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0110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86918.6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消除增材制造镍基高温合金中的残余应力的方法,涉及增材制造材料技术领域。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通过对增材制造镍基高温合金施加连续脉冲电流处理的方式进行消除应力处理,以消除增材制造镍基高温合金中的至少部分残余应力,得到消除应力处理后的增材制造镍基高温合金。本发明能有效降低增材制造镍基高温合金中的残余应力。经本发明的方法没有改变原始合金的内部组织状态,同时本发明的方法处理温度低,处理时间短,更加的高效和节能,符合当前工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392134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459382.4
申请日:2024-10-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增材制造镍基高温合金的热处理方法,涉及增材制造技术领域。所述热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增材制造镍基高温合金置于第一温度下,进行第一步去应力退火处理;然后再升温至第二温度下进行第二步去应力退火处理,冷却后,得到去应力退火处理后的增材制造镍基高温合金;第一温度为850‑890℃,第二温度为900‑950℃;对去应力退火处理后的增材制造镍基高温合金进行固溶处理,得到固溶处理后的增材制造镍基高温合金;对固溶处理后的增材制造镍基高温合金进行时效处理,得到热处理后的增材制造镍基高温合金。本发明主要用于提高增材制造镍基高温合金的γ′相体积分数,获得立方度高及尺寸适合的γ′相,并消除残余应力引起的开裂和再结晶。
-
公开(公告)号:CN119221089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130552.4
申请日:2024-08-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单晶高温合金领域,具体为一种控制单晶取向偏角投影到叶片特定象限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同时控制一次取向及二次取向方向仅有小偏角的籽晶;(2)测试籽晶取向,获得衍射图及结果;(3)通过公式计算籽晶实际取向衍射图在屏幕上投影的偏角数据;(4)根据计算数据在籽晶的特定侧面进行具有唯一指示性标记;(5)按照标记指示,组装籽晶和铸件蜡模。本发明采用控制二次取向的籽晶制备方法及籽晶三维取向检测技术,可以明确具有小偏差角籽晶的三维取向与宏观取向的位相关系,进而通过特定的安装方案控制单晶取向的偏角投影到叶片特定象限。
-
公开(公告)号:CN119132441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038203.X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G16C20/20 , G16C20/10 , G16C20/70 , G06F18/15 , G06F18/27 , G06F18/214 , G06F18/21 , G06N3/0499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高温合金中微量元素Mg含量的精确控制方法。首先,通过实验或现场生产数据确定Mg元素添加量及熔炼工艺参数对高温合金中微量元素Mg含量的影响规律,获得机器学习数据集;然后,通过人工神经网络机器学习算法对输入输出之间的多因素非线性耦合关系进行统计分析,建立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Mg含量预测模型,并进一步优化人工神经网络结构及相关算法;最后,利用优化后的Mg含量预测模型对某工艺条件下的Mg含量进行预测,进而调整合金熔炼工艺参数,将合金中的Mg元素调整至目标含量,实现微量元素Mg含量的精确控制。本发明精确稳定地控制高温合金中微量元素Mg至目标含量,从而指导高温合金的铸造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9076979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210368.0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B22F12/00 , B22F10/14 , B22F12/90 , B22F10/30 , B22F10/366 , B22F10/64 , B22F10/66 , B22F12/10 , B28B1/00 , B33Y10/00 , B33Y40/20 , B33Y80/00 , B22F7/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集成纤维布丝机构的粉末粘接剂喷射打印设备和打印方法,打印设备包括:水平导轨、铺粉系统、加热系统、负压供墨打印系统、纤维布丝系统和成型缸系统,水平导轨行进的方向为X轴的方向,在水平面的投影面内,与X轴垂直的为Y轴,在成型缸系统的Y轴方向两端均设置有纤维布丝系统,能够在打印过程中对每层粉料铺布纤维和选区粘接剂喷射,并对多层粉料重复纤维布丝和选区粘结剂喷射的步骤,逐层布丝和打印得出零件素坯。根据本发明解决了粉末粘接剂喷射打印设备打印出的零件存在韧性较低以及尺寸精度较低的问题,能够制出高韧性和高尺寸精度的零件,且成本低廉、简单易行、可重复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9076973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234868.8
申请日:2024-09-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B22F10/28 , C22C19/05 , C22C1/04 , C22C1/10 , B22F9/08 , B22F10/34 , B22F1/052 , B22F1/065 , B22F10/25 , B22F10/366 , B22F10/32 , B33Y10/00 , B33Y70/00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增材制造高承温镍基高温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高温合金材料及增材制造技术领域。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增材制造高承温镍基高温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合金粉末步骤:制备合金粉末;其中,以重量百分数计,所述合金粉末的化学成分包括:Cr 17.0~21.0wt%,Ni 50~55wt%,Nb 5.0~5.5wt%,Mo 2.8~3.3wt%,Ti 0.75~1.15wt%,Al 0.3~0.7wt%,C 0.2~0.5wt%,Mn 0.1~0.3wt%,Si 0.1~0.3wt%,S≤0.015wt%,O≤0.02wt%,Y 0.01~1.0wt%,余量为Fe;增材制造步骤:从所述合金粉末中筛取出设定粒径范围的合金粉末进行增材制造处理,得到增材制造高承温镍基高温合金。本发明主要用于制备一种具有优异高温性能的原位氧化物弥散强化的增材制造高承温镍基高温合金。
-
公开(公告)号:CN119020620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12200.6
申请日:2024-08-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粉末冶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精准调控重熔回收高温合金废粉成分的方法。具体为通过热力学计算获得不同合金化元素在特定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确定合金化元素的易挥发顺序,指导工艺制定;对初始与炉后合金粉末进行化学分析,计算各元素的烧损量,并结合目标成分,计算出废粉重熔所需添补的单质含量,并将此添补单质按挥发特性装填并熔炼合成料锭,打磨呈金属光泽并切割成合金片安置在待重熔废粉中,经真空感应熔炼均匀化后,浇注成锭,打磨去除氧化皮呈现金属光泽,获得合格铸锭或按制粉工艺直接雾化制粉。本发明基于元素烧损规律与添补料锭的预制及安置,经真空感应熔铸后获得目标料锭,或直接雾化制粉,实现高温合金废粉的循环再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85412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14607.4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镍基变形高温合金、涡轮盘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高温合金设计与制备技术领域。其中,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镍基变形高温合金包括如下化学成分:Co:16‑20wt%;Cr:6.0‑9.0wt%;Ti:2.0‑3.0wt%;Al:4.0‑6.0wt%;W:10.0‑12.0wt%;Mo:0.5‑2.5wt%;Ta:0.2‑2.0wt%;C:0.08‑0.16wt%;Zr:0.02‑0.05wt%;B:0.02‑0.05wt%;Ni为余量;其中,在所述镍基变形高温合金中:Al元素、Ti元素、Ta元素的重量百分比之和≥7.5wt%;C元素、Zr元素、B元素的重量百分比之和≤0.2wt%。本发明主要用于设计制备一种不但具备高热强性,同时还具有铸锻工艺可加工性的镍基变形高温合金。由该镍基变形高温合金可制备成最高服役温度可达850℃以上的涡轮盘。
-
公开(公告)号:CN114350914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111538130.7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合金加工制造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合金炉外热处理过程气冷均匀降温的装置及方法。针对需要空冷或风冷等中等冷却强度的热处理过程,本发明将目标合金试样放入热处理炉中进行升温保温操作,待到达目标温度准备冷却时,将合金试样迅速转移到炉外均匀气冷装置中,按照目标的降温速率通过调节气流量进行处理冷却,直至达到目标温度,可以实现不同规格尺寸铸件热处理的均匀气冷操作,提高合金性能的稳定性。本发明合金炉外热处理过程气冷均匀降温的装置,主要包括外壳、通气隔板、气体均匀化装置、支架、通气气路、气体流量控制阀、气源、控制系统、测温热电偶、目标试件,该装置具有操作简便、造价低廉、易于放大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8639102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722224.7
申请日:2024-06-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滚刀刀圈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破岩滚刀刀圈铸造技术领域,按照质量百分比计,滚刀刀圈包括以下组分:C:3.3~3.7%,Si:5.3~5.7%,Al:0.4~0.8%,B:0.1~0.3%,V:8.5~9.0%,Nb:0.4~0.8%,Mo:2.3~2.7%,N:0.06~0.09%,La+Ce:0.2~0.5%,余量为Fe。本发明在滚刀刀圈中添加Al元素,Al固溶于基体中,可提升C在奥氏体中的活度,进而有利于C与其他元素原位自生多尺度的碳化物陶瓷颗粒,如VC和NbC等微米碳化物和Mo2C纳米碳化物,这些碳化物不仅有利于实现第二相强化,还可有效细化晶粒,从而通过第二相强化和细晶强化来提高滚刀刀圈的力学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