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502796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011351059.7
申请日:2020-11-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SCO2)膨胀机的运行控制系统,用于调节二氧化碳的压力、温度或流量,包括:膨胀机,包括高压级膨胀机和低压级膨胀机;膨胀机入口闸阀、膨胀机入口调节阀,位于锅炉出口与高压级膨胀机入口之间的管道上;膨胀机出口闸阀,位于低压级膨胀机出口;旁通阀,位于锅炉出口的一部分不经过膨胀机直接流出工质的管道上;密封气入口闸阀和仪表气入口闸阀,分别位于输入密封气和输入仪表气的入口管道上;仪表气调节阀,紧邻仪表气入口闸阀;电加热器,紧邻密封气入口闸阀之后,用于加热输入密封气;密封气调节阀,包括高压级密封气调节阀和低压级密封气调节阀,分别位于电加热器与膨胀机的密封气入口之间的管道上。
-
公开(公告)号:CN112502796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351059.7
申请日:2020-11-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SCO2)膨胀机的运行控制系统,用于调节二氧化碳的压力、温度或流量,包括:膨胀机,包括高压级膨胀机和低压级膨胀机;膨胀机入口闸阀、膨胀机入口调节阀,位于锅炉出口与高压级膨胀机入口之间的管道上;膨胀机出口闸阀,位于低压级膨胀机出口;旁通阀,位于锅炉出口的一部分不经过膨胀机直接流出工质的管道上;密封气入口闸阀和仪表气入口闸阀,分别位于输入密封气和输入仪表气的入口管道上;仪表气调节阀,紧邻仪表气入口闸阀;电加热器,紧邻密封气入口闸阀之后,用于加热输入密封气;密封气调节阀,包括高压级密封气调节阀和低压级密封气调节阀,分别位于电加热器与膨胀机的密封气入口之间的管道上。
-
公开(公告)号:CN108800652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779173.6
申请日:2018-07-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15/06 , F25B27/007 , F25B41/06 , F28B1/06 , F28B2001/065 , H02S40/4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聚光光伏余热利用的火电空冷凝汽器安全度夏装置,包括聚光光伏发电及余热利用系统、吸收式制冷系统、火电空冷凝汽器组件,通过将聚光光伏发电系统与煤电系统相结合,用于解决火电空冷机组安全度夏问题,在夏天启用冬季供热用的吸收式制冷装置,利用聚光光伏系统的余热驱动吸收式制冷机组以制取冷冻水,冷冻水对电厂空冷机组的环境高温空气进行预冷,从而提升凝汽器的换热性能,达到降低汽轮机排汽背压提高发电效率的目的;与此同时,聚光光伏电池上的光电转化发电量能够进一步增加电力供应。双管齐下,以有效应对夏季高温时用电量过大对火电机组造成的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08678820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779892.8
申请日:2018-07-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K11/02 , F01K13/00 , F01K13/006 , F01K1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兼顾火电空冷凝汽器安全度夏与电力调峰的装置,用以解决火电空冷机组安全度夏问题,采用溴化锂/水为工质的吸收发生装置,配合高低压溶液罐及蓄水罐,将昼夜调峰的储能思想引入彻底解决空冷机组安全度夏问题,同时将电力削峰填谷,保证白天高峰用电负荷。
-
公开(公告)号:CN109173558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1811221546.4
申请日:2018-10-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 衡水中科衡发动力装备有限公司
IPC: B01D5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能耗二氧化碳捕集及封存系统,燃煤电厂产生的中高温烟气首先通入热回收换热器释放高温余热后变为低温烟气,之后进行脱硫脱硝处理后进入压缩机组,压缩后的烟气通过间冷回热器降温,然后进入气液分离装置分离其中的液态二氧化碳,脱除二氧化碳后的高压气体依次进入各级间冷回热器的冷侧和膨胀机组做功,膨胀作功后的气体最后再经过热回收换热器回收热量,达到排放温度后输送到烟囱,排放到大气。本发明将烟气压缩与膨胀功回收、回热器余热回收相结合,最大限度地节省功耗,通过与储能、蓄热系统相结合,起到电厂调峰的功能,削减了单位初投资成本;该系统还可以提供低温脱除二氧化碳所需的冷源以减少功耗,提高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168342B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711498351.X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高热流反重力热管,在保留传统热管蒸发和冷凝换热机制的基础上,取消了阻碍工质流动的毛细芯结构,直接利用冷、热端温差所伴随的饱和压差作为驱动力,并利用特斯拉(Tesla)阀、多段变径管、单向阀、浮子阀等流向引导装置构成的非对称流道结构促成工质的单向流动,实现更强的反重力传热效果。本公开提供的高热流反重力热管无需外加动力,可弯曲变形、可灵活布置,能够克服实际地形地势或设备结构布局的限制,尤其适用于存在晃动、倾斜或姿态变化等变动加速度环境,热源位置高于冷源、需要向下传输热量的情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168342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711498351.X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高热流反重力热管,在保留传统热管蒸发和冷凝换热机制的基础上,取消了阻碍工质流动的毛细芯结构,直接利用冷、热端温差所伴随的饱和压差作为驱动力,并利用特斯拉(Tesla)阀、多段变径管、单向阀、浮子阀等流向引导装置构成的非对称流道结构促成工质的单向流动,实现更强的反重力传热效果。本公开提供的高热流反重力热管无需外加动力,可弯曲变形、可灵活布置,能够克服实际地形地势或设备结构布局的限制,尤其适用于存在晃动、倾斜或姿态变化等变动加速度环境,热源位置高于冷源、需要向下传输热量的情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178523A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申请号:CN201710555368.8
申请日:2017-07-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D29/285 , F04D27/001 , F04D27/002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背叶片自动调节装置及应用其的透平机械。该背叶片自动调节装置,包括:测力传感器,设置于推力轴承与轴之间,用于测定推力轴承向轴所产生的轴向推力;至少一可调式背叶片,固定于叶轮的背面,其相对于轴径向的角度可调。本公开背叶片自动调节装置及应用其的透平机械采用了可调式背叶片的形式,实现了背叶片轴向平衡力的可调,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及工程实现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7178522A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申请号:CN201710554499.4
申请日:2017-07-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IPC: F04D29/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D29/2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背叶片结构的离心透平机械、平衡轴向力的方法。其中,具有背叶片结构的离心透平机械包括:叶轮;以及背叶片,设置于叶轮背部,用于平衡轴向力。通过在叶轮背部增加背叶片结构后,当旋转叶轮在对工质加压的过程中,背叶片对叶轮背部的流体产生推动加速作用,背叶片会推动叶轮背部工质产生离心力,将工质反向推动至叶轮边缘,从而降低叶轮背部静压,从而达到平衡轴向力的作用,该离心透平机械可以有效降低转子系统的密封难度,不会出现如采用平衡盘的方案时的额外密封问题,同时背叶片结构简单,与叶轮一起加工,可以降低系统的结构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737361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251062.9
申请日:2016-04-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3/30 , F28D15/0266
Abstract: 一种环形热管阵列换热器,包括冷凝端和蒸发端,所述冷凝端和蒸发端均包括多路水平管路;所述换热器还包括两个多通管路,所述两个多通管路相对设置,且每个多通管路均连接至冷凝端和蒸发端的水平管路,形成多个闭合环路,两个多通管路分别为第一多通管路和第二多通管路。以及含该换热器的换热系统。该环形热管阵列换热器,利用春秋冬季节室外温度较低的条件,消耗动力较少的条件下,将空间内部的热量转移到室外,节省了大量空调能耗,可应用于数据中心或机柜内部的换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