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聚光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179543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1811209005.X

    申请日:2018-10-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聚光太阳能海水淡化系统,包括菲涅尔聚光式蒸发淡化装置、热回收换热器、海水调节储罐、浓盐海水调节储罐、淡水储罐,本发明通过对各部件的合理安排,减少了高温蒸汽的载热换热环节,太阳能直接加热海水蒸发,减小了热阻,提高了太阳能利用率;能够利用海水蒸发潜热及浓盐海水的余热来预热新进入系统的海水,提高能量利用率;海水在降膜蒸发器中充分增大换热面积,海水缓慢流动蒸发,不易沸腾迸溅,大大提高了海水的蒸发效率;各菲涅尔聚光蒸发淡化单元形成独立的封闭模组,相互之间不漏热也不漏蒸汽,方便拆卸更换组件,不影响系统的整体运行,削减投资和运行成本,利于大规模普及应用。

    一种高效聚光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179543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209005.X

    申请日:2018-10-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聚光太阳能海水淡化系统,包括菲涅尔聚光式蒸发淡化装置、热回收换热器、海水调节储罐、浓盐海水调节储罐、淡水储罐,本发明通过对各部件的合理安排,减少了高温蒸汽的载热换热环节,太阳能直接加热海水蒸发,减小了热阻,提高了太阳能利用率;能够利用海水蒸发潜热及浓盐海水的余热来预热新进入系统的海水,提高能量利用率;海水在降膜蒸发器中充分增大换热面积,海水缓慢流动蒸发,不易沸腾迸溅,大大提高了海水的蒸发效率;各菲涅尔聚光蒸发淡化单元形成独立的封闭模组,相互之间不漏热也不漏蒸汽,方便拆卸更换组件,不影响系统的整体运行,削减投资和运行成本,利于大规模普及应用。

    一种低能耗二氧化碳捕集及封存技术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173558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1811221546.4

    申请日:2018-10-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能耗二氧化碳捕集及封存系统,燃煤电厂产生的中高温烟气首先通入热回收换热器释放高温余热后变为低温烟气,之后进行脱硫脱硝处理后进入压缩机组,压缩后的烟气通过间冷回热器降温,然后进入气液分离装置分离其中的液态二氧化碳,脱除二氧化碳后的高压气体依次进入各级间冷回热器的冷侧和膨胀机组做功,膨胀作功后的气体最后再经过热回收换热器回收热量,达到排放温度后输送到烟囱,排放到大气。本发明将烟气压缩与膨胀功回收、回热器余热回收相结合,最大限度地节省功耗,通过与储能、蓄热系统相结合,起到电厂调峰的功能,削减了单位初投资成本;该系统还可以提供低温脱除二氧化碳所需的冷源以减少功耗,提高效率。

    高热流反重力热管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168342B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711498351.X

    申请日:2017-12-29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高热流反重力热管,在保留传统热管蒸发和冷凝换热机制的基础上,取消了阻碍工质流动的毛细芯结构,直接利用冷、热端温差所伴随的饱和压差作为驱动力,并利用特斯拉(Tesla)阀、多段变径管、单向阀、浮子阀等流向引导装置构成的非对称流道结构促成工质的单向流动,实现更强的反重力传热效果。本公开提供的高热流反重力热管无需外加动力,可弯曲变形、可灵活布置,能够克服实际地形地势或设备结构布局的限制,尤其适用于存在晃动、倾斜或姿态变化等变动加速度环境,热源位置高于冷源、需要向下传输热量的情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高热流反重力热管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168342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711498351.X

    申请日:2017-12-29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高热流反重力热管,在保留传统热管蒸发和冷凝换热机制的基础上,取消了阻碍工质流动的毛细芯结构,直接利用冷、热端温差所伴随的饱和压差作为驱动力,并利用特斯拉(Tesla)阀、多段变径管、单向阀、浮子阀等流向引导装置构成的非对称流道结构促成工质的单向流动,实现更强的反重力传热效果。本公开提供的高热流反重力热管无需外加动力,可弯曲变形、可灵活布置,能够克服实际地形地势或设备结构布局的限制,尤其适用于存在晃动、倾斜或姿态变化等变动加速度环境,热源位置高于冷源、需要向下传输热量的情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基于聚光光伏余热利用的火电空冷凝汽器安全度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800652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1810779173.6

    申请日:2018-07-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聚光光伏余热利用的火电空冷凝汽器安全度夏装置,包括聚光光伏发电及余热利用系统、吸收式制冷系统、火电空冷凝汽器组件,通过将聚光光伏发电系统与煤电系统相结合,用于解决火电空冷机组安全度夏问题,在夏天启用冬季供热用的吸收式制冷装置,利用聚光光伏系统的余热驱动吸收式制冷机组以制取冷冻水,冷冻水对电厂空冷机组的环境高温空气进行预冷,从而提升凝汽器的换热性能,达到降低汽轮机排汽背压提高发电效率的目的;与此同时,聚光光伏电池上的光电转化发电量能够进一步增加电力供应。双管齐下,以有效应对夏季高温时用电量过大对火电机组造成的压力。

    通用型高温热管式吸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12179186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1054113.1

    申请日:2020-09-29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热管式吸热器,包括:热管,为直筒形的热管,热管一端为热端,另一端为冷端;相变工质,密封在热管的内部;充装口,设置在热管上,用于向热管内充入相变工质;吸热流体管路,盘绕在热管冷端的管壳外表面或内部;放热流体管路,盘绕在热管热端的管壳外表面或内部。本公开还提供一种热管式吸热器,包括:热管,为环形热管,其蒸发段管路由多根并联的管束排列成凹面形;相变工质,密封在热管的内部;充装口,设置在热管上,用于向热管内充入相变工质;冷凝段管路,与热管的保温段管路连接,构成环路;放热流体管路,与冷凝段管路组成冷端换热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