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40145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311772756.3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H01M10/613 , H01M10/6563 , H01M10/663 , H01M10/6568 , H01M10/6569 , H01M10/48 , H01M10/6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集中型站房式储能电站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解决目前部分风冷系统对电池簇采用外部冷却从而导致难以保证蓄电池得以冷却,影响蓄电池安全运行,也导致空调系统初投资及运行成本较大等问题。包括空调冷却模块,设置有冷水机组、冷却塔、若干循环泵,冷水机组一侧设置有自然冷却板式换热器;空调输配模块,设置有空气处理机组和风控单元以及若干传感器,通过空调冷却模块与空调输配模块的协调控制,根据电池簇内温度传感器监测的温度值与预设温度区间的关系,切换供冷模式,以达到良好供冷效果的同时降低成本。通过空气处理机组与电池散热风机保证蓄电池进行充分换热,保证其正常工作,具有供冷效果好、节能环保、稳定性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593948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1502440.9
申请日:2020-12-18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盾构电力隧道区间内逃生通风井的施工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1)盾构电力隧道掘进,在电力隧道区间的逃生井、通风井预设区域处将预制混凝土管片中的顶部B类管片替换为可拆卸的钢质管片,并连续掘进不影响工期;(2)同步在地面定位逃生井、通风井的位置,在该位置用沉井法将预制管井或钢质套管沉到距离盾构电力隧道顶部约0.3~0.5m的位置,并同步采用点位降水或局部超前注浆止水构造;(3)与盾构电力隧道的最后连接段人工开挖、从隧道顶部的钢质管片上焊接钢筋、整体浇筑连接段以确保止水效果;(4)将钢质管片的预留人孔切割或凿除,与沉井管道形成逃生通道及通风通道;它具有布置灵活,可有效减少投资及廊道宽度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554798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181665.1
申请日:2022-02-25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浙江浙能温州发电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耦合式蒸汽余热制冷的数据中心冷却系统及控制方法,其中数据中心冷却系统包括数据中心蒸汽供应集箱、电厂蒸汽供应集箱、减温减压装置、空调末端及若干组并联设置的冷却系统本体,冷却系统本体均包括蒸汽型溴化锂冷水机组、自然冷却板式换热器及开式冷却塔;数据中心蒸汽供应集箱及电厂蒸汽供应集箱分别通过蒸汽管路与蒸汽型溴化锂冷水机组的发生器侧连接;蒸汽型溴化锂冷水机组的蒸发器侧与自然冷却板式换热器并联、与空调末端通过冷冻水管路连接;开式冷却塔通过冷却水管路与蒸汽型溴化锂冷水机组的冷凝器侧及自然冷却板式换热器连接;蒸汽型溴化锂冷水机组的疏水侧通过设有疏水泵的疏水管路与减温减压装置及电厂凝结水箱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6576497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550860.1
申请日:2023-05-16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耦合式蒸汽余热利用供暖系统及控制方法,所述供暖系统包括换热机组、电极热水锅炉、储热水箱、热水循环泵、自动定压补水机组和凝结水回收装置,之间通过管道进行连接,换热机组的蒸汽侧通过管道与减温减压装置连接,换热机组的第一热水回水侧通过管道分别与电极热水锅炉、储热水箱以及分水器相连,电极热水锅炉通过管道与换热机组的第二热水回水侧相连,储热水箱通过第二供暖回水管道分别与集水器和热水循环泵的一端相连接,热水循环泵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换热机组的第二热水回水侧相连,其疏水侧通过管道分别连接有自动定压补水机组和凝结水回收装置,凝结水回收装置通过第二疏水管道分别与减温减压装置和电厂凝结水箱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5899918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126889.9
申请日:2022-09-16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F24F7/08 , F02C7/12 , F02C7/18 , F24F110/10 , F24F11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发电厂燃机房的蒸发冷却通风系统,用于对燃机房进行温度调节,燃机房内设有燃机罩壳,蒸发冷却通风系统包括燃机房送风模块、燃机罩壳排风模块、燃机房排风模块和控制系统;燃机房送风模块用于燃机房内新风,包括蒸发冷却送风机,蒸发冷却送风机连接设有用于向燃机房内送风的送风管及送风管配置的送风口,送风口对应在燃机房的内部,送风管旁通设有新风口,新风口与蒸发冷却送风机上分别连接设有两个用于切换新风口与蒸发冷却送风机的切换风阀;燃机罩壳排风模块用于燃机罩壳内的排风;燃机房排风模块用于燃机房排风。本发明的好处是能够实现蒸发冷却通风系统的风向切换;降低燃机工作环境整体的温度,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3970147A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111390358.6
申请日:2021-11-23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F24F7/003 , F24F7/007 , F24F8/108 , F24F11/32 , F24F11/64 , F24F11/72 , F24F11/89 , A62C4/02 , G08B17/06 , F24F110/10 , F24F110/40 , F24F110/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海边盐雾地区换流站直流场的通风空调系统,包括用于对户内直流场进行温度调节及有害气体浓度控制的通风空调系统本体,所述通风空调系统本体包括进风风机、排风风机及直膨式空气处理机组本体,所述直膨式空气处理机组本体包括两组并联设置的直膨式空气处理机组,两直膨式空气处理机组的送风端分别通过送风支管与延伸至户内直流场内的送风母管连接,两直膨式空气处理机组的回风端分别通过回风支管与延伸至户内直流场内的回风母管连接,且所述送风支管及回风支管上均设置有防火阀,送风支管上设置有止回阀及电动调节阀,回风支管上设置有电动调节阀;所述进风风机及排风风机相对设置在户内直流场内。
-
公开(公告)号:CN118066773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452540.7
申请日:2024-04-16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耦合式余热利用蓄冷供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所述耦合式余热利用蓄冷供冷系统包括供冷系统本体,供冷系统本体包括余热锅炉和与余热锅炉通过烟气管道相连的烟气‑热水换热器,供冷系统本体还包括风冷螺杆冷水机组和蓄冷水箱,蓄冷水箱通过冷冻水供水管道和冷冻水回水管道与供冷用户端相连,烟气‑热水换热器通过管道连接有热水型溴化锂冷水机组,热水型溴化锂冷水机组和风冷螺杆冷水机组并联在冷冻水供水管道及冷冻水回水管道上。本发明可有效保障供冷系统的稳定性且能降低供冷系统的运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398923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210821.7
申请日:2023-03-07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耦合式太阳能蓄热供暖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供暖系统本体,所述供暖系统本体由太阳能集热器、电极热水锅炉、蓄热水箱、太阳能集热器循环水泵、分水器和集水器组成,太阳能集热器的热水供水侧与蓄热水箱内设置的管壳式水‑水换热器高温侧通过蓄热供水管道连接,其太阳能集热器的热水回水侧与蓄热水箱内设置的管壳式水‑水换热器低温侧通过带有太阳能集热器循环水泵的蓄热回水管道连接,蓄热水箱分别通过供暖供水管道和供暖回水管道与分水器和集水器相连接,供暖供水管道和供暖回水管道分别与电极热水锅炉的热水供水侧以及电极热水锅炉的热水回水侧相连接,并在供暖回水管道上还依次设置有电动开关阀、循环水泵和全自动水过滤器。
-
公开(公告)号:CN118168186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259591.8
申请日:2024-03-07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能浙江南浔天然气热电有限公司
IPC: F25B29/00 , H01M10/633 , H01M10/635 , H01M10/613 , H01M10/48 , H01M10/6556 , H01M10/6568 , F25B49/00 , F24S20/40 , F24S6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储能电站环控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耦合式液冷型储能电站环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储能电站采暖和供冷方式的不足,在保障储能电站安全运行得前提下,无法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无法有效降低储能电站环控系统的能耗水平的问题,通过配置以太阳能供热为核心的供热模块和以自然冷却系统为核心的供冷模块,在保障储能电站安全运行得前提下,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有效降低储能电站环控系统的能耗水平,并且配置稳定、安全、高效节能,可以保障储能电池在最佳工作温度区间正常、高效运行,提升了储能电池的使用寿命,提高储能电池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066773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452540.7
申请日:2024-04-16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耦合式余热利用蓄冷供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所述耦合式余热利用蓄冷供冷系统包括供冷系统本体,供冷系统本体包括余热锅炉和与余热锅炉通过烟气管道相连的烟气‑热水换热器,供冷系统本体还包括风冷螺杆冷水机组和蓄冷水箱,蓄冷水箱通过冷冻水供水管道和冷冻水回水管道与供冷用户端相连,烟气‑热水换热器通过管道连接有热水型溴化锂冷水机组,热水型溴化锂冷水机组和风冷螺杆冷水机组并联在冷冻水供水管道及冷冻水回水管道上。本发明可有效保障供冷系统的稳定性且能降低供冷系统的运行成本。
-
-
-
-
-
-
-
-
-