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142872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210358679.6
申请日:2022-04-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穿越活动断层隧道的柔性接头结构、隧道结构和施工方法,柔性接头结构纵向位于第一节段衬砌和第二节段衬砌之间,径向从外至内(隧道临空面方向为内)分别为波浪形止水带、吸能复合填充管结构、拱架、接水盒;隧道结构包含柔性接头结构,位于隧道的纵向预设范围,径向从外至内分别为初期支护层、超挖层、防水层、含柔性接头结构的二次衬砌层。本发明柔性接头结构能够承受较大变形,同时保持较好的防水性,隧道结构能够吸收活动断层错动引起的围岩不均匀变形,从而保证隧道的正常使用和整体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5142871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358667.3
申请日:2022-04-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穿越活断层隧道结构、装配式减错缝结构及铰接接头结构,隧道结构位于隧道的纵向预设范围内,沿径向方向由外至内(隧道临空面方向为内)分别为初期支护层、装配式减错层、防水层和二次衬砌层;二次衬砌层由装配式减错缝结构、铰接接头结构、第一节段衬砌、第二节段衬砌、第三节段衬砌和第四节段衬砌组成;拱顶及边墙处装配式减错缝结构径向由外至内分别为背贴式止水带、第二吸能复合填充管、钢筋骨架和第一接水盒;拱顶及边墙处铰接接头结构径向由外至内分别为波浪形止水带、第三吸能复合填充管、拱架和第二接水盒。本发明能够吸收断层错动引起的围岩不均匀变形,增强隧道对断层活动的适应性,保证隧道的正常使用和整体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968677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905592.1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泡沫混凝土管的安装结构和填充方法,通过设置拱形支架与隔断筋,降低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且能够灵活满足隧道抗错断设计中缓冲层施工质量要求;技术方案包括两个安装单元;所述安装单元包括第一拱形架、隔断筋及第二拱形架;所述第一拱形架设置在靠近所述初期支护一侧,所述第二拱形架设置在靠近所述二次衬砌一侧;所述隔断筋设置在所述第一拱形架和第二拱形架之间;所述第一拱形架的半径尺寸大于第二拱形架的半径;所述隔断筋与第一拱形架之间能够相对移动,所述隔断筋与第二拱形架之间也能够相对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15142871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210358667.3
申请日:2022-04-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穿越活断层隧道结构、装配式减错缝结构及铰接接头结构,隧道结构位于隧道的纵向预设范围内,沿径向方向由外至内(隧道临空面方向为内)分别为初期支护层、装配式减错层、防水层和二次衬砌层;二次衬砌层由装配式减错缝结构、铰接接头结构、第一节段衬砌、第二节段衬砌、第三节段衬砌和第四节段衬砌组成;拱顶及边墙处装配式减错缝结构径向由外至内分别为背贴式止水带、第二吸能复合填充管、钢筋骨架和第一接水盒;拱顶及边墙处铰接接头结构径向由外至内分别为波浪形止水带、第三吸能复合填充管、拱架和第二接水盒。本发明能够吸收断层错动引起的围岩不均匀变形,增强隧道对断层活动的适应性,保证隧道的正常使用和整体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8347666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500029.X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盾构隧道接缝性能劣化监测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案包括:获取隧道接缝处的张开度和温度数据的时间序列;基于获取的张开度和温度数据的时间序列,以预设时间段为周期,分别计算每个周期内隧道接缝处张开度对应的温度系数;基于隧道管片的弹性模量、自由热膨胀系数、温度变化量、环缝张开度变化量以及管片环宽,计算隧道接缝处的环缝法向应力变化;基于获得的环缝法向应力变化及温度系数,获得每个周期对应的环缝法向刚度;基于不同周期环缝法向刚度的差值,确定盾构隧道接缝性能的劣化程度,实现盾构隧道接缝性能的劣化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5142872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358679.6
申请日:2022-04-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穿越活动断层隧道的柔性接头结构、隧道结构和施工方法,柔性接头结构纵向位于第一节段衬砌和第二节段衬砌之间,径向从外至内(隧道临空面方向为内)分别为波浪形止水带、吸能复合填充管结构、拱架、接水盒;隧道结构包含柔性接头结构,位于隧道的纵向预设范围,径向从外至内分别为初期支护层、超挖层、防水层、含柔性接头结构的二次衬砌层。本发明柔性接头结构能够承受较大变形,同时保持较好的防水性,隧道结构能够吸收活动断层错动引起的围岩不均匀变形,从而保证隧道的正常使用和整体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8378327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499845.3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1/04 , G06F111/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隧道衬砌结构耐久性劣化监测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预先构建的隧道结构及地层有限元模型,通过静力学分析获得隧道衬砌结构应力集中位置;获取应力集中位置的应变及温度数据;基于不同时间点应力集中位置的应变的差值,获得不可逆应变;从所述不可逆应变中去除应力集中位置的徐变应变和收缩应变,获得由结构损伤引起的不可逆应变;基于获得的由结构损伤引起的不可逆应变,确定隧道衬砌结构的损伤程度,实现隧道衬砌结构耐久性劣化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220757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439334.8
申请日:2023-04-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强震区高海拔寒区隧道纵向防冻减震缝结构及施工方法,在沿隧道的径向方向由外至内依次设置初衬层、减震层、保温层和二次衬砌层,其中,在所述二次衬砌层间隔布置数个贯穿所述二次衬砌层的减震缝结构,所述减震缝结构包括沿隧道的径向方向从外至内依次设置的波浪形止水带、吸能复合填充管结构和减震缝阻隔板结构,所述减震缝阻隔板结构用于承载所述吸能复合填充管结构,并配合所述波浪形止水带和所述吸能复合填充管结构容许伸长变形或压缩变形;本申请中先施工段二次衬砌和后施工段二次衬砌通过波浪形纵向防冻减震缝结构联结在一起并作为二次衬砌层承受纵向地震作用,保障行车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2996148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210474408.3
申请日:2012-11-22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地应力软岩公路隧道支护方法,其步骤:A、上台阶开挖,锚喷支护施工;B、上台阶第二道工字钢支架架设:锚喷支护结束后,架设上台阶第二道工字钢支架;C、上台阶泡沫混凝土缓冲层碹砌;D、上台阶二次喷射混凝土施工;E、下台阶开挖及下台阶第一道工字钢支架架设,喷射混凝土;F、浇筑下台阶塑性混凝土;G、架设下台阶第二道工辽钢支架,喷射混凝土;H、下台阶二次衬砌施工;J、仰拱回填;K、上台阶二次衬砌施工:通过测量放样,确定模板的架设位置,用与衬砌同标号的混凝土进行拱顶回填灌浆,拱顶混凝土强度达到,拆除堵头模具。方法对于控制高地应力下软岩隧道大变形效果明显,简便易行,操作简单,效果明显,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2996148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210474408.3
申请日:2012-11-22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地应力软岩公路隧道支护方法,其步骤:A、上台阶开挖,锚喷支护施工;B、上台阶第二道工字钢支架架设:锚喷支护结束后,架设上台阶第二道工字钢支架;C、上台阶泡沫混凝土缓冲层碹砌;D、上台阶二次喷射混凝土施工;E、下台阶开挖及下台阶第一道工字钢支架架设,喷射混凝土;F、浇筑下台阶塑性混凝土;G、架设下台阶第二道工辽钢支架,喷射混凝土;H、下台阶二次衬砌施工;J、仰拱回填;K、上台阶二次衬砌施工:通过测量放样,确定模板的架设位置,用与衬砌同标号的混凝土进行拱顶回填灌浆,拱顶混凝土强度达到,拆除堵头模具。方法对于控制高地应力下软岩隧道大变形效果明显,简便易行,操作简单,效果明显,成本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