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207114B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110149503.1
申请日:2011-06-03
申请人: 武汉科技大学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分类号: F15B15/08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级伺服液压缸。其技术方案是:该液压缸由静压缸和动压缸组成,静压缸和动压缸的缸体(2)为一整体。静压活塞杆(33)同中心地安装在静压缸的静压腔(27)内,静压活塞杆(33)的工作端穿过左端盖(1),静压活塞(5)安装在静压活塞杆(33)上。动压活塞杆(34)同中心地安装在动压缸的动压腔(21)内,动压活塞(9)安装在动压活塞杆(34)上;动压活塞杆(34)的工作端穿过缸体隔断墙和静压活塞杆(33)的空心部分。左端盖(1)的通孔内壁设有的第一泄漏油环形槽(32)的宽度为静压活塞(5)行程的1.3~2倍。本发明具有摩擦力小、动态响应高、节省能源和能够输出在一较大恒力附近按一定规律上下变化的高振频、高激振力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607973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057921.2
申请日:2012-03-07
申请人: 武汉科技大学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分类号: G01N3/36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路基动力响应原位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其方案是:油泵(12)通过第一单向阀(10)与电液伺服阀(6)的P口和第一电磁换向阀(8)的P口分别相通;电液伺服阀(6)的A口和B口与双级伺服液压缸(26)的第三和第四工作油口(38、41)对应相通,第一电磁换向阀(8)的A口通过第二单向阀(7)分别与双级伺服液压缸(26)的第二工作油口(36)、电磁球阀(18)的A口和蓄能器(5)相通;双级伺服液压缸(26)的工作端通过载荷传感器(24)和激振圆盘(23)紧压在路基(22)表面,系统中的所有传感器均与数据采集卡(2)电连接,数据采集卡(2)和计算机辅助测试软件(1)安装在计算机内。本发明具有既能实现现场原型试验,又能主动控制试验条件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261359A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1110149496.5
申请日:2011-06-03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武汉科技大学
IPC分类号: F15B21/1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高铁轨道路基测试的伺服控制液压激振系统。其技术方案是:油泵(11)的压油口通过第一单向阀(8)和第一过滤器(7)与伺服阀(4)的P口和第一电磁换向阀(6)的P口分别相通;伺服阀(4)的A口和B口分别与双级伺服液压缸(2)的动压腔(38)二个工作油口(26、29)对应相通;第一电磁换向阀(6)的A口与第二单向阀(5)进油口相通,第二单向阀(5)出油口与双级伺服液压缸(2)的静压腔(45)的第二工作油口(24)、电磁球阀(16)的A口和蓄能器(3)分别相通。双级伺服液压缸(2)的工作端与激振圆盘(17)联接,双级伺服液压缸(2)的右端盖(30)与测试用液压挖掘机联接。本发明动态响应好、液压系统流量小、模拟效果好和同时满足高振动频率和高激振力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2607973B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210057921.2
申请日:2012-03-07
申请人: 武汉科技大学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分类号: G01N3/36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路基动力响应原位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其方案是:油泵(12)通过第一单向阀(10)与电液伺服阀(6)的P口和第一电磁换向阀(8)的P口分别相通;电液伺服阀(6)的A口和B口与双级伺服液压缸(26)的第三和第四工作油口(38、41)对应相通,第一电磁换向阀(8)的A口通过第二单向阀(7)分别与双级伺服液压缸(26)的第二工作油口(36)、电磁球阀(18)的A口和蓄能器(5)相通;双级伺服液压缸(26)的工作端通过载荷传感器(24)和激振圆盘(23)紧压在路基(22)表面,系统中的所有传感器均与数据采集卡(2)电连接,数据采集卡(2)和计算机辅助测试软件(1)安装在计算机内。本发明具有既能实现现场原型试验,又能主动控制试验条件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261359B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110149496.5
申请日:2011-06-03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武汉科技大学
IPC分类号: F15B21/1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高铁轨道路基测试的伺服控制液压激振系统。其技术方案是:油泵(11)的压油口通过第一单向阀(8)和第一过滤器(7)与伺服阀(4)的P口和第一电磁换向阀(6)的P口分别相通;伺服阀(4)的A口和B口分别与双级伺服液压缸(2)的动压腔(38)二个工作油口(26、29)对应相通;第一电磁换向阀(6)的A口与第二单向阀(5)进油口相通,第二单向阀(5)出油口与双级伺服液压缸(2)的静压腔(45)的第二工作油口(24)、电磁球阀(16)的A口和蓄能器(3)分别相通。双级伺服液压缸(2)的工作端与激振圆盘(17)联接,双级伺服液压缸(2)的右端盖(30)与测试用液压挖掘机联接。本发明动态响应好、液压系统流量小、模拟效果好和同时满足高振动频率和高激振力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2207114A
公开(公告)日:2011-10-05
申请号:CN201110149503.1
申请日:2011-06-03
申请人: 武汉科技大学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分类号: F15B15/08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级伺服液压缸。其技术方案是:该液压缸由静压缸和动压缸组成,静压缸和动压缸的缸体(2)为一整体。静压活塞杆(33)同中心地安装在静压缸的静压腔(27)内,静压活塞杆(33)的工作端穿过左端盖(1),静压活塞(5)安装在静压活塞杆(33)上。动压活塞杆(34)同中心地安装在动压缸的动压腔(21)内,动压活塞(9)安装在动压活塞杆(34)上;动压活塞杆(34)的工作端穿过缸体隔断墙和静压活塞杆(33)的空心部分。左端盖(1)的通孔内壁设有的第一泄漏油环形槽(32)的宽度为静压活塞(5)行程的1.3~2倍。本发明具有摩擦力小、动态响应高、节省能源和能够输出在一较大恒力附近按一定规律上下变化的高振频、高激振力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202105782U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1120187049.4
申请日:2011-06-03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武汉科技大学
IPC分类号: B06B1/18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试高铁轨道路基用液压激振系统。其技术方案是:油泵(11)的压油口通过第一单向阀(8)和第一过滤器(7)与伺服阀(4)的P口和第一电磁换向阀(6)的P口分别相通;伺服阀(4)的A口和B口分别与双级伺服液压缸(2)的动压腔(38)二个工作油口(26、29)对应相通;第一电磁换向阀(6)的A口与第二单向阀(5)进油口相通,第二单向阀(5)出油口与双级伺服液压缸(2)的静压腔(45)的第二工作油口(24)、电磁球阀(16)的A口和蓄能器(3)分别相通。双级伺服液压缸(2)的工作端与激振圆盘(17)联接,双级伺服液压缸(2)的右端盖(30)与测试用液压挖掘机联接。本实用新型动态响应好、液压系统流量小、模拟效果好和同时满足高振动频率和高激振力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202486004U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220082497.2
申请日:2012-03-07
申请人: 武汉科技大学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分类号: G01N3/36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路基动力响应原位激振试验系统。其技术方案是:油泵(12)通过第一单向阀(10)与电液伺服阀(6)的P口和第一电磁换向阀(8)的P口分别相通;电液伺服阀(6)的A口和B口与双级伺服液压缸(26)的第三和第四工作油口(38、41)对应相通,第一电磁换向阀(8)的A口通过第二单向阀(7)分别与双级伺服液压缸(26)的第二工作油口(36)、电磁球阀(18)的A口和蓄能器(5)相通;双级伺服液压缸(26)的工作端通过载荷传感器(24)和激振圆盘(23)紧压在路基(22)表面;系统中的所有传感器均与数据采集卡(2)电连接,数据采集卡(2)、PID控制器(3)、伺服放大器(4)和电液伺服阀(6)的电磁铁电之间均为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既能实现现场原型试验,又能主动控制试验条件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202091287U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1120187055.X
申请日:2011-06-03
申请人: 武汉科技大学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分类号: F15B15/08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式伺服液压缸。其技术方案是:该液压缸由静压缸和动压缸组成,静压缸和动压缸的缸体(2)为一整体。静压活塞杆(33)同中心地安装在静压缸的静压腔(27)内,静压活塞杆(33)的工作端穿过左端盖(1),静压活塞(5)安装在静压活塞杆(33)上。动压活塞杆(34)同中心地安装在动压缸的动压腔(21)内,动压活塞(9)安装在动压活塞杆(34)上;动压活塞杆(34)的工作端穿过缸体隔断墙和静压活塞杆(33)的空心部分。左端盖(1)的通孔内壁设有的第一泄漏油环形槽(32)的宽度为静压活塞(5)行程的1.3~2倍。本实用新型具有摩擦力小、动态响应高、节省能源和能够输出在一较大恒力附近按一定规律上下变化的高振频、高激振力的特点。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