基础。

    一种采煤机截割部前置破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194173B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610610980.6

    申请日:2016-07-29

    Abstract: 一种采煤机截割部前置破碎装置,截割部摇臂上设有旋转轴和第一铰接耳座,破碎部摇臂的左部上方固设有第二铰接耳座,破碎部摇臂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摆动油缸或第一步进电机,破碎部摇臂的右端可转动地套装在旋转轴上,调高油缸或第一电缸的底座和端杆头部分别与第一铰接耳座和第二铰接耳座铰接,第一摆动油缸或第一步进电机的端杆头部固定连接有旋转臂,旋转臂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第一套筒中设有与其滑动配合的第二套筒,第二套筒的左端与连接臂右端固定连接,伸缩油缸或第二电缸位于第二套筒内部且其底座和活塞杆头部分别与旋转臂左端和连接臂的右端连接,破碎锤固设在连接臂左端。该装置能对大煤块进行快速破碎,能显著地提高采煤效率。

    一种大采高采煤机煤壁侧破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597242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0696869.8

    申请日:2017-08-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采高采煤机煤壁侧破碎装置,其中的破碎机构(100)包括主架(110)、大摆动油缸(120)、小摆动油缸(130)、悬臂(140)和破碎锤(150),大摆动油缸的输出法兰I(121)连接在主架的下端,悬臂连接在主架的右端,小摆动油缸安装在悬臂的右侧,破碎锤与小摆动油缸的输出法兰II(131)相连;还包括挡矸装置(200)和调高油缸(300),所述挡矸装置通过法兰(122)连接在大摆动油缸的缸壁上,调高油缸的活塞杆(310)与挡矸装置铰接,调高油缸的缸筒(320)与采煤机机架上端的固定座机构(400)铰接,挡矸装置的底部与固定座机构铰接。本发明可以对煤岩侧壁上垮落的大块煤岩进行高效破碎;破碎范围大,破碎位置精确,调整简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