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通道混配器
    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680625U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721694672.2

    申请日:2017-12-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通道混配器,所述多通道混配器包括液体分布腔和集液腔,于液体分布腔和集液腔之间并联有2个以上的单通道混配器,所述单通道混配器包括依次串连的内部设有混合机构的混合器和稳定器;液体分布腔与原料液相连,集液腔通过管状连接件与导料管一端相连;原料液先通过混合器,进行均匀混合后形成沉淀颗粒,沉淀颗粒再进入到稳定器进行稳定生长,结构稳定后的产物由导料管流出再通过老化、分离、干燥或干燥焙烧,即制得纳米粉体。采用本实用新型这种结构来制取纳米粉体材料,原料液在混合器可以达到均匀混合,同时形成的沉淀颗粒可以在稳定器进行稳定生长,生成的颗粒粒径可以得到调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用于二氧化碳催化还原的液态金属催化剂及制备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162124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211539993.0

    申请日:2022-12-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氧化碳还原催化剂、制备方法及还原反应方法,属于碳捕捉、二氧化碳还原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下列问题:催化剂表面二氧化碳的浓度较低,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较低;催化剂的有效活性位点数目下降。该催化剂具有液体性质,反应条件温和,热量传播均匀,可使用鼓泡方式和气体接触,增大气‑液接触面积。该可以处理不同浓度的二氧化碳废气,尤其是解决了现有催化剂处理低浓度二氧化碳表现出活性低的问题。产物分布不同于现有二氧化碳还原催化剂,本发明中的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还原成单质碳、水和微量一氧化碳。本发明的催化剂催化性能好,选择性强,稳定性好,能有效提高还原反应的转化率和碳选择性。

    一种三氯氢硅还原生产多晶硅循环氢气提纯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28906B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110200460.5

    申请日:2011-07-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4

    Abstract: 一种三氯氢硅还原生产多晶硅循环氢气提纯处理方法。采用两组串联的金属钯复合膜氢气纯化器,对三氯氢硅还原循环氢气进行提纯处理,其中第一组金属钯复合膜氢气纯化器相对较大,提纯处理的超纯氢气(H2纯度>99.9999%)返回还原炉,用于三氯氢硅还原的原料气,而第二组氢气纯化器相对较小,提纯处理的高纯氢气(H2纯度-99.999%)去冷氢化工段作为原料气。该方法提纯处理循环氢气的回收率可以达到99%。当循环氢气中氯化氢含量较高时,需要采取必要的脱氯措施使得HCl含量降低到0.5ppm以下。利用该方法提纯的氢气生产多晶硅,可以明显提高多晶硅产品的纯度和质量,具有明显的节能减排效应。

    一种超纯氢气纯化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183627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211602222.1

    申请日:2022-12-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氢气纯化工艺和技术。采用金属镍膜,能用于分离含氢合成气得到纯氢,或者脱除氢气中的CxHy(x=1‑30),O2,CO2和H2O,硫,卤化物等ppm级杂质,将这些杂质浓度均降到1ppb以下,满足半导体及LED生产等电子行业对超纯氢(>8‑9N)的需求。金属镍膜通过焊接方式进行密封和集成。该工艺操作简单,跟贵金属膜相比大大降低成本,适合用于规模化工业生产。

    一种具有加热和氢气分离功能的膜分离器

    公开(公告)号:CN112919411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1911232275.7

    申请日:2019-12-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氢能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加热和氢气分离功能的膜分离器,膜分离器主要包括防爆腔、第一法兰、第二法兰、加热腔、氢气分离腔和氢气收集腔,所述防爆腔内设置加热器件接线端和热电偶接线端,所述加热腔内设置电加热器件和均布的、呈上、下交错布置的半圆形支撑管板,所述氢气分离腔内设置钯及其合金复合膜管。在与低温甲醇蒸汽重整制氢设备联合使用时,通过市电加热膜分离器到使用温度,然后连接富氢重整气,实现钯膜预热、重整气加热和氢气分离等过程。膜分离器的特殊结构设计,减少了电加热器件的热量散失,降低氢气分离系统运行能耗,提高热利用效率、结构更加紧凑。

    一种氨分解膜反应器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919407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1911232150.4

    申请日:2019-12-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机膜反应器技术和氢能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氨分解膜反应器,膜反应器主要包括防爆腔、第一法兰、第二法兰、加热和催化腔、氢气分离腔和氢气收集腔,所述防爆腔内设置加热器件接线端和热电偶接线端,所述加热和催化腔内设置电加热器件、氨分解催化剂和均布的、呈上、下交错布置的半圆形支撑管板,所述氢气分离腔内设置钯及其合金复合膜管。膜反应器工作时,氨气经过加热腔预热后进入催化剂床层,氨分解得到富氢混合气,经钯膜分离得到纯度为99.999%的高纯氢。膜反应器的特殊结构设计,减少了电加热器件的热量散失,降低氨分解和氢气分离系统运行能耗,提高热利用效率,并且,钯膜及时移走氢气促使氨分解反应正向进行,节省能耗。

    一种现场在线自动修复金属膜分离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36212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011219507.8

    申请日:2020-11-05

    Abstract: 一种现场在线自动修复金属膜分离器的技术。金属复合膜在应用过程中,会出现缺陷导致选择性降低,从而影响分离氢气纯度。本方法采用自动化技术,利用无机金属化合物溶液,在线自动对金属复合膜缺陷进行修复。在金属膜进行分离过程中,无需降温,无机金属化合物溶液直接进入反应器后气化、分解,分解后的金属单质颗粒填充入金属复合膜缺陷,之后在氢气分离过程中进一步与金属膜合金化,从而堵住孔洞,消除缺陷,大大提高金属膜使用寿命和选择性。本修饰方法实现了在金属复合膜应用过程中对缺陷进行在线修复,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效果明显。

    一种集电加热和氢气分离于一体的钯膜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07029559B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610080960.2

    申请日:2016-0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电加热和氢气分离于一体的钯膜组件,该组件包括电加热模块和氢气分离模块,在电加热模块和氢气分离模块之间安装石墨垫片;电加热模块由支撑框架、多孔烧结金属片、电加热管和隔板组成;氢气分离模块由支撑框架、钯及钯合金膜、柔性多孔陶瓷片和多孔烧结金属支撑体组成;本发明将含氢原料气直接引入钯膜组件,经加热模块预热后通过钯膜分离获得高纯氢气,该钯膜组件在钯及钯合金膜和多孔烧结金属支撑体之间引入柔性多孔陶瓷中间层,可避免高温使用时支撑体中的金属组分迁移到钯膜表面进而导致钯膜对氢气的选择渗透性降低的风险,且结构紧凑、升温速率快、温控效果好,特别适用于小规模氢气分离与纯化。

    一种带膨胀节的氢气分离器

    公开(公告)号:CN105709570B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410736773.6

    申请日:2014-12-05

    Abstract: 一种带膨胀节的氢气分离器,该分离器包括腔体、锥形密封件、压紧环、密封材料和金属弹片;在腔体中间设置膨胀节,在腔体两端设置与锥形密封件相配合的锁紧螺母;在锥形密封件内设置密封腔和渐扩管式气体缓冲腔,在密封腔的底部设置斜面;将管状氢气分离材料的一端插入锥形密封件的密封腔,则在密封腔和氢气分离材料间限定一个环形间隙,在环形间隙内填充密封材料;管状氢气分离材料位于锥形密封件的轴线上,锥形密封件通过密封材料、压紧环和金属弹片连接管状氢气分离材料,并与腔体两端的锁紧螺母通过螺纹螺合连接将管状氢气分离材料封装在腔体内。本发明解决了高温或升降温过程中,管状氢气分离材料与不锈钢分离器腔体之间因热膨胀系数不同而导致的拉力问题,消除了高温使用过程中,热膨胀对密封性能的破坏,保持密封性能的稳定。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