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55635B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598326.X
申请日:2022-12-14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全机体自由度颤振或阵风试验的两自由度支撑系统,涉及风洞试验及模型动态、静态支撑技术领域,包括:垂杆;滑块,其滑动穿设在垂杆上,滑块上安装有制动机构,滑块两侧转动连接有模型;俯仰前牵引绳的绳体滑动穿过滑块,俯仰前牵引绳的上端绕过前上部张紧机构后与模型的机头固定连接,俯仰前牵引绳的下端绕过前下部张紧机构后与模型的机头固定连接;俯仰后牵引绳的绳体滑动穿过滑块,俯仰后牵引绳的上端绕过后上部张紧机构后与模型的机尾固定连接,俯仰后牵引绳的下端绕过后下部张紧机构后与模型的机尾固定连接。本发明实现了模型俯仰和沉浮运动两个自由度的调节控制以及制动,模型姿态控制简单、调整精度和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373362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301475.5
申请日:2022-10-24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5B19/418 , G01M9/02 , G01M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多执行机构的协同控制策略,涉及控制技术领域。该协同控制策略,应用于风洞试验减震装置,包括:获取天平信号;对天平信号进行解耦,得到解耦信号,解耦信号包括俯仰一阶模态、俯仰二阶模态、偏航一阶模态以及偏航二阶模态;根据俯仰一阶模态、俯仰二阶模态、偏航一阶模态以及偏航二阶模态,确定前段装置中的每一压电元件的前段控制信号,并根据前段控制信号对前段装置中的每一压电元件进行控制;根据俯仰一阶模态以及俯仰二阶模态确定后段装置的后段控制信号,并根据后段控制信号对后段装置中的每一压电元件进行控制。能够有效地对该减震装置进行控制,降低支杆模型的震动。
-
公开(公告)号:CN114923657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856838.5
申请日:2022-07-21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全机颤振风洞试验的垂杆绳索支撑系统,涉及风洞试验和机器或结构部件的静或动平衡测试技术领,包括风洞试验段,飞机模型,还包括:垂杆;滑筒,其滑动套设在所述垂杆外侧;两个转盘,其底座分别设置在所述滑筒两侧;所述飞机模型中部设置有通孔;两个转盘的转动端分别固定连接在通孔内壁两侧上。本发明通过滑筒在垂杆上下滑动,配合两个转盘、配重块、沉浮牵引系统、沉浮弹簧系统、实现飞机模型沉浮自由;通过第一电机和离合制动系统实现飞机模型沉浮位移的实时制动;能够通过模型头部和尾部两种俯仰牵引系统对飞机模型进行俯仰姿态调整,对飞机模型的姿态调整精度和效率高,提高颤振试验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243938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1910563781.8
申请日:2019-06-26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1N29/0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移动力锤模态试验装置及系统,所述装置包括定位单元、试验单元、采集单元和模拟单元。定位单元与试验单元连接,用于将试验单元移动到预设位置。试验单元包括驱动器和力锤,通过驱动器为力锤提供动力来敲击待试验模型。采集单元包括加速度传感器和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设置在待试验模型上,力传感器设置在力锤内部。在力锤敲击待试验模型后,获取待试验模型的加速度信号和力传感器信号。模拟单元与采集单元连接,用于根据采集单元采集的加速度信号和力传感器信号计算得出待试验模型的模态参数。采用本申请提供的移动力锤模态试验装置进行模态试验,能够改善人工锤击获取模态数据不精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871337B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1610850404.9
申请日:2016-09-26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6T1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音速二维流场数据的可视化方法,该方案包括有以下步骤:a、建立流场密度值与RGB颜色的映射关系,通过插值获得网格单元的RGB颜色分布;b、将无量纲密度作为网格点的高度值,得到类似水流自由表面的三维密度场曲面,并计算各网格单元光照强度;c、将每个网格单元的RGB颜色和光照强度相乘,获得最终的颜色分布。该方案能同时扑捉空间变化剧烈的激波结构和变化较平缓的旋涡结构,并且呈现均匀区流场密度分布信息,实现高保真的二维超音速流场显示。
-
公开(公告)号:CN107871337A
公开(公告)日:2018-04-03
申请号:CN201610850404.9
申请日:2016-09-26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6T1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音速二维流场数据的可视化方法,该方案包括有以下步骤:a、建立流场密度值与RGB颜色的映射关系,通过插值获得网格单元的RGB颜色分布;b、将无量纲密度作为网格点的高度值,得到类似水流自由表面的三维密度场曲面,并计算各网格单元光照强度;c、将每个网格单元的RGB颜色和光照强度相乘,获得最终的颜色分布。该方案能同时扑捉空间变化剧烈的激波结构和变化较平缓的旋涡结构,并且呈现均匀区流场密度分布信息,实现高保真的二维超音速流场显示。
-
公开(公告)号:CN107051364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114619.9
申请日:2017-02-28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19/2465 , B01J8/08 , B01J1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撞靶式超声速气流加速低热固相反应装置,该装置包括气流输送单元、固体物料颗粒输送单元、反应器,反应器包括超声速喷管、混合加速室、靶头,在超声速喷管内部同轴方向贯穿设置轴向进料管,轴向进料管的入口端连接料斗和送粉器,轴向进料管的出口端延伸至混合加速室。本发明通过控制超声速气流中低热固相化学反应过程,并定量测量相关参数,解决了有关固相合成过程中瞬态中间相的捕捉和确定、瞬态中间相的演化步骤、各步骤速率的确定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6335642A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610854326.X
申请日:2016-09-27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环境气体喷流的武器舱噪声抑制装置,安装在武器舱(11)开口处,包括沿气流方向连接的口小腔大的驻室(2)和设置喷流出口(6)的喷流口盖(4),横截面呈细长矩形的喷流出口(6)位于武器舱(11)前缘。本发明安装在武器舱内部,利用环境气体作为气源,通过向武器舱开口处喷射气流以降低武器舱开启时舱内的噪声强度,既不破坏飞行器气动外形,又不需要额外提供高压气源,使用寿命长、稳定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8844707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1811028257.2
申请日:2018-09-04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1M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洞常规试验模型尾支杆减振装置,涉及风洞试验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支撑套筒,支撑套筒用于套设于模型支撑系统的支杆的周面。第一翼刀,第一翼刀的一端连接于支撑套筒的外周面。第一翼刀连接片,第一翼刀连接片连接于第一翼刀的另外一端,第一翼刀连接片用于与模型支撑系统的弯刀机构连接固定。第二翼刀,第二翼刀的一端连接于支撑套筒的周面,第二翼刀与第一翼刀位置对称。第二翼刀连接片,第二翼刀连接片连接于第二翼刀的另外一端,第二翼刀连接片用于与模型支撑系统的弯刀机构连接固定。该装置能够以简单实用的结构,有效提升模型支撑系统的刚度,避免风洞试验中发生强烈振动,从而提升试验的安全性和数据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870453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1910178252.6
申请日:2019-03-08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1N21/8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测量装置及系统,该装置包括第一光源发射器,用于产生第一光束,并将第一光束发射给第一调制器;第二光源发射器,用于产生第二光束,并将第二光束发射给第一调制器,第一光束的波长与第二光束的波长不同;第一调制器,用于将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合并成混合光束,并将混合光束传输至流场试验段;第二调制器,用于接收经过流场试验段后的混合光束,将混合光束分散成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以使第一光束通过第一刀口射入相机,第二光束通过第二刀口射入摄像机;相机,用于根据第一光束形成流场试验段的阴影图像;摄像机,用于根据第二光束形成流场试验段的纹影图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