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05284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329649.3
申请日:2020-04-23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 重庆医科大学
IPC分类号: G01N33/569 , G01N33/558 , G01N33/533
摘要: 本发明属于核酸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用于检测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试纸条、传感器及其制备与应用。本发明的试纸条分为比色法试纸条和荧光法试纸条,两种试纸条均包括底板、样品垫、结合垫、检测垫和吸收垫;本发明还提供了包含上述试纸条的传感器。本发明通过筛选,获得对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具有高亲和力的两种核酸适配体,运用核酸适配体分别功能化二硫化钼量子点为核,金为壳的MoS2@Au纳米球,以及二硫化钼量子点,建立基于核酸适配体功能化纳米材料的新型冠状病毒试纸条比色法和荧光法检测体系,运用纳米材料放大检测信号,实现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简便、快速检测,两种检测模式互补,能作为现有核酸检测方法的有益补充。
-
公开(公告)号:CN111505284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010329649.3
申请日:2020-04-23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 重庆医科大学
IPC分类号: G01N33/569 , G01N33/558 , G01N33/533
摘要: 本发明属于核酸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用于检测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试纸条、传感器及其制备与应用。本发明的试纸条分为比色法试纸条和荧光法试纸条,两种试纸条均包括底板、样品垫、结合垫、检测垫和吸收垫;本发明还提供了包含上述试纸条的传感器。本发明通过筛选,获得对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具有高亲和力的两种核酸适配体,运用核酸适配体分别功能化二硫化钼量子点为核,金为壳的MoS2@Au纳米球,以及二硫化钼量子点,建立基于核酸适配体功能化纳米材料的新型冠状病毒试纸条比色法和荧光法检测体系,运用纳米材料放大检测信号,实现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简便、快速检测,两种检测模式互补,能作为现有核酸检测方法的有益补充。
-
公开(公告)号:CN110146898A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910585803.0
申请日:2019-07-01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IPC分类号: G01S17/08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图像拍摄及图像分析的探针轨迹监测及控制方法,属于信息技术领域。该方法基于探针测距装置实现,该测距装置包括激光器,可见光源,显微镜,探针,样品,样品位移台,运动控制系统及分析处理系统。所述方法具体包括:S1:将样品放置在样品位移台上;S2:可见光照射在探针针尖上,通过显微镜结合探测器实时获取针尖附近的场景,并传输到分析处理系统进行图像处理及特征提取,得到探针-样品在图像尺度上的间距S;S3:通过图像尺度上的间距S与实际间距的关系式,计算得到探针-样品的实际距离d。本发明通过拍摄图像和分析图像,准确得到探针与样品间距并通过控制系统调节其间距,最终实现探针运动轨迹监测与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6483117B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610858542.1
申请日:2016-09-28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IPC分类号: G01N21/65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微囊藻毒素检测的传感器芯片及其移动监测设备。该传感器芯片包括复合芯片,所述复合芯片的上表面修饰有微囊藻毒素分子印迹膜,所述微囊藻毒素分子印迹膜上具有对微囊藻毒素特异性识别的微孔。该移动监测设备包括具有该传感器芯片的光学系统、流路系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时检测水域中藻毒素含量的检测装置,可以在现场实时原位检测水域中藻毒素的含量,仪器可在野外自动运行,无需人工参与。
-
公开(公告)号:CN105092514B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510514305.9
申请日:2015-08-20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IPC分类号: G01N21/3586 , G01B9/0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射式的扫描近场太赫兹显微镜,属于显微镜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太赫兹波产生元件、太赫兹波可视调节元件、太赫兹波干涉元件、扫描探针显微成像及太赫兹波近场信号调制部件、太赫兹波检测元件、锁相放大器和控制电脑。本发明能够同时获得物质纳米级分辨率三维形貌成像和纳米级空间分辨率的太赫兹光谱成像,可以为纳米级的材料表征、纳米级大小的半导体器件和生物大分子检测提供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6442462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814124.2
申请日:2016-09-09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IPC分类号: G01N21/65
CPC分类号: G01N21/65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活体单细胞拉曼光谱检测芯片,由具有微凹坑阵列的无拉曼散射特征峰的基片构成,活体单细胞通过滴样方式滴加到芯片表面,待细胞移动并陷入微凹坑内,使细胞保持不动,然后进行显微拉曼光谱测量,获得活体单细胞的拉曼光谱。该芯片用于活体单细胞拉曼光谱测量过程中,无需微流控所需的复杂控制系统,通过滴样即可加入活体细胞,操作简单,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检测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5717047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610058579.6
申请日:2016-01-28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IPC分类号: G01N21/05
CPC分类号: G01N21/05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光学检测单细胞层的流动样品池装置,该装置包括上夹具、下夹具、上缓冲垫片、下缓冲垫片、单细胞层流动样品池的上窗口及下窗口;所述上夹具、下夹具、上缓冲垫片和下缓冲垫片分别对应设有光源孔;所述单细胞层流动样品池的下窗口具有固定深度的进样槽,固定深度和宽度的进样流道,固定深度的样品槽,和固定深度和宽度的一条或多条出液流道,固定深度的出液槽;所述单细胞层流动样品池的上窗口上设有进样口和出液口,分别对应落在下窗口的进样槽和出液槽内;所述上夹具,上缓冲垫片分别设有进样口和出液口,分别与样品池的上窗口的进样口和出液口对应,大小一致。该装置可满足多种光学检测单层细胞的目的,可实时监测药物等对细胞的影响,提高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616333B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310697401.2
申请日:2013-12-18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IPC分类号: G01N21/01 , G01N21/3586 , G01N21/357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太赫兹光谱连续检测的液体样品池装置,包括支架、对应设置在支架上的太赫兹光源及太赫兹探测器、上下分布并设置在太赫兹光源及太赫兹探测器之间的金属挡板和可转动的样品池转盘装配,所述金属挡板上对应设有光源孔;所述转盘装配包括划分出多个窗口的基板、具有多种规格且对应设置在窗口上的垫圈及覆盖在垫圈上的盖板;该装置可进行样品池厚度的调整,同时可满足连续检测的目的,提高了测量精度,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4764711A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510183702.2
申请日:2015-04-17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IPC分类号: G01N21/3581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太赫兹超材料生物传感芯片及其测试方法,所述太赫兹超材料生物传感芯片包括:衬底,以及附在所述衬底上的亚波长金属谐振环阵列;其中,所述衬底为在太赫兹波段下,吸收系数小于0.5cm-1的材料构成,所述亚波长金属谐振环阵列包含多个谐振环单元,每个所述谐振环单元均为方形金属框,且在所述方形金属框每条边的中间均设有一大小相同的开口。本发明与现有的生物传感器相比,由于采用太赫兹超材料制作,提高了所述太赫兹超材料生物传感器结构的均一性,根据其均一性以及其结构设计简单,提升了传感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542668A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910860639.X
申请日:2019-09-11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IPC分类号: G01N21/3586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太赫兹成像技术定量分析叶片成分分布情况的方法,属于太赫兹光谱检测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基于叶片中的水、固体物质、气体三者含量百分比及三者的太赫兹频谱会影响整个叶片的太赫兹频谱,根据有效介质模型建立叶片的等效介电函数,然后利用随机优化算法,调整叶片中的水、固体物质、气体三者含量百分比,使叶片等效介电谱与叶片真实介电谱之差最小,从而得到三者含量百分比,以此反映叶片内三种物质的真实含量。以该方法进行检测,可以在一次检测中同时获得叶片中水、固体物质和气体三种组分含量的精确值,并可以提供三种组分的直观分布图像。该方法较传统的检测方法,具有无损、快速等优点,适合推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